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大别山”的要求,坚持促发展、惠民生、复生态发展思路,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成效明显。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别山试验区依然存在发展不快、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融合发展程度不高、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整体而言,大别山试验区的经济规模、实力、机制、效益,与其他县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政策扶持力度有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省委对大别山试验区出台了倾斜支持政策,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部分省直部门用已有普惠政策替代专项扶持政策,对试验区县市的实际投入增加不多;项目资金比较零星分散,县市级层面在项目申报、资金整合上没有自主权,资金整合难以操作到位,不能根据实际工作有效集中财力。三是融合发展不够,市场化办法不多。试验区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旅游经济发展、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等融合不够,叠加效益不高。四是思想解放不够,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大别山试验区集革命老区、山区、贫困区于一体,经济上较为贫困落后,人们的思想解放仍然不够,市场化的办法不多,更多还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在工作推进中统筹协作力度不大,缺乏有效地联动机制和落实督办机制,进展不平衡,影响了试验区整体推进。
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我市大别山试验区发展思路
一是继续坚持省委提出的“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发展思路。红色是资源,绿色是特色,发展是方向,富裕是目的。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突出大别山试验区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绿色是大别山试验区的特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在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目标定位上,应当响亮提出“生态文明示范区、美丽中国样板间”的奋斗目标,把大别山试验区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区,走在全国的前列。三是坚持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出一种绿色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大别山试验区要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条件下,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绿色发展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要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做文章,不断提升环境效益,不断提升居住质量,通过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进一步扩大大别山试验区融合发展成效
一是把试验区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建议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预算中安排生态补偿资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把试验区的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融合。编制大别山试验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重点景区开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项目等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三是把试验区的建设与精准扶贫融合。以推进责任落实和项目落地为抓手,协调推进大别山试验区连片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四是把试验区的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融合。加快县级城市建设,突破性发展小城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小区集中。同时加大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修复和申报力度。
(三)进一步加大推进大别山试验区工作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力量。调整和充实大别山试验区领导小组,明确一名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力量。二是进一步落实办公室职责。大别山试验区范围内的各县市区要按照统一要求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充实人员,保障经费,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督办检查和沟通协调。三是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省直部门单位将支持大别山试验区县市的项目资金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切块单列,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取消地方配套等附属条件,打捆集中投入资金,让县一级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打捆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使用好政策性资金,使资金运用更具活力,资金效益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