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思委员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外交往、文化交流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业的发展能全面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潜江市作为江汉平原、武汉城市圈中的重要城市,如何在“十二五”期间依托楚文化、曹禺名人文化和生态水利等文化旅游资源,融入全国、全省乃至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大循环”,为加快发展我省中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贡献力量是我们要持续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潜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旅游产业开始起步。近年来,潜江市先后修建了曹禺公园、章华体育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对潜江博物馆、曹禺戏楼、潜江影剧院进行了维修改造,尤其是建成了国内目前收藏曹禺资料最丰富、艺术品味最高、建筑一流的曹禺纪念馆。2010年,为迎接第二届曹禺文化周, 建设了梅苑、曹禺祖居博物馆、市民体育中心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以发展乡村游为突破口,引导和扶持农家乐发展,形成了龙湾土鸡、锅巴饭、油闷大虾、熊口烧腊等知名餐饮业品牌。同时,着力改善接待环境,引进七喜集团投资3.2亿元建设五星级宾馆,提高了全市整体旅游接待水平。鼓励华康国际大酒店投资7000多万元升级改造,打破了潜江市没有挂牌四星酒店的历史。2010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1.71万人次,同比增长9.05%,完成旅游经济总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0.17%。
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潜江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人文资源极为璀璨,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花鼓戏、蚌壳精、彩莲船、皮影戏、传统花灯、草把龙灯等传统习俗、民俗风情共计10大类,其中,“两戏一歌”(潜江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草把龙灯、潜江木雕已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依托市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红色革命等文化资源,提出了打造“天下第一台”、“平原第一坝”,建设“中国戏剧之都”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建设水乡园林生态之城和历史文化戏剧之都的文化产业定位,着力培育红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城市与工程景观旅游以及石油工业旅游“四大”旅游资源,全面推进曹禺公园(梅苑)景区、龙湾遗址·章华台主题旅游景区、兴隆枢纽水利工程景区、襄岳线(借粮湖、返湾湖)水乡园林自然风景区“四大”景区建设,努力打造以兴隆枢纽水利工程景观旅游区、龙湾遗址·章华宫主题旅游区、曹禺文化产业园景区为支撑的“三区一线”的文化旅游线路,构建融入“两圈”(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接入“两线”(“一江两山”和武汉—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大旅游格局。
3、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正在扩大。借助于曹禺及其故里的影响力,分别于2004年、2010年举办了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以举办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为契机,成功申报曹禺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和曹禺大剧院,并以世博湖北馆落户为补充,将曹禺文化向戏剧文化延伸,倾力打造“中国戏剧之都”。依托小龙虾这一独特资源,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2年举办了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使潜江“中国小龙虾之乡”的城市文化品牌得到一致认同。两届“曹禺文化周”和“龙虾节”的成功举办把潜江市推向了全国,推向了全世界。其中,曹禺文化品牌、龙虾之乡品牌、龙湾遗址品牌、花鼓戏品牌更是在节庆活动中声名大噪,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2008年,潜江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荆州花鼓戏)之乡”,2011年还被省文化厅授予“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几点建议
潜江的文化旅游业虽然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完善,比如,规划体系问题、扩大宣传资源特色问题、优惠政策问题、市场主体问题、专业人才问题等,都是需要应对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楚文化、曹禺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及产业发展的整体支持。我省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民间民俗资源,其中楚文化资源在全国是最丰富的,一些文化品牌如武当文化品牌、曹禺文化品牌等都有很高知名度,如我们争取到的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两块金字招牌,不仅是潜江的荣耀,也是全省的荣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议省委省政府对曹禺文化产业园、龙湾遗址等在全省具有重要重要文化地位的文化品牌及产业进行整体规划、整体包装、整体扶持,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2、加大对潜江的项目扶持及资金支持力度。潜江市旅游业发展较晚,基础较差,但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为此,建议在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编制和旅游项目资金的安排上给予潜江倾斜,尤其要在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精品旅游线路策划、旅游主题形象塑造与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重大影响的营销节事活动策划等方面加强研究,给予支持。建议形成与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其他城市的旅游联动机制,加强圈内重点城市的协作,实现资源共用、客源互流、市场共建、信息互通、文化互融、节庆互动、利益共享。
3、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建议省政府及圈内各地各级政府要随着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不断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应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广泛运用市场化的办法,不断拓展新的投融资渠道,积极培植旅游市场主体,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潜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