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在我国是特供商品,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唯一实行计划种植的经济作物,也是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后,唯一保留农业税的农产品。烟叶产业发展二十年多来,为各级地方政府作出了大量的税收贡献,也促使了一大批种烟农户走上了致富和脱贫的道路。然而近年来,烟农种烟积极性低迷,种烟面积越来越少,烟叶产量和烟叶收入逐年下降,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宁愿不当村书记、村干部,也不再种烟了”的现象,烟叶产业规模急剧萎缩。以襄阳市为例,全市第一大产区的保康县已由“十二五”期间2个基地单元每年10万担以上的产量,锐减到目前不足9万担;枣阳市1个基地单元现年产量已不足1万担;襄州区今年仅仅只保留了种烟县(市、区)的资格,规模只在千亩左右;南漳县虽然作为全市的烟叶主产区,而实际只栽植了1.4万亩左右,达到今年3万担的计划产量很难保证。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行业内部反复强调“双控”政策和纪律,在基层没有任何调控余地,有的地方想发展确没有计划、没有合同,在种苗及物资采购供应上更是没有保障,种烟面积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二是行业内部形成了买方市场,收购的眼光相当苛刻,国家发改委批复的42个烤烟等级,订单收购不到10个,烟叶企业根据自己的配方只要“中颗烟”,使烟叶亩产往往只有200斤左右,效益只有3000多元,与其它农作物相比已没有明显优势。另外,烟叶企业还喜欢搞种植技术上的“一刀切”,往往是增本不增效,烟农面临着投入大、风险多,不敢种、不愿种、不会种的局面。三是收购站点整合后造成卖烟难,按行业规定,5000担规模的地方才设站,一个种烟乡镇最多设1—2个收购点,种植规模较小乡镇均撤掉了烟站,使许多烟农要到其他乡镇出售,路途远、损耗大,费工费时不划算。
事实上,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对烟叶生产高度重视,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扶持政策,甚至用钱用物用项目在推动烟叶产业。同时,烟叶生产也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服务最到位的产业,从产前统一供种、统一供物资、统一技术指导,到产中有部分保险、有防雹增雨作业,再到产后实行合同收购等系列措施,从产业扶持的政策层面来说,还是很有利于发展的,但其对于烟农来说,最终的产出效益不能与投工投劳投资形成正比,在基层推行烟叶种植相当困难,烟叶产业在现阶段已经不再是基层政府财政增收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产业。
为此建议:
一、把烟叶产业全面推向市场,不再实行计划模式进行生产和收购的安排,让其与其它产业一样,烟叶的种植与收购完全由种烟农户与烟草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自行决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并完全可以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合同约定和承诺服务,市场风险由企业和农户共同承担,基层政府不再干预,烟叶产业才可能回归到应有的状态。
二、改革现有烟叶税收的分成体制,县级政府不再将烟叶税收与乡镇财政体制挂钩,把自主权交与乡镇政府,让乡镇政府在发展产业上可以更加做到因地制宜,在服务群众脱贫致富上发挥更大的自主权。
(南漳县政协 张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