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加快实现行政审批改革4.0的建议

2017-04-07 13:57:36  
字体大小:【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提及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放管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多点多部门的行政审批1.0,到单点多部门的2.0,再到单点单部门的3.0,经历几轮的大刀阔斧的改革,释放了不少政策红利,但还是存在着提交资料繁多、证明多、跑腿多、办事难的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审批公开透明快捷高效,还得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东风,搭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平台,利用信息大数据,形成“网上办事为常态,网下办事为例外”的行政审批4.0。

 

    目前行政审批3.0核心是将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审批,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升了审批效率,但还目前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仍存在信息孤岛。各职能部门间仍然是各自为政,信息不通,导致奇葩证明频出。虽说经过近年的努力,类似于“我妈是我妈”的证明是不多见了,但是办事必开证明的“传统”还在。比如,国家的助学金申请,学生除了成绩优异外,还得填写《助学金申请表》《贫困生家庭信息表》等等,从社区到街道到区民政局再到学校,至少盖四次章。即使现在政府各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且正好办事人员都没有开会、没有外出培训,没有下乡等等特殊情况,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大部分贫困生家长来说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难事”。

 

    二是部门权力分割不透明,导致办事难。由于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有些审批事项的审批、主管、监管部门不透明且变化较大。比如说同属一个部门的事项,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和服务事项,行政许可划转至审批局,行政确认和服务事项仍由原单位办理。对于办事群众来说,很难区分一个办理事项到底是行政许可还是服务事项。例如会计证,考试主管部门、发证年检是财政局、继续教育是老年大学、会计机构代理审核是区审批局。普通群众很难凭“生活经验”判断办事到底是找哪个部门。

 

    三是在线政务服务使用率不高、满意率不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为2.39亿,仅占网民的32.7%;政府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的网民使用率为10%,政府微博和手机端应用的使用率为6%。在线政务服务的满意率为48.5%,其中非常满意的占15.6%,比较满意的占32.9%,一般的占29.5%,还有4.7%和3.5%的用户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换句话说,只有近半数的网民对在线政务服务感到满意,大部分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更新不够及时,功能不够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勠力同心实现行政审批4.0:

 

    一、加大力度推动建立政务信息公共平台。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信息云平台当做政府部门的一号工程。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数据资源,特别是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互通和信息互联,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流程优化、业务协同和适度开放,建设自上而下的政务云数据和政务云服务平台,打通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同步传送,从而真正告别“白纸黑字的证明时代”。

 

    二、进一步创新在线政务服务,使其更加简便、透明、高效,令民众能用、想用甚至爱不释手。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需导向,使其各项功能更贴近用户需求,使民众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

 

    三、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并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民众是在线政务服务的客户,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有发言权。应鼓励民众参与在线政务服务的设计和体验,使民众同政府合作完善相关功能。一些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微博、微信和手机应用端等公众平台,具有很强的衍生性和拓展力。政府部门应“借力”和“嫁接”这些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在“两微一端”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

 

    (武汉市新洲区政协常委  项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