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初 委员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全国各省区市竞相关注和发展的热点。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现阶段,我省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消耗较多的重化工业仍处在发展之中,急需破除“缺煤、少油、乏气”的资源瓶颈制约。我省只有通过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新科技支撑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才能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分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科教、产业基础、区位、制度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比较优势。科教优势方面,湖北有一批著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产业优势方面,湖北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例,武汉已经成为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地,其中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为全球第二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2%。区位优势方面,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使湖北在物流方面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制度优势方面,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城市圈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东湖高新区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湖北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同时,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突出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小。2011年1—10月,我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578.4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3.62:49.51:36.87,轻重工业比重为31.6:68.4,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2009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0.4%,占工业总产值的28%。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虽然相比其他省市在许多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产值在全国列第11位,但是在全省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相对较小。
2、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官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脱节。一是湖北省具有科教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创新能力与科教资源不成正比。例如,我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13个,仅次于北京(60个)和上海(26个),高于广东(5个)、浙江(7个)、江苏(12个)等发达省份。但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2010年湖北省专利申请量为31311件,比上年增长15.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7个百分点,全国排名仅居第10位。二是实验室技术与市场需求脱节。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是我省科技创新的独特资源,但由于产学研之间关系脱节、专利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我省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商业转化效率低,官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3、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不大,骨干企业数量和质量仍有待加强。虽然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具有发展优势,但从横向比较来看,相对国内其他省份同类型产业,并不具备整体竞争优势。例如,武汉邮科院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但是在工信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百强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中仅列第19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龙头骨干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已成为阻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
4、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刚兴起的产业部门,其技术发展、市场运作、产业规划等诸多问题都离不开专门人力资源的支撑。我省目前的人才培养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领域,新兴产业技术部门的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结构以及人才素质还有待提升。
二、加快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引导,编制发展规划。抓紧组织编制我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理清各新兴产业与本领域传统产业的关系,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的衔接。
2、围绕新兴产业,加快集群发展。一是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布局状况,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以国家级开发区为建设重点,引导配套产业的落户聚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园区化、特色化、规模化、板块化发展,建设形成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强、规模效益高、带动力大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同时,鼓励园区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国内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二是加大政府采购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如利用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快武汉市智能交通、车联网和数字城市建设,从而推动本地物联网产业链的形成。三是大力引进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3、强化人才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完善高科技人才资金扶持、重大科技项目承担、专家遴选和政府奖励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湖北创新创业;进一步探索建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政策引导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院、地”(院士与地方)合作、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建立技术、专利入股等政策,调动科研机构和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建立人才引进专项补贴资金,鼓励企业引进创新型人才,造就新一代科技企业家;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
4、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长空间。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新兴产业财政贴息补助、税收优惠措施,利用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税收优惠范围,使部分自主创新区和开发区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能够享受到优惠政策和相关补贴政策。二是设立创业投资指导基金,引导和鼓励风险投资队伍发展壮大,为创投企业提供风险补偿。运用创业板与风险投资为主体的创新企业资本支持体系,加快创投、私募股权以及创业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上市融资,争取东湖高新区新三板扩大试点尽快获批。三是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新模式,引导银行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社会资金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5、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努力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研发、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一是建立新兴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抓好行业共性技术和企业集团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以共建技术中心、产学研联盟、企业技术联盟等形式,逐步实现共性技术的示范、应用、扩散和推广。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渠道畅通和资源组合。二是利用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以及湖北省对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政策倾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及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大力支持和培育初创企业及创业者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早日形成新兴产业明显的“扎堆效应”。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效能。通过构建官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联盟,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