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切实做好全县残疾人工作,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32字方针,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实现残疾人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一、从适应形势变化和要求中解放思想,努力把握“一个中心”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任务,残疾人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自觉服从大局,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开展工作,以残疾人兄弟姐妹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为目标,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扫除发展障碍,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着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作为助推事业的动力。对上积极包装系列项目,在项目数量、资金、政策切入上寻求国家、省、市残联的帮助支持;对内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争取发展空间,需求政策支持;我们巧借县直职能部门之力,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争取利益最大化。我们通过多方面入手,在经济上寻求政策支持,在合法权益上尽心予以维护,在难题上尽力帮助解决,在舆论上形成正确导向,适应残疾人事业不同时期,不同政治背景情况下的形势变化,把握好发展机遇。
二、从推进事业可持续发展中解放思想,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通过近几年努力,我县残疾人生存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服务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但是,由于观念、地域、经济等因素制约,我县的残疾人工作与上级的要求、与先进地区之间、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在思维上要实现“两个转变”:要以单纯征收残疾人保障金转变为为残疾人提高服务质量,要以单纯的残疾人福利救济转变为公益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上来。我们通过争取县委政府领导支持,并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依法依规开展收缴程序,实现了企业残保金征收工作由地税征收,机关事业单位残保金由财政代扣的常态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中国残联香港嘉道理社区残疾人康复项目,把往年残疾人福利救济模式转变为残疾人提供国际先进的康复救助理念,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全覆盖”,解放了生产力,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激发了残疾人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残疾人参政议政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残疾人社会融合能力,确保残疾人事业充满活力有生命力,能持续健康发展。
三、从破解发展难题中解放思想,努力构建“三个体系”
当前,如何克服“重机构建设轻社会服务”、“重项目拓展轻服务落实”的倾向,如何克服“给钱养人”导致社会福利扩大化的倾向,如何克服“庸、懒、散”的办事作风,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在构建“三个体系”下功夫:在领导体系上,形成残疾人事业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四有”:有村级残疾人协会,有残疾人专职委员,有残疾人办公场所,有处理残疾人事务的工作人员。在保障体系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生活救助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能够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有关生活救助待遇。着力解决好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救助。在服务体系上,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提高残联依法行政的执法能力。通过组织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治、白内障复明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假肢装配、低视力矫治、精神病服药、配送辅助器具等业务工作,为残疾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把残疾人的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等工作纳入政府的“民心工程”、“安居工程”、“扶贫计划”中去,落实出台的惠残政策,让残疾人沐浴党的温暖。
四、从突破思想障碍中解放思想,努力抓好“四个创新”
以创新推动发展,在观念、政策、机制和工作模式创新上下功夫、求实效。着力“四个创新”:创新工作思路,善于把握新形势变化(国际社会关注民生工作,十二五期间加大民生工程的建设机遇),注重研究工作对象特点,不拘一格地大胆工作,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残联工作的创新,体现残联组织优势和特色的都要鼓励、支持、大胆实践。要创新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涵,显示独特的工作作用。创新工作方式,要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吸收民营资本,协调部门力量形成优势资源为残疾事业发展注入动力。创新工作机制,转变残疾人事业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强化科学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努力形成县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牵头,部门参与的残疾人工作运行机制,增强残疾人事业的生命力,使残联不断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
(竹山县政协 陈国 陈建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