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风采

用青春和责任践行着科学发展观——记政协秭归县政协委员谭支锋

2014-09-21 11:18:38  
字体大小:【



 

    岗位平凡,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履职为民,这是在当前学习实践活动中基层政协委员普遍感到无奈的问题,秭归县一位身处基层的政协委员给予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他就是政协秭归县第八届委员会农业界委员、秭归县烟草局两河口镇烟草站卜庄烟草收购组技术员谭支锋。

    有人发展产业,自己最终成了专业户,谭支锋委员为农村产业发展奉献了人生最亮丽的青春时光,至今没有自己的产业;他所在的乡镇因主导产业规模发展而财政收入大增,成千上万的百姓也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他却还是在鄂西的大山深处过着烟田、烤烟房、收购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
 
他用自己最亮丽的青春时光见证了一个乡镇主导产业的发展历程
 
    今年刚30岁的谭支锋委员,从1998年就开始与烤烟打上了交道,那时,两河口镇的烟叶发展刚起步,每年县烟草局都组织人上山设点收烟,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就成了他们的勤杂工,他年轻、做事精明能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成了一名烟叶生产技术员,长年累月的活动在烟田、烤烟房,指导烟农种烟烤烟,收购季节就帮助收烟。

    经过多年的实践,高山的农民逐步认识到,在高山发展烤烟是一个致富的好门路,政府也把烤烟作为全镇的主导产业来抓,种烟的农民越来越多,全镇按地域组织了卡子山、龚家垭、香龙山、堰塘坪、卜庄、月明山等6个烟草收购组,说的是“收购组”,其实是全面负责一个地方的烟叶发展、种植和烤烟技术指导及收购工作,一个组1―3人。
全镇6个收购组,他已到5个收购组工作过,而且都是负责人,现在工作的卜庄收购组是第五个,刚一年时间。定点以后,一到烟叶收购季节,麻烦就多,用烟农的话说,就是“每年卖一次烟都要等上一整天,不仅要挤队,还要饿饭,机会不好还要再等到第二天才能卖出,实在不划算”,收购组成员24小时不休息,也不能满足烟农的要求,收购秩序也不是很好。2008年,秭归烟草专卖局根据国家局“合同种植、入户预检、编码收购、原收原调”的烟叶流通业务模式要求,全面实行了烟叶收购预检制度,他又和收购组成员直接入户指导烟农按照国家烟叶分级标准分级扎把,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为烟农种了一年的烟,正是收获的时候,都希望先给自家预检,烟农都争着请他们去帮忙指导烟叶分级、扎把工作,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忙得连袖子都快被烟农扯脱了”。

    10多年来,烤烟已成为两河口镇的主导产业,而且他工作过的产烟区很多成了“湖北省烟叶生产示范基地。”谭支锋委员也从刚和烤烟打交道时的19岁的小伙子步入了而立之年,他已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高山农村的烟叶产业发展事业。
他用责任为烤烟发展赢得了一片蓝天
 
    谭支锋委员与烤烟打交道10多年的时间,在各个点发展烤烟总和超过了20000亩,按照今年的收购价格,可创造税收上千万。有人问他:“你怎么每到一个地方落实种植面积,动不动就是那么多?”他说:“关键是要让烟农得到实惠,你想,你让他种那么多,收入又不高,谁愿意种呢?”“烟价又不是你控制的,你说让他收入高就收入高哇!”他反驳道:“你不能控制烟价,你可以提高烟叶质量啊!”“你多落实一份种植面积,就要多一分责任,你所落实的面积,你就要踏踏实实地搞好服务,从田间管护到进烤房,一个环节也不能马虎。”这正是他发展烤烟的经验之谈。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当地烟农反映,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高照,只要烟农需要,他都热情为他们服务。
10多年,他也熟知了烤烟发展业务,他认为全镇烤烟发展到现在这种状况很不容易,要使它健康发展,继续壮大,各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就会挫伤烟农的积极性,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得实惠,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作为烟叶发展技术员,就要脚踏实地为烟农发展烟叶的各个环节搞好指导。

    他刚到卜庄烟草站一年,就发展烤烟1300多亩,他准备2010年突破1700亩。2008年,卜庄一谭姓村民不知是对哪一环节不满意,发誓说种烟再赚钱,他也不种了,没想到谭支锋委员调到卜庄,落实烤烟种植面积时,他竟然又种了,而且数量不少,今年卖烟后,高兴的说:“都象今年还可以。”简单的几个字,是对烟草收购组工作的极大的肯定。
如今,两河口镇因烤烟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财政收入已进入全县前列,高山地区成千上万的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可谭支锋委员却仍然平静的在鄂西的大山中过着他那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追求。但他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一名生活在农村的政协委员,如何履职为民,我没有别的能耐,尽己所能,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就行了。(秭归县政协特邀通讯员  郑喜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