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鄂西圈文化旅游品牌

2014-09-15 00:58:49  
字体大小:【


民革湖北省委员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是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有效途径。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打造鄂西圈文化旅游品牌,推动鄂西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鄂西圈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深入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需要,是推动鄂西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是旅游业与文化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鄂西圈旅游和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自2008年以来,鄂西地区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随州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十堰举办的武当山武术文化节、宜昌举办的端午文化节、恩施打造的女儿会和来凤摆手节、长阳举办的廪君文化节等,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鄂西圈文化与旅游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的相互融合态势,旅游产品通过发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提升了旅游产品品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得到了较好地继承和发展,文化产品通过旅游市场获得了创新和传播,有力推动了鄂西圈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鄂西圈旅游和文化融合氛围还不浓,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还十分有限,旅游与文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旅游目的地文化载体缺少特色,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对旅游和文化融合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鄂西圈发展总体规划中把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作为重要内容写入,但整个圈内对旅游和文化的融合作用还没有形成共识,旅游和文化融合的影响、潜力和效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发展旅游业还没有从游山玩水的思维定势中完全转变到文化旅游上来。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还处于企业自身行为,或者少数行业、企业之间自发联合的初级阶段,还未能建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工作机制,鼓励和扶持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政策措施不健全,特别是财政、税收、金融等关键手段、关键环节的支持比较乏力;融合没有统一规划和全局考虑。所以,导致融合的定位不准、合作领域不宽广、融合形式单一,也没有积极性。
    2、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不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指出:将宜昌建成圈域多种文化综合性文化展示中心,将荆州建成中国乃至于世界级的楚文化展示和研究中心,将襄阳建成三国旅游文化展示中心,将恩施建成湖北和华中土苗民俗风情文化展示中心,将十堰建成现代汽车文化和宗教文化展示中心,将神农架建成高山高端生态疗养和文化旅游名镇,将随州和荆门建成楚文化旅游与山水休闲旅游的综合性旅游名镇。这8个地方也是鄂西圈游客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就目前情况看,这8个地方都缺少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文化精神。如圈内的襄阳、荆州、宜昌、恩施、随州等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或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或是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这些城市文化氛围不浓,进入这些城市没有特别的感觉,听觉和视觉都和其他城市一样,缺乏能够记录城市历史文化的街区、名胜、建筑物,游客难以找到感受和触摸地方历史文化的景点;城市规划和建设很少体现厚重的历史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建筑千篇一律,难以找寻地方文化的身影;城市的形象宣称也缺少地方文化特色,在城区很少见到本土文化的大型广告牌和雕塑。由于文化氛围不浓,导致留不住游客,形不成多次消费。
    3、对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文化与旅游结合缺乏精品力作。虽然在一些景点利用了本土文化或移植了外来文化,但大多是贴上文化的标签,停留在表层上的展示,大多只注意到文化的外形,而忽视文化的灵魂,显得十分肤浅,有的甚至曲解了原有的文化,结果导致一些标榜富有文化特色的线路或景区常常遭遇没有文化的尴尬;旅游产品和旅游工艺品的伪文化和文化缺位现象也比较严重,圈内少有代表本地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和工艺品;有的景点本来想在文化上做文章,常常因为资源禀赋不够,货缺乏创意设计人员,很难把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做好,文化体验无从谈起。同时,在挖掘文化遗产与文化结合上,创作了一些文化产品,如《夷水丽川》、《楚水巴山》、《梦幻土家》等,但缺少精品力作。没有像《云南印象》、《多彩贵州风》、《印象刘三姐》、《天门狐仙》那样的旅游文化精品。因此,缺少带动和辐射能力,也没有聚合力和影响力。

    二、推动鄂西圈旅游和文化融合的建议
    面对日趋旺盛的人文消费需求,文化旅游产业必将迈开快速发展的步伐,当前,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说正逢其时,为进一步推动鄂西圈旅游和文化融合,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第一,建议成立鄂西圈文化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旅游、发改委、财政、文化、教育、城建、交通、民族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对鄂西圈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工作进行规划、协调和领导,从机制上防止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并制定鼓励旅游与文化融合的激励措施。第二,根据鄂西圈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景点开发的情况,编制鄂西圈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发展规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对鄂西圈文化遗产进行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在梳理、遴选的基础上,选出最能够体现鄂西圈文化内涵和城市品位的项目进行重点打造。如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土家苗族文化、抗战文化等,可以把以上文化资源与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密切融合,使景观有生命,文化有载体。第三,争取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根据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鄂西圈的实际情况,可以遴选一些文化旅游项目,通过项目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每2年公布8至10个地方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扶持名录,通过联办、政策优惠、资金补贴等方式进行支持,对现有节庆活动进行改造,鄂西地区几个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应争取进入国家扶持名录。又如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编制双年度《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中,可以积极申报,以获得行业政策、项目审批、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
    2、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是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之所在。鄂西圈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亟需相关配套文化产业的发展来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这就要求在推动融合发展中,客观遵循“文化附加值的最大化”这一根本目标,秉承“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自觉传承”的宗旨,一是要构建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产业集聚。建议按照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尽快出台湖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从政策层面上鼓励文化旅游产业对内转企改制,对外加强引资合作,从而改变文化旅游产业“小、弱、散”的现状。二是挖掘人文资源,创新文化载体,促进旅游升级。对新建的旅游景区要重视文化的融入,开发打造一批旅游文化精品。建议对纳入鄂西圈总体规划的旅游项目,在规划和实施时要特别注重地方文化的融入,从建筑样式、景区的布局、内容的填充都要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打造歌舞节目和影视剧作品;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以此推荐和宣传鄂西圈文化旅游品牌。
    3、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氛围,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城市街区和景区的规划建设、建筑样式、标牌、塑像、广告、音乐等塑造鄂西圈文化旅游形象,从外型上给游客以深刻的影响。对荆州古城、襄阳古城、恩施古城、明显陵、武当山、鄂西古村落等进行保护,控制现代高楼在古城区修建,对古村落和古镇进行有效保护。荆州、襄阳、恩施、宜昌等城市要在保护的基础上逐步修复古城墙、古城老街,辟成步行街,并把传统小吃、手工艺、作坊、商铺等恢复、移植,成为游客寻找地方历史记忆的去处。对古村落、古镇进行规划、保护和修缮,成为文化旅游的新景点。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形象宣传推介渠道,加大国内外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继续举办形式多样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神农炎帝文化节、三国文化节、端午文化旅游节、女儿会、武当武术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庆,同时整合政府营销资源,将文化旅游的形象宣传、经贸宣传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鄂西圈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推介态势。
    4、将创意策划和技术手段引入文化旅游项目。在引入策划创意和技术表现手段中,应结合考虑将目前观光旅游和吃住行购消费进行提升,培植参与式旅游、体验旅游消费,使游客不仅是文化旅游项目的旁观者、观光者,更是文化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在参与中加深对地方特色文化和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的理解。
    5、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旅游院校的作用,做好对文化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资格认证等工作,逐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帮助他们不断加深对鄂西圈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促进校企合作和旅游产学研一体化进程,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引导地方文化界人才积极参与,促进文化旅游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聘用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和创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