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风采

古驿新村擎旗人——记麻城市政协委员、中馆驿镇大堰村党支部书记彭绪玉

2014-09-21 11:21:55  
字体大小:【

 

    在麻城市西南城郊12公里处,有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厚重的乡镇——中馆驿镇。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是官方驿站,商贾往来,宾客云集,盛极一时。


    在这千年的古镇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大堰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大堰村总面积3900公顷,有6个村民小组,190户,865名村民,800多亩耕地,人均收入6500余元。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不禁交口称赞他们的村支部书记——彭绪玉。


学生娃当起了“村官”


    站在面前的彭绪玉,中等个儿,黑瘦黑瘦的。年已56岁的他,瘦弱中透着精明、干练。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馆驿镇人,于1959年8月出生于大堰村一个农民家庭。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家生产。村里的老书记看他年轻有文化,聪明勤快,就动员他到大队部工作。他先后任大队民兵连长、出纳、村副主任。他腿脚快,每天都奔走在湾子间,奔走在田间地头,走东村串西村。他吃苦耐劳,带群众上修水库、河堤、渠道、106国道等工地,和群众一起挑土、挖泥、搬石块。他总是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常常挑着百十斤的担子在工地健步如飞。


    1982年彭绪玉光荣地入了党。1992年,他当选为大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30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从一名普通的小“村官”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挑起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一方百姓致富的重担,开启了建设美好家园新的征程。


雄关漫道从头越


    1992年,神州大地处处荡漾着改革的热潮。然而,位于大别山边缘的大堰村,可以说是仍处于困窘的境地。村集体没有企业,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少,集体债务达30多万元。现实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给彭绪玉和村两委班子出了一个大难题。


    上任伊始,彭绪玉和村两委一班人就苦苦地探索大堰村发展之路。他们确立了“全民创业”的经济建设思路,开发各种渠道,引领群众创业。他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形成了务工、运输、养殖等多产业齐头并进、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村860多名村民,劳动力500多人,劳动力资源富裕。村两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主动和市劳动就业中心联系,加强村民培训促就业。他们借助市政府的“阳光工程”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在家待业的200多名青年全部实行免费培训,鼓励其走出家门,提升就业层次。一时间,大堰村村民打工成为时尚。有了一技之长,年轻力壮的村民们纷纷赴武汉、上海、北京、东莞……天南海北去打工。村民彭绪卫带领近百名外出务工人员,自主承包工程,年创收260余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打工经济”撑起了大堰村的一片蓝天,让大堰村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彭绪玉又把目光聚集在大堰村这片土地上。全村占地3900亩,耕地面积800亩,还有大量闲散的荒丘岗,可以开发利用。他组织农民发展油茶产业,组织农民成立了“绿海”油茶专业合作社,由“投资股东+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组织农民开发了3000多亩的荒丘岗,并栽种了经济作物油茶。2003年,参社的农户已经达到了100多户。油茶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全村农户创业的激情,也解决了大量不能外出务工的弱势劳力的问题。


    在家的村民彭仲生、明国胜带领30多个村民发展物流运输、特产养殖,年创收130余万元。村子里还成立了打桩专业队伍8支,带动务工人员120余人。村民许泽孝带领近80人的打桩施工队伍,活跃在湖南、江西等建设工地,年创收150多万元。党员彭绪满带领6家农户养殖黑山羊,年收入12余万元。


    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大堰村已有10多户村民实现创业致富。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人均收入增加了1200余元,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已越走越宽广。


借得东风好扬帆


    进入21世纪,大堰村可谓占尽天时地利,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在这里交织成网,大别山火电厂,沪汉高速铁路,武麻高速公路,三大项目在这里相继落成。


    项目建设压力很大。沪汉蓉快速铁路和武麻高速公路建设拆迁涉及到4个垸子,占用40多户村民住房,耕地面积40亩,灰场580亩。40多户呀,不是说搬就能搬的事。他带领四名支部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一次登门拜访,耐心协调,直到村民同意拆迁为止。紧接着,他们为40户村民搭建临时住房。2009年秋天,秋雨连绵,许家洼村民10多户搭篷子住,简陋的棚子遮挡不住风雨,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彭绪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和村干部一起找领导汇报,商量还建用地,跑镇土管所报批建房手续,找财政所落实村民征地、拆迁资金。一年后,他们为村民建起一排排经济实用楼房。许家洼、戴家洼、娄洼垸,这3个小垸子的村民都整体搬迁出来,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安置。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紧临着大别山火电厂,彭绪玉看着火电厂的煤渣动起了心思,他找来了投资商,村里出让土地10多亩,共同投资120万元建水泥砖厂。水泥厂每年上交村集体2万元,带动20多人就业,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既推进了循环经济,又解决了煤渣堆积污染环境的难题。


    2010年,一个陌生人找到他,要求收购火电厂排放出来、漂浮在水面的“泡沫”。他一了解,这东西漂在水面是泡沫,捞出水面就成固体,学名“漂珠”,是优良的保温耐火材料,市场供不应求。他与村干部一商量,成立了大堰村龙门冲兴隆商贸有限公司,吸收成员22人,分生产打捞队、协调队,当年就赚了一笔,收入的10%作为村级收入。2011年公司产品过250吨,毛收入过百万元。


    从2010年以来,兴隆商贸公司每年向村集体上交5至10万元,最多时15万元。几年间,村集体经济慢慢发展起来。过去村集体债务30多万,也全部还清了。


描绘新村美景图


    如今,走进中馆驿镇大堰村,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靓丽的村庄。这里,通村公路平坦便捷,塘堰堤坝修建齐整,排排楼房俨然农家别墅。


    彭绪玉和村两委班子从来没有闲着,总在筹划发展,为村民办实事奔跑。前几年,由于建火电厂占用了原来的小二型水库,导致原有水可灌溉的800亩农田的水源没有着落了。为了抗旱保收,他们决定重建水利工程。他四处组织资金40万元,兴建两个泵站,从浮桥河西干渠引水,解决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


    2012年,彭书记说:“现在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缺乏文体生活方面的场地和设施,要下决心建一个文体广场,充实老百姓的文体生活。”他们多方筹措资金70多万元,硬化地面,栽种景观树,配置体育器材,装上路灯,高标准兴建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还购买了服装、音响和腰鼓,组建了40多人参加的健身舞蹈队。


    村党支部整合一切有利的资源,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投资80多万元硬化了3.5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村级主干道实现了四通八达;投资8万元,修建许家咀垸大桥,解决村民出行难;“三万”活动中,村集体又投入资金20万元,挖了四口“当家塘”;投资20多万元改扩建村部和医务室。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里的群众都说:我们村越来越漂亮了,我们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现在感觉真正有奔头!


(麻城市政协委工委主任  程志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