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流转农民近2000亩土地,之所以能赚到点钱,就是时刻树立‘精打细算’意识,把挣到手的钱、需要开支的费用,一个当作两个用。计划了又计划,降低了又降低。”4月16日,谷城县政协委员在走访该县种粮大户,冷集镇上集村农民陈秀国时,陈秀国如是说。
种粮比较效益本来就低,如果我们做事还大手大脚,那么这一年赚的钱就会付诸东流,陈秀国进一步说,农谚说,吃不穷,穿不穷,计算不到要受穷,也是在告诫我们,时刻要学会“计算”,用企业的话说,就叫管理。管理出效益,这话不信不行。
针对近年来,农业效益低,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农民反映农业增产不增收等情况,谷城县政协委员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谷城县政协委员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农业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低、农业投入费用高等因素外,农民缺乏“精打细算”意识,也是原因之一。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资投入是一笔不小支出,必须要加强控制,厉行节约,努力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利用效益。农民树立正确的“精打细算”意识,学会运用经济规律和科学方法来加强成本核算,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情。为此,谷城县政协委员建言:
首先施用有机质的农家肥,提高土地肥力。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土地、种植、管理、收割、用水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施用农家肥土地的经济效益比单纯施用化肥的土地提高5%左右。这仅仅是“显性效益”部分,至于因施用农家肥而带来的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等的“隐性效益”就更大了。其次努力降低物质的消耗,提高物质利用效益。有关专家试验表明,科学用水、用种、用肥、用药,在同等使用量的情况下,其效益可提高30%以上,换句话说,按照农作物对各种物质的需求量,可减少三分之一的使用量。第三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有些农户没有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有价成本,认为自己的劳动力不用钱买,造成很大的浪费。劳动力就是资源,就是财富,要巧干、苦干、实干,投入较少的劳动力获得较多的产出,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它产业上去,增加经济收入。第四精打细收,减少浪费。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粮食在收割、运输、翻晒、贮存等过程中大约损失8%,如能杜绝这个损失,就等于增产8%。努力降低在这些方面的损失,仍然大有文章可作。第五应发挥机械化的应有作用。有的农民缺乏新常态意识,没有偿到农业机械带来的利好、甜头,一味的拼劳力,如抢收抢种时节,错过了最佳时机,影响产量,难以抢住最佳销售价格等。
农民树立“精打细算”意识,就是为了寻找最佳的投入产出比。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与此同时,农业经营方式仍然相对粗放,成本核算不全面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在当前各种成本全面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群众就应树立正确的成本观,这既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谷城县政协 马明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