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加快湖北标准化建设强力推进质量兴省战略

2014-09-15 00:59:28  
字体大小:【

 

刘嗣元委员


    《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加强工业创新体系建设和质量、品牌、标准建设”,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实现质与量的双重跨越。“质量兴省”战略已成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和主线。
湖北大力推进“质量兴省”战略,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省“十一五”期间共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县    213个,启动国家级和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44个,创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16项,制修订地方标准634项,参与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25个,全省重点产品采标率达81%。令人遗憾的是,我省标准化建设还相对滞后,特别是时至今日还没有着手规划建设标准馆,而相当多的兄弟省市早从2007年起就开始围绕着国家标准化战略,先后研究制定区域标准化战略,并将规划和建设省(市)级标准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标准文献馆藏资源建设走在了湖北的前面。湖北当下应以尽快规划与建设湖北标准馆为抓手和重点,建立健全“质量兴省” 战略的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强力推进我省“质量兴省”战略的实施。

    一、加快湖北标准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以标准化为技术手段和措施。我省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要加速推动“两型社会”、“两圈一带”建设。“两型社会”所要求的环保节能、低碳低排、人本经济、绿色经济,需要转化为标准的量化指标,才能够实现过程控制和结果的评价与考核。“两圈一带”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只有以标准化为纽带,建立配套的标准化体系,才能够有效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挥好集群效应和整体效应。所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好”主要是指发展的质量要高,质量的高低与否要以标准来衡量,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我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必须以标准化作为技术支撑,质量管理目标才能够有抓手,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标准的竞争推到了前沿,湖北要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在市场国际化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标准化方面有所作为。市场的国际化使得当下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市场准入规则的竞争。谁占领了规则的制高点,谁就有了传播技术的主动权、市场的主导权、专业化分工权以及利润的分配权。按照WTO的原则,标准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技术性贸易规则,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强势企业竞争的焦点,因此标准话语权、主导权的竞争就不足为奇了。当前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市场化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趋势,这也是各经济发达国家都在研究制定标准化战略、各个WTO成员都在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的原因所在。我省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将自主创新技术与区域资源禀赋相结合,融入到技术标准中去,将区位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再将规则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3、标准是技术优势、创新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的介质,企业仅有技术、品牌还不行,还必须有与其相配套的标准才能被市场所接受。标准具有对技术的市场锁定效应、传播效应和放大效应。一项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社会经济效益、拓展市场规模,最好的载体就是标准。我省科教优势、高新技术优势、装备制造业优势、淡水资源优势、特色农业优势、区域物流及其现代服务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但我们的市场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国内外竞争优势为什么不明显? 这里除了其他的原因以外,恐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如何将区域比较优势与市场准入规则——标准结合起来,通过标准的市场锁定效应、传播效应和放大效应来进行技术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凸显区域比较优势。

    4、标准化是产业聚集的纽带,只有高水平的标准,才能聚集高质量的产业。“技术+规则”往往具有产业和产品的聚集效应。当你“标准化了别人”时,产业和产品就以你为中心聚集;当你“被别人标准化了”时,产业和产品则以别人为中心聚集;当你拥有市场规则话语权、主导权时,你就可以站在产业链的高端左右产业的规模、方向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和分配比;当你丧失了市场规则的话语权、主导权时,你就只能处在产业链的下端,按照上游产业规定的规则成为标准的“生产加工车间”。例如,美国为什么在IT行业的技术和产品上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为什么2G技术围绕着欧洲转、3G技术围绕着美国转,是什么在起作用?其实就是将技术创新成果融入到通用技术规则——标准中去,以规则锁定技术,再以技术锁定市场,迫使相关产业以他们的技术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我省的烽火集团能够在光纤技术领域有一席之地,能够在光纤产业领域有一定的发言权,能够聚集产业和影响产业价值链,主要是得益于将自主创新成果融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主持起草了ITU(国际电联)相关标准。我省要真正起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作用,就必须在若干个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上有大的作为。否则,市场的准入规则掌握在周边省份,“技术+规则”的产业聚集中心不在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恐怕是一句空话。据了解,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周边省份都在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大框架下紧锣密鼓地规划和实施区域标准化战略,并且加大了标准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如果我们再不有的放矢地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建立配套的标准化公共服务设施,我省的区位比较优势又将少了一个优势扩张的“加速器”和“放大器”。

    5、标准文献馆藏资源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要素,要了解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和市场准入规则,就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标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最直接、最廉价的技术转让,可以带来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回报。目前,国际上除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三大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以外,欧盟、亚太、北美等区域性标准化活动都十分活跃,此外,165个WTO成员国都在想方设法通过标准来实现市场准入便捷化、贸易利益最大化。我国除了质检总局和相关部委外,其他兄弟省市都在积极开展标准化活动,力图尽可能多地实质性地参与标准的制修订活动,通过规则来体现利益已成为经济活动的共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现行的国内外标准至少有200多万件,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几何级数增长,标准的制修订速度不断加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但是,目前我省国内外标准文献馆藏资源建设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资料室”的模式上,作为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配置显然与“十二五”规划、质与量两个跨越的目标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加快湖北标准化建设的两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目前我省标准化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区对技术标准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标准化工作资金投入较少。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工作协调机制、标准化工作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不够完善。企业制修订标准、实施标准和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尚未建立自主创新成果通过技术标准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2、尽快规划和早日建成湖北标准馆。当下我省标准化工作千条万绪,工作多、任务重,政府部门应以规划与建设湖北标准馆作为抓手和重点,建立健全“质量兴省”战略的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个标准化与质量知识传播、标准化与质量信息传递、标准化与质量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化与质量成果,标准化与质量成果转化为现实社会经济效益成果的公共服务平台,尽快规划和建成湖北标准馆,以此来强力加速推进我省“质量兴省”战略的实施。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