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风采

当阳市政协委员卢东风谱写田园四部曲

2014-09-21 11:20:21  
字体大小:【

 

    1月8日,我们驱车来到当阳市老区淯溪镇刘河村采访政协委员、种田能手卢东风。一路上,穿过村庄,穿过平畴,沿途有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新楼房。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卢东风的家门前,一幢新盖的二层楼房映入我们的眼帘,白墙红瓦,在阳光下十分醒目。东南一角,停了大小车三台、一台大型拖拉机和旋耕机,十分抢眼,让人感觉很气派。
    刚到门口,他便笑盈盈地迎了上来,几句寒暄后,我们后进了小楼房,女主人立即上好茶,端上一盘又一盘的时令鲜果。接着我们开始了对卢东风的采访,他兴味十足地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种田史、创业史、致富史。
    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当年20出头的卢东风(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大)的全家8口人分到了8斗水田。田不多,由于他和家人勤扒苦做,好歹解决了温饱,但谈不上富裕,更谈不上发财。过了两年,他想到搞运输——买一台拖拉机路跑运输。然而没钱,对家人说了想法,但没得到支持,主要是拿不出买拖拉机的一砣钱(一万二千元)。但他是个敢想敢作的人,硬是东拼西湊跑和贷款买了一台泰山拖拉机,跑起了运输。他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干了两年,不仅还清了借款,还有了一笔在当年来说很可现的存款。接着他又换了一台“华川”,又跑了两年,攒了钱,娶了媳妇,盖了三间瓦房。再后来,他接了别人抛荒的稻田,开挖了原为冷浸底子田的渔池,承包了三大片荒山,建了几十间猪圈……到如今,卢东风有了四百亩水面的鱼池,三百亩的良田,二百亩的果园和年出栏一千头的养猪场。现在可以说:他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 一池鲢子欢,两畈稻麦香,三山瓜果甜,四季牲猪壮”的田园四部曲。


一部曲:一池鲢子欢


    卢东风跑运输,跑了七八年,搞了一些钱,但后来跑运输的人多了,行业饱和了,钱也不好挣了,他开始了新的思考,有了新的打算,是什么新打算呢?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村出现了外出打工的高潮,许多青年农民涌入南方城市打工。他想: 运输不好搞,种田倒贴,进城不感兴趣,干什么能搞钱呢?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矛盾之中,出路何在呢?这时他背上行李到外面转了一圈,考察一番,发现了一个可行的项目——养鱼。他了解到养一亩水面的鱼,一年可获一千多元的收入,如果能养个二三十亩水面的鱼,一年不就是三四万吗?这个事搞得!他终于有了新路径。
    心动不如行动,认为有搞头的事,他一定要搞。要养鱼,首先要搞到鱼池,经多方打听和努力,于1998年春承包了原脚东福利院的32亩鱼池,交了承包费,签了合同,他“下水”了。
    然而百事不可外行做,开车卢东风是老师傅,养鱼他可是道道地地的门外汉,自己不行,花钱请师傅,他到外地请了一个师傅,开始了养鱼,谁知头一年下水,差点被水呛死。
    鱼池有了,水源充足,师傅把舵,资金不缺,加上两口子吃苦耐劳,很听师傅的话,怎么会被水呛了呢?原因是,师傅是水货。头年养鱼,鱼苗下得密,饲料喂得猛,鱼也长得快。初夏投鱼苗,盛夏就满塘鲢子跃,看到银白色的鲢子时不时跃出水面,他笑在眉头,喜在心里,眼前浮现出秋后一网就能拉几千斤鱼的丰收场景和一捆捆的票子。然而没过几天进入伏天,出现干旱,烈日高悬。到上午十点,满堰鲢子头漂在水面吐口水——翻塘了,不好!喂鱼就怕翻塘,他慌了,问师傅,师傅还在装师傅说:“不要紧,只要一下雨就没事了。”可红日高照哪有雨下?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天上起了云,鱼头也沉下去了,他才放下心。希望老天能下雨,然而天不随人意,第二天又是大太阳,上午又翻起来了。师傅仍说不要紧。到第三天早上起来,师傅不见了,到处找不到,拐哒!师傅在天亮前就跑了。大事不好了,第三天翻得更凶。到下午,许多鲢子就白肚朝天了。到傍晚,就是满塘白了,塘边有许多死鱼沉到水底——大难临头了。这一夜,他们两口子坐在堰堤上默默流泪,亏得老婆宽宏大量,没责怪。到第四天早上水面上就漂满了白鲢子的死尸,并开始发臭。这时他恨不得找到那个水货师傅,可是……
    两口子含着眼泪将满塘的臭鱼打捞上岸,埋在一个小坑里。这一年,他投入的三万多块钱和半年的血汉名副其实地打了水漂。相反,他是一个哪里摔到哪里爬的人。他决不会因为头一年吃了亏就改道的人,他脑子聪明,吃一堑,长一智,知难而进。更何况,他承包鱼池是五年期,开弓没有回头箭,交了几万元,没有退路!
    请师傅不行,他卖了华川车(作为下一年的资本),买回几本养鱼的书,逐字逐句地读,心领神会后,就又信心满满地到鱼池边盖了几间小瓦房,第二年,他一个人养32亩水面的鱼,还喂了30多头猪,另外养了600只蛋鸭,以前三个人没搞好的事,现在他一个人搞(老婆也帮忙),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一年里,他没睡过一个早床,没看过电视,更没打过一次麻将,从早到晚,从春到秋,他都守在猪圈旁,泡在鱼池里,皮磨掉几层,人瘦了一圈,终于黄天不负苦心人,到年底,卖了一万五千多斤鱼,卖了六十多头成品猪,出售了两千多斤鸭蛋,共获纯利三万四千元。
    养鱼成功了,他第三年搞得更带劲。他想扩大规模。而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进入新世纪,政府虽然大大降低了土地的提留,然而进城大军因为在城里尝到了甜头,种田即是一分钱不交,他们再也不愿回到农村。以前的放牛场还是放牛场,沼泽地还是沼泽地,有眼光的他盯上了那水库脚下的一片沼泽地。他找到村官,经过协商,一口气承包了那28亩沼泽地。到手后,他请来挖机、推土机,轰轰烈烈地改田为塘,不到一个月,28亩水面的鱼池成了。第二年顺利投下鱼苗,当然又丰收了,第三年他又争取到了梨树湾水库三百多亩水面的承包权。至此,就有了四百亩的鱼池了!
    这么大面积的规模养殖,卢东风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奈何不了。他不得不请工人,于是他雇请了三个有经验的长年工,并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将责、权、利统一起来,因此养鱼事业便顺风顺水,年年丰收。
    这四百亩水面,一年能产多少鱼?细心的读者一定知道,因为前面已介绍了产量,至少三十万斤!至于利润,一算便知。每到年底,北方来拉鱼的专用冷冻车排成长龙,几十人的捕鱼队,一网能拉起几万斤欢腾的白鲢花鲢,看到满眼白花花的鲢子转眼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夫妇心里乐开了花。这叫做“呛水”不可怕,只要决心大,吃苦加科学,就有票子拿。


二部曲:两畈稻麦香


    养鱼赚了钱,又要去种田。前面说过,他是个有进取精神的人,他不满足于一年十几万元的收入,更没有建新房,图享受,而是谋划着发展自己的事业。养鱼、喂猪都要买饲料,一买就是几万,一花就是几万元,与其出钱买饲料,不如自己生产饲料。他有自己的新谋划,要种饲料就得有基地——农田。
    农田?多的是!前面不是提到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农民种不起田,到处抛荒严重。这种现象到新世纪以后,改观不大。他门前的姚几子畈,有几百亩,早就成了放牛场和沼泽地。他先打起了姚几子畈北畈(姚几子畈被一条路自东向西分开后,路北面的叫北畈,南边称南畈)的那一片半畈半坡的主意。2002年底,他找到了村官表达想承包其中的五十亩“放牛场”的愿望。村官是个开明人士,想着那片地与其闲置,不如交给他,于是签了合同,交了不多的承包费,他成了这片放牛场的新主人。
    拿到土地后,先放一把火烧掉了放牛场上的荆棘野草。他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挂上三华梨,再开着大马力的拖拉机将放牛场掘地三尺,连翻三遍。当年秋天就种上大麦小麦,施足了肥料,到第二年夏天,麦子长得密密扎扎,到五月底麦浪滚滚,金黄一片。他请了十几个人,几天功夫就收获了三万多斤麦了。这些麦子经自己加工饲料成了上好的鱼饲料、猪饲料。一核算,自己加工的饲料比买饲料便宜得多——尝到了种田的甜头。
    接下来,他又跑到村委会,要求将北畈还有一百多亩的“放牛场”全包下来,同样顺利,他又拿到了那片放牛场。方法如前,措施同往,只是增加了品种,他将这一百多亩地种上了小麦、大麦、苞谷、黄豆、芝麻、棉花,但仍以粮食作物为主。到2004年,北畈一共产出了近十万斤猪、鱼饲料,其他经济作物也有两万元的进帐。
    北畈的放牛场变成了粮仓,他又打起了南畈的主意。北畈地势高,适宜种旱田作物,面南畈地势低洼,以前是水田,但由于地势低,是出了名的水浸底子田,在学大寨时的亩产只有三百多斤。抛荒后,雨量大的年份就成了一片沼泽,天旱年也是放牛场。他想:我拿到南畈,一定要作彻底改造!经努力,终于拿到了南畈一百多亩的沼泽地。
    得手后,他肯下本钱,请来挖沟机将南畈挖了三横三竖一个“田”字型的排水渠网。东西的三条为主渠,深一米五,宽两米,南北为支渠,深一米,宽一米五,支渠连干渠,东高西低,西边与脚东主排水渠相连,一个冬天过去,泽国水干了。2005年春改造后的南畈按季栽上了水稻,加上科学管理,精耕细作,当年就收获了八万斤稻谷。千百年来的水浸低产田,后来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高产田,粮仓!
   一切都顺利吗?不是的。这中间也有插曲,他拿到三百亩地后,原来都有承包户,那些老承包户虽然抛荒多年,但看到他将放牛场、沼泽园变成了高产丰产的良田,都眼红,找村里想要回他们的田。麻烦来了,扯皮开始了,老承包户要回田,有理有据,可此田非彼田,放牛场沼泽国是他花大本钱变成良田、粮仓的,且与村里重新签了合同,也有理有据。后来新老承包户和村官一起找到了镇的甚至市里,还是市的领导高明,更是中央文件高明——土地可以“流转”啦!于是经过反复协商和调解,老承包户同意将南北畈的三百亩田有偿流转给他,这样一来皆大欢喜。2010年7月1日,卢东风因田种得多,并获得了由省政府奖励的一台东风牌汽车。
    笔者云:往日放牛场,如今稻麦香,没有苦耕耘,一切是妄想。


三部曲:三山瓜果甜


    卢东风就是一个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他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已经有了四百亩的鱼池、三百亩的良田到2006年,他的眼睛又瞄到了刘河村东边的几片荒山,能有机会搞到那几片山,栽上果对,肯定也能搞到钱,于是又打起了“山”的主意。
    搞到三块山是最容的事。他想了几年,准备搞的时候,政策来了,上面有荒山开发的政策。他如鱼得水,在知道文件精神后,他第一个跑到村里、表达承包荒山进行开发的意愿,可是村官说:“你太心急了,虽然有文件精神,但具体操作的规定还没出台呢,你就先等一段时间吧。”他说:“等可以,一旦具体措施出台,你们一定要把那几块荒山承包给我”。村长说:“行。”直到村长给他写了一张“承诺书”后,才满意地回去等消息了。
    好消息来了。但先拿到的只有一块八十亩的荒山。一块也行,他早就计划,先栽桔树和梨树,果树成林挂果前,在行间套种西瓜或花生。有了开垦放牛场的经验和大型拖拉机作后盾,他又买回了成套的旋耕机,大马力的拖拉机加旋耕机,荒山开发变得轻松,先请人砍掉杂树荆棘,用挖机挖走树桩,再开足拖拉机的马力,旋耕机一旋,哈!哈!沉睡了若干年的荒山,只几天时间就变成了一垄垄的果木基地。
    正如卢东风事先计划的一样,很快桔苗栽上了,梨树也栽上了,西瓜苗栽上了,花生也下播了,第一年秋季,西瓜卖了二万多斤,花生卖了一万多斤,果树苗也长到一米多高。
    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头年栽的果树苗,到第二年冬天,也就是08年的元月,不是一个多月的大雪吗,哎哟哟。眼看着花一万多块钱种的果树苗全冻成了桔桩,真心疼啊!但没办法,来年再栽呗!“我不相信每年都会有这么大的雪”,他乐观地说。
    2008年,他如愿得到了另外两块荒山,至此,他拥有了两百亩左右的山田啦。除了种桔树、梨树外,金水柑、板栗、核桃树都被请上了山。不仅如此,他还聘请当地的果树专家邬传道做他的常年顾问,进行科学栽培、科学管理。到2010年已全面挂果,水果也有点名堂,还分“小年”和“大年”,小年产量低,大年产量高,遇上大年,他的两百亩果树能出百把万斤果品,收入当然可观。
    这正是:昔日荒坡地,今日花果山,勤劳是根本,政策是靠山。


四部曲:四季牲猪壮


    上文已有交待,卢东风九几年就开始了他的养猪事业。 经过这十几年的时光,他的养猪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摸着石头过河到科学饲养,由常年养到“打游击”,已经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市场、适合自己,只赚不赔的养猪之路。
    先谈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起先养猪时,他是传统方法,青菜加粮食,数量少,出栏周期长,一年出两栏,小打小闹,抗风险能力差,收入也谈不上可观。
    随着养鱼业的发展,养猪的猪粪可以变成鱼饲料,这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乎,卢老大的养猪场迅速扩大,他在两个鱼池边,新建三十间猪圈,一批能养三百头牲猪。头几年,一年出栏三批,每年养,结果出现了2005年的亏本,2008年的倒贴,还有五号病的破坏,养三年,赔一年,到头来打个平手。还赔进了人工和饲料,原来养殖业风险也很大。聪明的卢老大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发现规律。他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后,认识到,不必一栏接一栏地不管市场需要变化地养,而应该是大家养时关栏,人关栏时我开圈,就是要预测市场,不要追潮流,一哄而上。这样一来,他就形成了自己游击战的养猪经验。且这几年都获得成功。由于对市场调研深入,对市场预测到位,最近四年,他养猪是时停时养,养养停停,却做到了稳赚不赔。谈到这里时,他一脸得意地说:“这就是我的养猪法。”
    2012年上半年以来,牲猪市场不是低迷吗?价低吗?他去年就预测到了。但目前,他又进了四百头猪仔,阴历年前可以出栏。他说:“肯定可以赚一笔,不信,你们到时看!”明年他开春就要卖猪,一年一定会超过一千头。”
    此所谓:“养猪有门道,技术加技巧,把握好市场,保证收入高。”卢东风发家了,致富了,并且已经连续任了三届当阳市政协委员(现任第七届委员)。他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村里修路给他捐款,周边老区村的贫困户他常年帮扶,四川地震、玉树地震他积极捐款。乡里乡亲,发展生产有困难缺资金,他热情主动地伸出援手,在百姓中口啤很好。当政协委员,不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还能建言献策,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提案或建议,有的还被评为优秀提案。个人也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他还有新打算、新规划、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充分相信,他今后还会有更精彩的五部曲、六部曲……
     在采访结束时,卢东风饱含深情地说:“我能有今天这样的收获,能买得起几十万的小车,首先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地方政府支持和帮扶,感谢政协领导的关怀;其次才是我们两口子的勤扒苦作和聪明才智。”我们十分赞同他的肺腑之言。


(当阳市政协  李栋善 曾庆拾 别必林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