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突出政协文化引领促进委员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2014-09-15 00:59:38  
字体大小:【

 

政协武汉市委员会


    政协文化是人民政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凝聚委员意志、激发委员活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精神力量,也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武汉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突出政协文化引领,倾力打造履职平台,激励委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示才能,在谋事干事成事中体现价值,在联系群众促进和谐中搭建桥梁,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了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注重和合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向心力
    大力弘扬人民政协“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和合文化,以学习培育人,以交往团结人,以服务感召人,引领广大政协委员集结在团结、民主的旗帜下,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抓好学习培训,增进理念认同。按照全国政协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委员的要求,我们采取举办委员培训班、请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新老委员交流经验、外出学习考察、送发学习资料等方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民主政治建设,使人民政协所倡导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参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为每位政协委员所熟悉和掌握,并自觉应用于实际工作和履职行动中。今年是武汉市政协换届的第一年,我们组织举办新委员培训班,特别邀请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昌鉴、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中国政协理论研究会秘书长原冬平等三位权威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进了广大政协委员对政协文化的认知,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与理念认同。

    抓好联谊交往,增进情感认同。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情感力量团结委员、关心委员,关注和满足委员合理的愿望和需求,让委员感受到人民政协大家庭的温暖。按照工作需要,建立了主席联系常委、副主席联系分管专委会委员、常委联系本界别委员等制度,采取召开工作例会、组织视察活动、平时走访委员、重大节日看望委员等方式,同广大政协委员交心谈心,及时与委员所在单位沟通联系,掌握委员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鼓励和引导他们履职尽责。通过举办迎春茶话会、联谊会、座谈会以及开展委员活动日、界别活动日等方式,加强政协委员之间的联系与交往,促进政协的合作共事。注重扩大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交往,每年组织港澳台侨委员积极参与汉港联谊会、汉澳联谊会、湖北武汉台湾周、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等活动,为委员搭建投资平台和参政议政舞台。充分发挥委员文化名人的作用,创建政协书画室,创办《和谐》书刊,大力宣传政协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增强了人民政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抓好管理服务,增进组织认同。树立“尊重委员、依靠委员、服务委员”的文化理念,创建知情议政和管理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广大政协委员对政协组织的认同。坚持把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年度工作情况及时通报给委员,把政协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文件精神传达到委员,政协会议、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尽可能多的组织委员参与。注重抓好委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增强委员的政协意识。尽力帮助委员协调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广大政协委员参政履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注重干事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内在动力
    我们在政协组织中大兴“用心干事,有为才有位”的文化之风,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环境,不断激发委员谋事干事成事的内在动力。
    营造干事氛围。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学先进,找差距,创新务实争一流。组织开展评选“优秀政协委员”活动,并坚持每年一次全会表彰,鼓励委员立足本职干事,积极投身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热潮。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履职为民,奉献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抗天灾克时艰,办好事做实事,积极为民纾难解困,并肩携手同舟共济。当好对外交往的桥梁纽带,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联合武汉电视台举办《政协论坛》电视节目,邀请政协委员、社会名人深度访谈,关注社会热点,放大委员声音,宣传委员业绩,扩大政协影响,营造干事光荣的文化氛围。

    创建活动载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本着“市委想什么,政协谋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呼什么,政协议什么”的工作思路,创新活动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委员优势和潜力。以界别为依托,以课题为纽带,鼓励31个界别自主开展活动,协同互动,提高委员参与度,扩大界别影响力。近年来,特别是围绕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民营经济、扶贫帮困等主题,组织开展界别活动有声有色。以专委会为依托,将委员个体优势转化为政协工作的整体优势,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建设幸福城市、打造全国最优投资环境等议题,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讨论,为科学发展而谋,为推进改革而议。组织市、区政协联动,党派、专委会互动,及时组织开展了民主评议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为促进治庸问责、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促进成果转化。采取调查报告、提案、社情民意、大会发言、政协论坛“五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地报送调研成果,提高了建言的采纳率和转化率,增强了委员咨政建言的积极性。注重做好与党政领导机关的协调联系,开展建议案办理工作“问效”以及提案办理工作“回头看”,促进建言成果更好地向现实成果转化。近几年来,我们每年上报的社情民意,全国政协和中央、国家等部门采用都在10篇以上,省级采用约50篇,直报市领导60篇以上,领导批示率达45%。特别是一些社情民意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如“防止复退军人误入传销组织”,被周永康书记等中央领导重点批示;“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八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我国耕地质量下降不容忽视”,被回良玉副总理重点批示等。我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副省级政协中位居前列,连续7年被全国政协评为先进。

    三、注重协商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创新活力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最主要的职能,大力弘扬“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善谏敢言”的协商文化,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积极践行协商原则,勇于协商实践,凝聚协商共识,不断丰富委员的创新活力。
    践行协商原则,踊跃协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市委有关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精神,践行政治协商重要原则,推动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全市重大事项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充分展现了协商民主精神。几年来,武汉市政协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制定“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特别是就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问题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今年,市人大就地方立法工作与市政协座谈,来自政法、医疗、新闻、高校等单位的10多位市政协委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这对于我们实践“重大事项协商在人大通过之前”的要求、拓展政协民主协商的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各界别、各专委会依托对口联系平台,加强与党政机关有关部门对口联系和协商,在平等、公正、宽松的协商氛围中,坦诚相见、畅所欲言,进一步激发了政协委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

    关注大事要事,主动协商。注重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既胸怀全局谋大事议大事,又真诚倾听本界别群众呼声、反映本界别群众愿望;既建言国家大政方针,亦关注地区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积极争取全国政协支持,吁请中央进一步重视支持武汉、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的改革发展。今年为策划依托武汉城市圈等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部“金三角”,我们组织委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提案》。李克强副总理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对湘鄂赣三省携手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正在积极作为,为争取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丰富协商形式,高效协商。为了充分保障委员的履职选择权和话语权,今年,我们改变政协常委会多年一贯的开法,适当延长会期,发言采取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专题发言与即席发言相结合,给政协常委和委员充分发言机会。邀请知名专家作协商专题的相关辅导,开阔委员视野,增强会议吸引力。邀请市民代表旁听政协常委会,让市民更多地了解政协委员履职情况,让委员们以更积极的姿态走近市民、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探索专业协商方式,对“重大工程项目”、“重点经济工作”等专业性强的决策事项,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参加听证会议,在反复的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使广大政协委员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更加集中到各自的领域和所关注的问题上。围绕政协常委会协商“推进工业持续强劲增长”调研建言,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有见地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对策。

    四、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具有政协特色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形成“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人本管理模式,是人民政协“打基础、管长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保障广大政协委员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注重加强政协组织与队伍建设,努力在完善制度、落实制度上进行不懈探索。
    完善履职激励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与激励制度,用科学规范的制度引导委员把自我意向统一到组织目标意向中。制订了《提案办理质量评估办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量化考评办法》等经常性工作的评估办法,开展“优秀提案”、“优秀信息员”、“优秀大会发言人”评选活动,对调研报告、理论研究论文等参政议政成果进行评比表彰。建立委员履职考核统计制度,坚持把委员的履职业绩与激励、推荐结合起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换届工作中,我们注重把考察委员履职的综合评分情况,作为是否留任的依据,提升了政协委员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促进了委员在政协工作中主体作用,在界别中代表作用和在本职工作中带头作用的充分发挥。

    完善政协组织制度。按照全国政协和省政协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的管理与服务,去年以来我们积极筹建委员工作委员会,出台了《界别工作实施意见》。委员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全市政协委员和界别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管理和年度综合考评。建立健全界别归口管理制度,完善界别召集人制度和界别联络员制度,重要界别活动列入政协年度工作要点,规范了委员管理,提高了界别工作的计划性和规范性。
    完善政协工作制度。以贯彻落实中共武汉市委武发\[2009\]17号文件精神为契机,扎实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给政协委员履职建言提供制度保障。先后制定完善了加强和改进委员视察工作、政协常委会参会管理、专门委员会与市属有关部门对口联系、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委员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主席会议协商、秘书长协调、委厅(室)合力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促进了政协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此外,建立提案分工督办、社情民意信息跟踪督办机制,促使有关责任部门对政协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强化了制度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