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美丽乡村建设当务之急要综合治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

2017-04-19 17:27:14  
字体大小:【

 

    随着新一轮中央扶贫开发暨脱贫攻坚战略的推动,历史悠久的畜禽养殖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由于小规模养殖场和零散养殖户个数多,养殖面源污染大,综合治理滞后,不仅影响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还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新标准的提高。据调查研究,农村养殖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养殖业主环保意识差。农村小规模养殖场大多数是家庭经营模式,把圈舍建在房前屋后,对粪便处理考虑较少,畜禽粪便直通河道沟塘。二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水平低。非规模化畜禽养殖“门槛”不高,使分散化养殖牛、羊、鸡、鸭、鹅等总量有增无减,导致乡村畜禽粪便、污水到处都是,不仅难收集、难处理,就近还利用不了,还田不仅费力还费时。三是治理费用过高。在农村推广畜—沼—肥等养殖新模式缓慢,再加上畜禽粪污综合处理设施资金投入较大,运行费用较高,使不少综合处理设施设备难以正常运转。四是执法监管有难度。环保部门依法处理生猪(肉牛、山羊、禽类)存栏500头(只)以上的养殖场,且处罚标准偏高,但是对于面广户多又低于500头(只)的小规模养殖户没有处罚标准,不能有效制止和打击其不环保的行为。

 

    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走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推动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是根本之策。建议对策措施如下:

 

    一、源头控制。按照“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的要求,科学确定养殖场地的地点、总量、品种和规模,加快推动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方案的落实力度,严守禁养区划分红线、有序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户,逐步消减限养区畜禽存量,科学布局在适养区建设养殖场。新建和改扩建规模的养殖场,应严格执行环保准入“门槛”,做到养殖场建设和环保达标建设三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运行)同步。对大、中、小型畜禽养殖,分门别类提出污染控制细化要求,重点解决目前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罚难的问题。

 

    二、综合施策。争取项目扶持和企业融资建设集中式畜禽粪便处理中心,探索建立“农户蓄积、专业处理、公司收购、综合利用”的模式,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定期将粪污输运到田头调节池,后又将粪肥喷洒到农田。逐步增加规模化畜禽粪便治理工程、沼气工程和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补助资金项目,将养殖污染治理作为专项工作进行实施。研究制定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以奖代补”政策,对治污成效突出、示范推广作用明显的业主,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

 

    三、技术引领。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服务力度,把畜禽粪污治理技术作为新型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报纸、专栏、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组织开展综合治理畜禽粪污技术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环保意识,使治污行动成为广大养殖户的自觉行为。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粪便综合利用。

 

    四、长效监管。认真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强化对已建规模养殖场的排污日常监管力度,对有乱堆乱放畜禽粪肥和直排行为的养殖户,依法予以查处,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对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目标、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养殖户,责令限期治理并处罚款。

 

             (竹溪县政协  吴晓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