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建议

2014-09-15 00:54:51  
字体大小:【



民进湖北省委员会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范围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约占全省的50%和70%。是我省生态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既丰富又集中的地区。圈域内共有世界级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3处(神农架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武当山古建筑群和明显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全省仅此三处);国家级生态旅游资源32处,占全省同类资源(46处)的70%;国家级文化旅游资源97处,占全省同类资源(144处)的67%;旅游景区291处,占全省旅游景区(443处)的66%,其中4A以上景区22处,占全省同类景区(37处)的59%。鄂西地区还是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地区。

    2007年,鄂西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47425人次,占全省入境总人数的56.7%,入境旅游总收入17062.49万美元,占全省入境旅游总收入的41.35%;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61.32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的43.03%,国内旅游收入219.27亿元,占全省国内旅游总收入的36.0%。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虽然生态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是山区,有些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生态环境脆弱,多地质灾害。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鄂西地区聚老、少、山、库区为一体,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2007年鄂西地区GDP、外贸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仅相当于武汉城市圈的64%、29.5%、20.5%,但是,贫困人口却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0%。鄂西处于内陆腹地,相对封闭,对外开放不够,发展观念落后,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该地区旅游业发展。

    2、交通“瓶颈”问题十分突出。鄂西地区的区位优势还没有变成现实优势,快捷通道还没形成“圈”。鄂西地理形状大致呈“梯形”,顶边(随州、荆门、荆州)和两腰边(随州、襄樊、十堰;荆州、宜昌、恩施州)都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通相联,但底边(十堰、神农架、宜昌、恩施州)没有快捷通道。武汉─荆州─宜昌、武汉─襄樊─十堰高速公路为以武汉为起点的游客进出鄂西提供了便利,但由于路途仍然较远,坐车进入景区大多需要整整一天,耗时较长;坐飞机除成本较高外,还存在机场规模不够、航班很少的问题。这使得很多想到鄂西旅游的游客望而却步。另外,旅游圈内部的交通也急需改善,目前从各城镇通往景点的道路,大多路况较差。以“一江两山”为例,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三地距离不足400公里,由于交通不便,目前行程所需时间在8小时以上,严重制约了游客方便快捷进出旅游景区。据对神农架、武当山两地游客行程调查的有关统计,仅有20%的游客由一个景区直接到另一个景区,80%的游客因交通不够快捷,游完一个景区就原路返回。

    3、旅游景区(点)管理分散、条块分割。鄂西地区旅游资源与景区(点)普遍存在着管理分散、条块分割的现象。旅游资源与景区(点)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水利、建设、文物、文化、林业等部门,真正归旅游部门管的较少,导致旅游规划难以实施。地区行政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地方利益保护,导致资源难整合,管理难到位,宣传不同步,形象不统一,从而影响了圈域旅游整体效益的发挥。

    4、旅游经营粗放,缺乏品牌带动。鄂西六大核心旅游区目前各自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合力。所以“一江两山”虽然资源价值极大,但分散而又粗放的经营方式,弱化了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山水、森林等生态资源需要整合开发和经营,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民俗文化资源也需要整合开发和经营才能创出品牌优势。鄂西旅游圈缺乏一个强劲的旅游主题和一个鲜明的旗帜品牌来带动全局的发展。

    二、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议
    1、加快圈内外快速交通建设。尽快建成十堰—神农架—宜昌—恩施州的快速交通通道,缩短圈内旅游城市之间、旅游景区之间的行程时间,是实现鄂西大旅游圈协作运行的关键和前提。在此基础上,推进鄂西和河南、陕西、重庆、湖南等周边城市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连接交通建设,形成内外通畅的立体交通网络。

    2、强化宜昌、襄樊旅游中心地的功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近期要优化宜昌、襄樊两城市的旅游中心地功能,建立游客集散中心,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同时加快十堰、恩施、荆州等市的次级旅游中心地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最终形成鄂西大旅游圈内网络化的旅游中心地体系,发挥宜昌、襄樊作为圈内增长极的极核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八市(州、林区)的旅游共生共赢格局。

    3、整合资源,创新产品开发理念,集约化经营。单纯依靠门票涨价、人数增加来带动旅游经济的做法是不能持久的。要想持续增加旅游收入,必须延长游客逗留时间,通过丰富产品、增强产品的旅游休闲功能来提高人均就地消费水平,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整合鄂西旅游资源,加速鄂西地区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的转变,努力建设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精心设计、巧妙布局,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异彩纷呈的旅游线路,是增加逗留天数的必要手段。综合开发系列科普性、娱乐性和参与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实现旅游景区的高增值集约化经营。

    4、拓宽旅游筹资融资渠道。在筹融资方面,政府投入要与社会投入相结合。政府投入要实现基础作用和引导作用,即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的旅游项目以引导和刺激社会投入。投融资方式也要创新,通过政策、规划来引导、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建立起多渠道的旅游投资机制。比如在搞好旅游规划基础上,对拟新开发的旅游资源采取竞标的方式,有偿出让经营权;卖断重点景区(景点)旅游线路营运权;在著名景区范围内,划出黄金段位,开辟企业广告或企业形象展示区,广告或形象标牌的设置权以有偿方式取得;开发以知名旅游品牌为标志的系列旅游商品,有偿出让商标使用权。社会化投资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居民的直接投资和吸引企业投资参与开发经营。

    5、建立圈内外旅游协作机制。在旅游市场、旅游促销、旅游形象、旅游品牌的联动与协作上下功夫,加强地区之间的旅游协作,构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同体。坚持和倡导“资源共享、客源互换、特色互补、线路互联”的原则,统一认识、共同倡议、积极引导,加强各种形式的区域旅游经济协作。加强城市圈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逐步建立合作协调领导机构,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和任务,积极务实,形成紧密高效的旅游协作网络。建立与“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合作体制和机制,实现我省“两圈”旅游业协作互动的良性运行。

    6、建立生态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又要加强文化遗产和优秀文化资源的保护。加大对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公益林建设等政策倾斜力度,开辟圈内湿地保护区,推进重点景区林相结构调整和景观重构。特别要将林权制度改革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将重点景区的生态林保护纳入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的范畴,通过对山林经营权主体进行补偿的办法,保护好景区生态。建立圈内旅游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环保、旅游、文化、林业等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切实保护优秀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巴土苗文化中的民俗风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和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