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乡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6月25-27日,省民盟组织界别调研组赴黄石、随州就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开展调研,与当地教育部门座谈,走访了相关职业学校。从调研中发现,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普教与中职教育比例协调发展,特别是有的地方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农村职业教育“办大、办强、办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有了进一步提升,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当前我省农村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重升学率、轻素质教育”的思想,只看到普通教育为升学服务的功能,而忽视了农村农业对教育的需求。有的地方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到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关心支持不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行政部门长期以来也一直关注初中升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各中学本身也只重视本校多少学生考上省重点和市重点中学,并把它作为评定一所学校办学好坏的重要指标,没有把升入中职学校同升入普高一样作为衡量学校办学业绩的指标,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新闻媒体也极少宣传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民普遍不认识、不理解、不信任农村职业教育,重普高、轻中职的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十分严重,许多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不优、氛围不浓。
2、办学条件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一是校舍建筑面积不足,成为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问题。例如,随州市生均占有教学用校舍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与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的生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是实训设备陈旧落后,设施设备跟不上专业的发展,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实习设备还不配套,不适应教学及实习的要求,满足不了教育教学需要,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办学特色不强,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层次不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管理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参与度不高,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和调控较弱,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信息渠道的沟通不畅;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缺乏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据,偏重自我发展、规模发展,缺乏对教育支持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贡献评估;相当一部分学校追求短期效应,没有明确的定位,缺少作为立校之本的骨干专业,缺少办学特色和品牌,在专业设置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还很突出。
4、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障。随着新技术不断更新,专业建设的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师资特别是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都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师资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引进、进修培训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考核等,尚没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职业学校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待遇相对较低,专业教师匮乏,民办职业学校教师流动性极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5、招生艰难,生源质量不高。由于受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不少群众认为上职业中学没前途;而社会上城乡差别的存在,全国就业形势紧张造成低层次人才相对过剩,职业学校又常常被视为考不上高中、上不了普高的人的无奈选择。正确舆论导向的缺乏、一些地方的调控不力、出生人口的减少,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生源数量、质量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办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加上学校为争夺生源,千方百计地留住当地生源,互挖墙脚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有的学校不惜以重金收买学生,有的学校之间大打招生战,造成招生秩序的混乱。
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营造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改变全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须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将它提高到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把它作为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和政府应该向农民群体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高度来认识。切实负起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实现目标任务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将农村职教和培训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的目标考核内容。加强“三教统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结构。通过政策导向、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技术、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进一步整合资源,努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科学协调发展。目前,全省实施的“319”工程(用3年左右时间,在每个县市重点办好1所县级职教中心,在武汉城市圈内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好9个职教园区)初衷良好,但是,如果一味强调每个县市都要办好1所县级职教中心,会不会造成重复建设?例如,黄石市区就有几所相当规模的职业学校,那么在离黄石市区近郊的大冶市有没有必要必须办职教中心?在当今生源下降的背景下,会不会出现类似“普九”资源浪费的现象?我们建议,现阶段更应加强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结束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农业部门等各自为政搞职教,专业重复、经费分散、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局面。政府要统筹全局,集中优势,加强县域职业教育统筹规划。通过合并、联办、划转等形式,对相关学校进行资源重组,使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职业学校集中,使农村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走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之路。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和调控。职业教育园区区域分布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结合,各级政府应将职业教育规划放在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框架中进行定位。对资源整合后的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确定其发展方向、层次结构和专业设置,建设好一批学校规模大、基础能力强、培养水平高的职教品牌专业和品牌学校。加强市、县级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使得在师资、专业设备、实验基地、教育教学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共享。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健。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议出台一些更有利于人才流动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尤其是农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和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投身于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安排专项经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应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定期组织教师到有关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一定期限的实践锻炼,提高其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增加其对行业需求及发展动向的了解,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等级培训和技能鉴定。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灵活有效的教师招聘制度。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研究制定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和标准,允许职业学校不受编制限制,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合同管理等方法聘用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4、农村职业教育采取免费入学、贫困生资助的政策。目前,国家实行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中职生每人每年享受1500元助学金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学生享受了政策资助却又将助学金用作其它用途(买手机买衣服),却不用来交学费,现行资助政策解决了学生就学难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学校办学难的问题。建议农村职业教育参照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采取免费入学、贫困生救助的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补贴资助机制,并对补贴资金加强监管。
5、整顿规范农村职业教育招生市场。打破由地方保护造成的生源不畅、优质教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的现象,整顿规范招生市场,杜绝有偿招生。
6、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准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准入制度,制定具体的支持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办农村职业学校提供优惠的办学政策,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