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风采

心系故土  赤子情怀——记通城县第十届政协委员、瑶源药姑山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天琼

2017-08-02 09:02:27  
字体大小:【


    虽然在外生意风生水起,但家乡父老的一声召唤,毅然回来创业;虽然五年间投入一千多万元,至今无一分钱收益,但望着被染绿的家乡大地,却无怨无悔;虽然资金一度紧张,但当公益事业有需要时,总会及时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心意——通城县十届政协委员、瑶源药姑山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天琼,心系故土,以一腔炽热的奉献情怀,而赢得了“家乡赤子”的赞誉!


    融入基因的打拼精神

 

    医药经济,一度成为通城的闪亮名片。三万多药商,是隽商精神“负重争先、勇于开拓”的有力诠释。作为药商中的一员,谢天琼身上鲜明的折射出这种精神。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谢天琼,通城县大坪乡辉煌村人。早年涉足茶业,在东冲红茶场负责技术与管理。通城商业文化的熏陶,骨子里的不安份,注定他不会将自己拘禁在车间的一方小天地里。1995年,谢天琼背井离乡,来到内蒙古,从事茶叶经销,自此,拉开了人生闯荡商海创业的序幕。当药品营销在通城蔚然成风时,谢天琼敏锐的意识到,这里面必有巨大的商机。他迅速转向,1998年开始药品经销。

 

    农村生活的磨炼,让吃苦打拼的精神融入了谢天琼的基因。“在商场上闯荡,光有眼光不行,还得有百折不挠的意志。”

 

    大兴安岭脚下的呼伦贝尔,成了考验他意志的一块磨刀石。为将药品打进一家医院,他在那里住了一个月旅店。零下50多度,让他这个南方人极不适应,常常感觉身上的一些部位不听指挥,似乎独立了。地面结冰如镜,他跌倒过数次,身上都摔紫了。有时恨得痛骂:这鬼地方,明天再没希望,立即走!

 

    可是,谢天琼终究没有走,他心里不允许自己这样灰溜溜的走掉。苦心人,天不负,最后,谢天琼终于用自己的意志,敲开了这家医院的门。“要干点事,总要有股不屈服的精神。”凭着这股不屈服,谢天琼在内蒙古打下了一片天地,并陆续带出去了近百人的医药营销团队,现在他们都已在当地扎下根。谢天琼因此有“火种”之誉。


    融入血脉的家乡情结

 

    站在大坪乡凉亭茶场的制高点,纵目远,一大片树林尽收眼底,盛夏时节,绿意充溢,生机盎然,微风吹拂,层层绿浪排向药姑山脚下,让人恍若置身大森林之中——这就是瑶源药姑山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一块基地,是谢天琼得意的一副创业作品。

 

    生意走上正轨,一切轻车熟路,生活舒心惬意,按照这个轨道,“成功商人”的标签可以恰当的贴在谢天琼身上。可是,在内蒙古经商近二十年后,谢天琼却调转自己的人生方向,回到家里重新创业。“家乡情结已融入血脉,割舍不下。”

 

    2012年,通城县领导到内蒙古招商引资,谢天琼感到,应该回到那块故土去了。当来到二十多年前工作的凉亭茶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痛不已:茶树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大片大片的杂草,及刺眼的黄土,满目荒凉,了无生机。茶业繁荣虽不再,但土地不应荒废啊!发展生态农业的设想在他胸中开始成熟。

 

    瑶源药姑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很快从谢天琼胸中的蓝图变为现实:在凉亭茶场流转茶山200亩,经营30年,大坪茶场流转茶山300亩,经营40年,发展苗木。四五年时间,桂花、罗汉松、银杏、茶花及珍稀品种金丝楠木、红豆杉等近50个品种,将合作社500余亩荒山妆点得郁郁葱葱。

 

    当县里提出发展中药产业时,谢天琼立即响应,在林地间套种钩藤、白芨、黄精、金丝皇菊等品种。通城县自然之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随后注册。谢天琼已规划了发展方向,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医药营销资源,待药材试种成功后,即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农户大规模种植,并发展药材加工,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两块基地投资一千多万元,后续还需不断投入,每年向雇佣的村民发放的工资达50余万元,而至今无一分钱收益,有亲友对他表达了担心。行走在金丝皇菊基地的谢天琼,抚摸着一株株枝叶饱满劲挺的苗子,如同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是一个绿色银行,现在生态效益有了,今后一定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林木的苍翠,药材的芳香,行走在基地间,处处让人赏心悦目。“今昔对比,真是天翻地覆。一个好产业,不但改良了一个地方的环境,而且改善了一方民生。”大坪乡党委书记吴红艳每次来这里,总是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融入心灵的奉献情怀

 

    一会扭动着腰肢,一会又弯下腰来,摆动着手臂,如翠柳在春风中舞动。绿色的裙子,整齐的动作,开心的笑容,和着《暖暖的幸福》的旋律,令周围一圈又一圈的观众如痴如醉,叫好声、鼓掌声响成一片。盛夏时节,凉亭广场成了当地人气最旺的地方。

 

    可有谁知道,这是一处存在了十几年的垃圾场,因处在几个组交界处,成了三不管地带,一度臭气熏天,成了大坪乡来苏村一处十分刺眼的伤疤。而当地热爱跳广场舞的群众较多,之前没有场地,大家只能在公路边跳,场地小,又不安全。有一个象城里人一样的小广场,成了数百名热爱广场舞的村民的强烈盼望。

 

    谢天琼得知这一情况后,即与当地村委会商量,怎样实现村民的这一愿望。他首先行动,带头捐资5万元,村里再筹集点,建成凉亭广场。望着整洁的地面、雪白的护栏,村民樊平由衷的感慨:谢老板做的这件好事,真是功德无量!现在环境美了,文化也活起来了,心情都好多了!

 

    “我是培植苗木的,就是为了美化生活、美化环境。建这个广场,符合我的初心。为乡亲做点事应该。”谢天琼说。

 

    “原先村民主要的娱乐,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这个广场建起来,牌场的人都来这里了,乡风都文明起来了。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总是能带动一方。”大坪乡来苏村主任黎三龙表示。

 

    逢年过节看望贫困户,为重大病患捐款,为来苏村村卫生室建设资助,甚至多次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困难户建房争取资金支持,谢天琼先后无偿为公益事业捐献近百万元。点滴善举,如同身边这块绿意盎然的基地一样,温暖着人心,润泽着人情,融洽着人际,在当地享誉一方。一位贤达闻听谢天琼的事迹后,曾撰嵌名联一副,以表钦敬:

 

    天华有爱知民意,琼玉无声润众心。

 

    (通城县  吴清龙  魏自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