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加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2014-09-15 01:00:47  
字体大小:【

 

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近年来,我省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形成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实现了每个县市有图书馆、文化馆,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普惠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地方特色鲜明,积极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一大批社会力量参与到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新路径,提升了我省文化软实力。

    一、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目前的总体状况还是文化滞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是制约我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原因。此外,文化投入渠道单一,社会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还未形成。
    2、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不足,设备陈旧老化。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尤其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普遍偏低。很多县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如今都有30多年的历史,老化破损严重,急需提档升级。而在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市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出来。
    3、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后。我省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老化、青黄不接,很多地方有近十年没有补充新鲜血液。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文化系统人才队伍中子弟兵所占比例很高,占用了大量的编制,许多学有专长的人无法引进,有的地方不得已采用以临时招聘或项目管理的方式引入人才,但这造成了对学有专长的人同工不同酬甚至高工低酬的不公平待遇,很难留住人才。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于依赖行政体制,实际使用率偏低。我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于依赖行政体制,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缺少依靠群众、来自实践的支撑,缺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结果是政府很努力,但有的地方群众未必满意。有的村图书室甚至镇文化站明显是摆设,是面子工程,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时开放一下,其余时间关门走人。有的镇综合文化站的图书、篮球、羽毛球拍都还没有开封。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村留守人员多是一些老人、孩子的情况下,乡村生产和治理都面临重大变革的关口,村图书室这类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否需要“一刀切”地建立?建立起来有多大的效用?这些都是值得重新考量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1、进一步廓清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公共文化服务涉及资源分配、社会整合、政治认同,是政府文化职能的重要转变,政府需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达到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这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使命,其责任主体是政府,所以政府必须承担构建文化体系、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职责,要在战略制定、资源分配、文化安全维护上发挥主体作用,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2、加强法制建设,以法保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文化领域立法的相对滞后,全国尚缺乏统一的如教育法一类的文化基本法。没有基本法规,便没有统一政府各部门行为和文化管理部门行为的法律依据。而且,政策性要求一旦在重点上出现转移,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乃至文化遗产保护等就可能出现偏差。建议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建立促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地方法规或单行条例,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公共文化服务原则、管理体制、相关法律责任等,从而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以社会化为重点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单位转型的目标选择应该是回归公益性。应当明确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主体的基本定位,把公益性回归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和基本衡量标准,把提高公共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强化专业性。从强化专业性的要求出发,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弱化行政色彩,着力强化专业性,要更多地按专业属性管理,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绩效。二是增强独立性。公共文化事业单位要实现公益性回归,关键在于改变“行政化”倾向。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为主的单一供给体系,难以适应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这就需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服务生产。应当说,这方面的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推进制度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的开放;采取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开发。
    (3)调整战略突出重点,大力支持县级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县级文化馆为支撑、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城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要载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骨架。一是确定县级文化馆在辐射带动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和职责任务,在此基础上加大县级文化馆建设力度,在经费投入、人员编制及管理模式的研究上加大支持,使其真正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二是在农村地区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建设单位,较大幅度地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财政支持额度,以保证用更多的钱养更多的事,使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在城镇要把社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载体,强化城镇社区的公共文化职能;以社区为重要载体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使之发挥具有距离需求方最近、最能反映真实需求、能将服务传递到最基层的优势,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做实、做大、做强。江苏、广东等省的很多县市都提出了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目标,我省也应该有相应的规划,方便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4、健全公共财政政策,成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投资体制。我省应统筹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中“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征收1%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明确征收主体,确保公共文化建设附加的征收和使用。同时确保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5%的政策落实到位。从省市做起,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成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扶优扶贫。同时建立鼓励社会力量、企业、个人捐赠社会公益性文化团体、公益文化活动或公共文化设施的制度,让捐赠人可以依法享受合理的回报,如税收优惠、冠名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