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风采

“王蜜蜂” 传奇

2014-09-21 11:20:02  
字体大小:【

——记保康县政协常委、湖北澳立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兴武


王兴武(右二)在察看蜂群情况


    在保康县,提起县政协常委、湖北澳立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兴武,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称呼他“王蜜蜂”。这一称呼,既是对他像蜜蜂一样“酿造”事业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他像蜜蜂一样无私奉献的景仰。


从蜜蜂身上获得启示:如蜜事业自己开创


    2006年,40岁的王兴武从保康县一家水泥厂下岗了。人到中年,失业在家,那份苦闷和艰难恐怕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有切身体会。
    失落的他时常独自走进大山,置身于漫山遍野的野花丛中,他看到成群结队的蜜蜂翻山越岭地采蜜,不辞辛劳。“小小的蜜蜂能够为了自己的‘甜蜜事业’终生奋斗,我为什么还要彷徨嗟叹呢?”暗下决心闯事业的王兴武开始四处寻找创业商机。
    2007年元旦,王兴武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无意听到养蜂致富的故事。他眼前一亮,“保康野花资源丰富,岂不是养蜂的天然农场?”回家后,王兴武立即上网搜索出了全国知名蜜蜂养殖企业的名单,有选择地重点考察。在郑州市一个蜜蜂养殖专业村考察时,他了解到当地的蜂农一群蜂收益过千元。这更让他看到了希望。回家以后,他为自己勾勒了一道简洁的创业“线路图”:学习知识—调查蜜源—选择蜂种—精深加工。
    沿着自己的“线路图”,王兴武跑到新华书店,买回养蜂的书籍。人过三十不学艺,已过不惑之年的王兴武,却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他跑到河南,请来河南瑞普蜂业有限公司的专家到保康,深入全县11个乡镇调查蜜源。调查结果让他欣喜若狂:保康县蜜源植物资源丰富,至少有5万群的养蜂潜力值得开发。如果按一群蜜蜂最低产蜜150斤推算,养一万群蜂,便有1500万元产值。通过算理论帐,打造“蜜蜂王国”的梦在王兴武心中扎下了根。
    接下来,王兴武开始引进蜂种。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西方蜜蜂是我国养蜂生产中的主要蜂种。但王兴武却将眼光投向了“中华蜜蜂”,“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或“土蜂”。这种蜜蜂发现蜜源迅速,采集勤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蜂蜜产量稳定,质量好,价值高。他决定利用“土蜂”和野生蜜源植物,生产最地道的野花蜜。
    2007年3月,王兴武满怀信心地投入5万元,从郑州引进了70群“土蜂”。


像蜜蜂一样奋斗:创业之计在于“强”


    “事非经过不知难。”真正开始养蜂时,王兴武才发现,理想中的养蜂事业与自己动手养蜂完全是两码事。开始自己尝试养蜂后,王兴武吃尽了养蜂的苦。
    在养蜂过程中,要经常对蜂群进行开箱检查,即要打开蜂箱盖,提出巢脾,对每个巢脾逐个进行检查,检查蜂王的情况、有无病虫害、饲料是否充足等。刚开始时,因为操作不够熟练,王兴武打开蜂箱时,动作幅度有点大,蜜蜂开始躁动不安。结果,当他刚提出巢脾,一群暴怒的蜜蜂扑了上来,满头满脸地蛰他……
     被蜜蜂蛰还是小事,最让王兴武痛苦的是蜜蜂染病。
     2007年夏天,保康高温高湿,“土蜂”普遍染病,由于治疗不及时,引进的种蜂一下子死亡了1200张脾,让他蒙受了6万元的经济损失。
    “王兴武养蜂失败了!”人们对他议论纷纷。而王兴武却知道,蜜蜂之所以能够采得百花酿成蜜,是因为它们具有不惧艰难、顽强奋斗的精神,这也是创业不可缺少的支撑。他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之后,于当年秋天,再次投资12万元购买了120群种蜂。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精心管理,种蜂顺利越冬,还在第二年春天繁殖出了500群蜜蜂。2008年春天,王兴武采收了2000公斤蜂蜜,创收72000元。
    养蜂让王兴武尝到了甜头,但他并没有浅尝辄止。当年,王兴武成立了湖北省荆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野花谷”牌系列蜂产品商标,同时从河北购进一套蜂蜜浓缩设备,投资21万元建成一条年产1200吨的蜂蜜生产线,开始了蜂产品的精深加工。5月,王兴武的公司生产的蜂蜜系列产品陆续上市,其中野花谷牌野玫瑰蜜、土蜂蜜、野菊花蜜、蜂王浆、蜂胶、花粉等不仅直接打入超市,而且被评为“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和“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2009年,王兴武的土蜂蜜系列产品不仅被评为“襄阳市旅游商品类一等奖”,被授予“襄阳市名牌农产品”,而且被作为保康县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项目重点发展。2010年,“野花谷”牌系列蜂产品荣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他本人被多次在市、县获誉。
    凭着蜜蜂一样不折不挠的顽强精神,王兴武在创业路上实现了人生的重大飞跃。


像蜜蜂一样奉献:酿得百蜜为人甜


    随着事业的成功,王兴武的眼光和胸怀也不断开阔。他的创业目标开始从自己致富转变到带领乡亲致富、做大做强蜜蜂产业上来。
    在王兴武养蜂之前,保康县只有少量农户饲养传统野生蜂,且以自己食用为主。为了充分利用保康山区丰富的花蜜资源,将蜜蜂养殖产业做大做强,王兴武一边扩建基地,做大养蜂规模;一边动员乡亲就地发展,参与养蜂,他将驯化好的蜂种和成熟的技术规程向养殖专业户推广普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
    为了普及养蜂技术,王兴武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保康县野花谷蜜蜂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每年利用冬歇期对蜂农进行养蜂的技术培训,并将养蜂基地和蜂农纳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所有的蜂农进行备案,全年免费指导蜂农养蜂。
    年近60岁的吕先伸是马良镇重阳村6组的村民。他因为腿有残疾,家庭负担很重。2008年春天,他从马良镇双坪基地购买了10群蜂。王兴武得知了吕先伸的生活情况后,派出基地技术员对其进行跟踪指导,使吕先伸当年就将蜂群扩大到30群,取了800多斤蜜蜂。2009年,他一年养蜂收入就达35000元。目前,常常有上海、珠海、北京等外地回头客找他购买蜂蜜。
    截止目前,保康荆楚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2000多户农户养蜂29000群,年为农户创收3500万元,成为引领农民致富的“空中产业”。
    王兴武的蜜蜂养殖产业受到了保康县政府的关注。2009年底,保康县委、县政府将蜜蜂养殖及蜂蜜系列产品加工作为全县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项目加以扶持,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医药科技公司到保康县投资,共同成立湖北澳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6条蜂蜜产品加工生产线,成立中华蜂养殖研发中心。王兴武因此出实现了由一名“养蜂人”向“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在做大做强产业、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王兴武时刻不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捐赠、献爱心活动,先后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捐款,为保康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献爱心。难能可贵的是,今年8月6日,保康县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王兴武的湖北澳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济损失达1500万元,但当看到许多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时,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更加坐不住了。他以商会副会长的身份,找到县工商联,建议发动企业家捐款,并主动捐出现金。当他得知黄堡镇大坪村一名贫困大学生因灾无钱上学时,冒雨为那位学子送去部分学费。
    展望未来,王兴武发自内心地说:“我必将像蜜蜂一样,无私奉献,毫无保留的将养蜂技术传授给广大乡民;像蜜蜂一样,成为一名不畏艰难、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像蜜蜂一样,将甜蜜带给他人,带领家乡的乡亲们过上甜蜜富裕的生活。”
    “王蜜蜂”的传奇还在继续!

(保康县政协  王俊楚 张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