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创新思维改进方法推动全省农村科普事业长足发展

2014-09-15 00:57:20  
字体大小:【

 

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

    加强和改进农村科普工作,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经环节,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科普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呈现出新的局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区),农村群众科学素质不高,增收致富缺乏技能;农村科普工作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公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迫切愿望有较大差距,制约了当地乃至全省的农村经济发展。

    一、目前农村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农村科普工作存在五大问题:一是基层领导认识不高。部分县的乡镇党委、政府对科普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农村科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乡镇(村)科普组织不健全。有的县的乡镇及村组基本没有建立科协组织,基层科普网络不健全,可谓是上有头下无脚,中间是个空壳壳。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县的科技馆、图书馆等科普场所设施简陋,场地狭小,功能不全。四是农村科普人才短缺。作为农村科普工作主要力量的乡镇农技推广队伍,随着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的实施,服务中心专技人员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五是科普投入严重不足。因地方财力有限,县级科普经费没有按省市文件要求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乡镇级财政基本没有科普经费专项预算,尚未形成财政足额拨款、全社会全力赞助、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等多元化科普经费投入体系。

    二、加快农村科普事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运行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1、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科普工作的领导。要把科普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科普工作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部门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培养更多的科普后备力量,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按照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的特点,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科普工作,努力加强科协与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格局。

    2、大力开展科普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要围绕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深入开展科普示范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科普示范户、科技明星户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普示范户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结合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村委会办公场所、村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乡镇(村)大力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创建活动,努力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设施、有阵地、有经费、有活动,促使创建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营造浓厚的农村科普氛围。

    3、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普示范,普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传播现代农业科技信息以及先进管理方法,是新形势下提高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载体。各县应围绕各自农业主导产业,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以上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实现“建一个科普示范基地,普及一项实用新技术,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传播科技火种,加快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

    4、开展大众媒体农村科普宣传。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独特的优势,利用先进传播手段,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相关网站和乡镇文化站开设农业科技专题或农业实用技术专栏,向农民群众介绍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及科技致富典型。充分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精心打造有影响的科普精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报道,扩大科普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改进活动形式,丰富科普内容
    1、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要结合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县委党校、农函大、农广校、镇村党员活动室为阵地,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各类科技培训。在培训工作中,要突出农业主导产业,力争做到“四个结合”,即科技培训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科技培训与绿色证书工程相结合,科技培训与实用技术推广相结合,科技培训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2、开展农业科技对口服务。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及所属学会(协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的优势,组织有关学会本着因地制宜、自愿结对的原则与乡镇、村组开展长期的下乡帮扶结对子,及时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市场信息,开展科技对口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到外地学习取经,邀请农业专家、教授深入农村为基层党员干部、科技骨干、农村群众授课,普及农村实用技术。要以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重点,采取送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科普示范、专家现场指导等有效形式,为群众提供全程系列服务,积极探索科技对口服务长效机制。

    3、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网络。全省农业系统和科协组织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继续发挥“农技协”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农业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农技协”开拓出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协会为纽带,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充实各县新农村建设专家科普服务团和科普工作队,建立组织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长效机制。

    4、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要以科技周、科普日、三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以科技兴农为主线,以科普宣传、科普示范、科技服务为手段,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服务。通过农业专家现场指导、解答生产技术难题、展示科技成果等手段,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为每年的春耕备耕、秋收秋播提供科技服务,打牢发展基础。

    (三)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四个结合”
    一是与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目标,根据群众对科技的需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尤其在每年的春耕备耕、秋收秋播时节,提供农业科技、优质良种、市场信息等各种服务,给群众送去“及时雨”,指导农村群众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二是与引导群众转变生活方式相结合。要通过科普工作不仅要教会农民运用科技发展生产,而且要引导农民科学生活。农民掌握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可以增加收入;科学地生活可以做到少花钱多享受。增收与节支都是为了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殊途同归。
    三是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相结合。当前要着重抓好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以及与之有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知识普及,把这些内容纳入科普工作的范围,让农民及早作好应对准备,发挥优势,趋利避害,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四是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相结合。面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要在继续抓好反封建迷信活动、反伪科学的同时,积极抓好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实现农民工创业和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要加强群众的诚信教育,让更多的农民通过诚实劳动实现科技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