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辛亥百年张良庙前忆祖父向岩

2014-09-15 21:48:21  
字体大小:【

 

向虎雏


    辛亥百年,实地寻觅家祖父护法战争时在陕南秦岭深处的战斗足迹,是对他老人家的最好纪念,拜谒张良庙则是途中计划外增加的项目。口子头役,祖父右腿中弹负伤不下火线,仗剑麾师,所向披靡,战宝鸡、击马营、攻大散关、破红花堡、克草凉驿、夺白石铺,长驱500里于1920年5月6日在山河秀美的凤县生擒北洋陕南镇守使、陆军15混成旅旅长管金聚。祖父念其系先贤管仲的后人乃义释之,此举倍受世人称颂。祖父时任护法靖国军第八军参谋长,与军长叶荃(字香石)情同手足,率部从云南北上,经黔湘鄂川陇应邀援陕,共商攻打西安讨伐陈树藩大计,管却趁混战之际渔人得利侵占宝鸡,故歼灭之。其实,管金聚是可以逃匿的,但这个土皇帝拥兵万余,为控制军心,大搞个人崇拜,要求部属人人必须佩戴印有他本人头像的徽章。凤县溃败,管化装欲逃遁被抓获,自称是行医的郎中。祖父摘下其士兵胸前的徽章一经比对,管的庐山真面目暴露无遗,只好束手就擒,成为史上“徽章误事”的笑柄。
    凤县殷勤的店老板告诉我,邻县留坝有座张良庙,管金聚在庙里按帝王御碑的规格立了块“英雄神仙”大碑,成为镇庙之石,连周总理都去看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坝张良庙,学名汉张留侯祠,面巴蜀而背秦川,有九座院落,屋宇156间,是祭祀汉高祖刘邦开国谋士张良的祠庙。走进庙内,游客簇拥着一块普通黑碑听导游高声讲解,原来碑上署名刻着“陆军少将旅长冯玉祥”,看来冯当年是很在意“少将”这个军衔的。冯是16旅旅长,和15旅旅长管金聚交往颇深,曾密签《管冯军事协定》,打算一起公开支持孙中山。拾级步入北花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3.5米、宽近0.9米花岗岩碑。碑冠镂雕二龙戏珠,上面赫然刻着“英雄神仙”四个颜体大字,署名:陕南镇守使管金聚敬书,时在己未仲秋。算起来,管树此碑到被祖父生擒不足一年时间。1940年5月,周总理从延安返重庆途经汉中参观张良庙,肃立在“英雄神仙”碑前说:中国历史发展少不了张良、萧何、韩信这些英向雄人物,今后也需要这些英雄人物,但不要神仙。管金聚推崇张良为“英雄神仙”,唱椎秦建汉英雄开国事业,羡急流勇退神仙隐居生活。管被祖父释放后,冯玉祥跑到宝鸡鼓动他东山再起,但管无意恋栈江湖,遂将残部送给冯,也退隐到开封吃斋念经做寓公,1927年去世。
    我伫立在张良庙“英雄神仙”碑前,思绪万千,眼前浮现祖父90年前捉放管金聚的画面,只是他革命生涯中的一小片段。著名辛亥革命史学家贺觉非对祖父这样评价:“就其一生言行看来,真如金刚化身,反清、反袁、护法、北伐,以及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抨击蒋介石政权等,非有卓识大勇,安能如此。”


负笈东瀛  加入同盟会


    祖父向岩(1872——1959),曾用名寿荫,字少蒨,佛名音深,湖北汉川田二河人。出身耕读世家,5岁丧母,赖其祖母鞠养长大后,执教乡邑,传道授业。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慈禧还无耻献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祖父目睹清廷腐朽,列强横行,毅然投笔从戎,在曾祖父向纯金的竭力支持下,1905年10月东渡扶桑,入东斌陆军学堂专攻兵科。他担任该校学生同志会会长,次年由余剑斋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此时全球同盟会员仅963人,其中东京同盟会员就占863人。
     100多年前,祖父从日本发回的家书现存51封。他在1906年6月1日家信中记录着见到明治天皇和参观靖国神社的愤慨:4月30日全校师生从东斌学堂所在地麻布区笄町79番地列队前往青山练兵场参观天皇阅兵式,受阅部队5万之众。“天皇乘马车衣戎服,面目微黑而瘦,与其画像不同”,因其车无帷幄,对这位创造“明治维新”奇迹的异国君主的尊容倒也看得清楚明白。5月初,天皇又在靖国神社例祭战亡军士,祭前数日“命人将柏叶缚为半球形,上树红日之旗,以电灯为经纬线,隐寓东亚霸主之意”。神社内以甲午海战掠夺中国之物最多,还有一块李鸿章书写“海军公所”四个字的匾额……予观之“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复仇之念勃然而起!”
    1906年(丙午)湘赣一带洪水肆虐,哀鸿遍野,米价飞涨,民不聊生,出现“十八、九,二十岁成人之女以八斗麦易之”的惨事。岁末,祖父在家信中通报全国灾情且明告“革命党已占领湘潭、醴陵、浏阳三县,长沙正在围攻中”,其“檄文明书不侵犯百姓,不仇杀外教”。望父老乡亲“切勿无端惊恐,以为将有兵燹之厄也。”这就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萍浏醴武装起义。此时,祖父预科毕业正在办理本科入学手续,孙中山亲自派朱子龙、梁钟汉、胡瑛速回国在武汉策应这次起义。结果遭清政府镇压,朱、梁、胡及刘静庵等九志士被捕,史称“丙午党狱案”。刘静庵大义凛然声明我就是革命党人刘静庵,但宁受1400鞭酷刑,也绝不承认是奸人郭尧阶为骗领500两赏银,指鹿为马为张之洞悬赏通缉的会首刘家运,誓死捍卫着人格尊严,被誉为“辛亥耶稣”。小时候,在祖父带引下,我曾有幸见到此案中解放后健在的三位老人——张难先、殷子恒、梁钟汉。特别是殷老,他是我儿时起就敬仰的老前辈。殷老和他的舅父吴贡三老先生是湖北黄冈地区最早最纯粹的革命党人,曾影响过李四光及其父亲李卓侯两代人。李卓侯同他交往密切,还帮其鸠译书舍印刷的反清小册子润过色。殷老和他的舅父被捕后,李卓侯因受牵连逃往南京避祸多年。李卓侯同情革命党,在李四光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火种。殷老从乡下带出来的13岁侄儿殷海光,后来成为台湾自由主义的开山人物与启蒙大师,被李敖称为“五四之后中国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他在吊自立军首领、庚子先烈唐才常诗中写到:


天地虽宽不载君,任流赤血洗乾坤。
同胞同吊同声哭,何处招回爱国魂。


    即使盛夏酷暑,殷老腰部也缠着厚厚的绑带,那是丙午年坐牢时逼他证明刘静庵就是刘家运使用“弸子”刑落下的伤,他是“丙午党狱案”活着出狱的受刑最重者。辛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后,殷老即远离政治,献身宗教。
    1907年12月,祖父送同乡好友冯亚佛、陈克钦赴南洋为同盟会筹措经费,赠诗中曰:“眼底无王侯,胸中有乾坤,今朝飞轮去,万里天南天。”冯亚佛抵爪哇末且达,回赠《寄怀东京向少蒨》,表达驱除鞑虏捉单于的共同决心。


皇冠缟履素襟裾,且把寄愁托鲤鱼。
报国欲提三尺剑,思君只有数行书。
阶前蹀躞虫吟后,客里凄凉月上初。
翘首中原同怅惘,几时报道捉单于。


   但友人李寿萱留学毕业先期回国,作诗索和,流露苦闷消沉情绪:“潦倒名场复二年,抚心自问亦怆然。始信人生如幻泡,却从海外证因缘。诸君各有千秋业,贱子竟无一字传。回首故园秋色老,蓼红苇白断肠天。”祖父唱和一曲《炼石补天》,雄放高昂,自誓以身许国。


男儿生已卅余年,未复国仇心欲燃。
雌月无光力可挽,雄峰之顶藤能缘。
拼将马革吾尸裹,笑和虫吟君耳传。
请急还山炼白石,待同磨斧补苍天。


喋血辛亥著《新中华民国》


    1908年8月中旬祖父学成回国,曾祖父终归等不及享用他从日本买回的“八十光”老花镜与世长辞了。祖父怀着悲痛和内疚的心情办完丧事就投入湖北新军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事泄,避走四川。祖父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任教官兼督练公所一等科员,邂逅梁钟汉之六弟梁耀汉(又名梁栋)。梁家是汉川马口极具太平军传奇色彩、富甲一方的大户,殷子恒在黄州的鸠译书舍印刷反清宣传品时,梁家慷慨出资,赞助颇多。由于“丙午案”抄出梁耀汉与刘静庵、孙中山派来考察的法国人欧几罗拍摄的照片,清政府认为梁耀汉是最危险的主犯。梁耀汉虽然逃离湖北,但梁家连抄五次,财产洗劫一空。此次,祖父和梁耀汉四川相逢,联手深入四川新军宣传革命,运动官兵举事。《中华民国公报》辛亥10月12日载:四川都督蒲殿俊、副都督朱庆澜电鄂军政府,“此次川军起义,早由新军梁栋、向少蒨运动成熟。”是时,祖父任川南宣抚使,他发布《谕巴蜀檄》,先列清廷劣政,再述起义形势,最后谓:“本部长客于西土,纠合精英,冶铸国魂,满族及汉军安心归化者,军政府一视同仁。”对分化川南官吏军队,安抚百姓发挥很大作用。
    武昌首义后,湖北派人接祖父、梁耀汉回汉。为此,钟祥籍革命党人赵鹏飞特作《欢迎向岩先生》诗记之:


清风飒飒柳深深,士女争看大旆临。
万叠青山生佛面,一江白水故人心。
雄兵出峡空天地,豪气千霄无古今。
手举太阿光似月,沉潭定可老龙擒。


    归途中,梁耀汉立于船头,行至奉节,忽被乱兵流弹所害。身没名存,夔郡从兹留异迹;功高祸烈,岷江犹作不平鸣。1912年,祖父回汉即任新成立的鄂军第八师参谋长,师长也是“丙午案”九志士之一的季雨霖,季雨霖于阳夏鏖战之际,临危受命,以安襄郧荆招讨使的名义,在张难先等帮助下,历时三个月沿途征编地方武装组建了该师。祖父有鉴于辛亥首义牺牲惨烈,发起公祭,并致电中央稽勋局湖北调查会,为湖北先烈刘静庵、梁耀汉等请卹。在首义周年祭辛亥烈士会上,祖父说:“吾为诸烈士悲,又为诸烈士幸,吾为生者幸,又不禁为生者悲”。“揽权窃位者流,又复淫刑以逞,不恤舆论,吾恐幸存之身,不被戳于党祸,即见枉于非法”。
    民国肇始,乱象丛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施展反革命两面手法,挟制清帝退位,孙中山妥协,不足三个月就让出临时大总统职务。1912年3月,袁窃取临时大总统,在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又不惜出卖主权,以盐税作抵押,向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孙中山才发动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是年,祖父赴南京任江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与师长王宪章原属旧好,相得甚欢。祖父运用巧妙战术,大败敌军于雨花台,袁世凯的骁将雷震春凫水落荒而逃。祖父于戎马倥偬间,上下苦求索,写就《新中华民国》,1913年由南京印刷局印行出版发行。《新中华民国》旗帜鲜明反对袁世凯:“中华民国者,犹胎产初堕地呱呱而泣之小儿也,袁氏、黎氏非其生母,故不爱惜之,又安能望其乳养之,长成之!”当时,中国共产党没有诞生,连俄国十月革命都没爆发,祖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根据“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朴素思想,在《自请为公仆之通知书》中,自荐当总统,称:“若以岩为大总统,亦期之以十年,民国可必富,民国可必强,民国之风俗可必其淳美。”为表白自己的心迹又说:“岩之发为此言,非欣慕大总统之威荣,不过欲聊假斯位以行其素志耳。民国苟已治,岩视弃大总统犹弃敝屣也,非敢夸也,自信力然也。岩果身为大总统十年,而不克实践其言,岩之肉甘缕切为全国人食也。”从而遭到袁世凯的通缉和迫害。祖父在《丙辰除夕述怀百韻》诗中记载袁世凯1914甲寅年对他的追杀:“甲寅八月初,亭午日移晷。贼谋密擒予,罦罿正離雉。居然脱漏飞,衔予天凰嘴。”1918年祖父在《哭(胤)母文》中通过母子对话,再次回忆袁世凯对他的迫害:犹忆甲寅八月,男患创初起脱险出走之前一日,阿母杖竹伛行而问男曰:“儿患处愈乎?贼袁氏不踪迹儿乎?”男谨答曰:“母,儿愈矣,贼袁氏谅不释然于儿矣。”民国来了,中国人还不习惯过没有皇帝的生活。有人估计,当时知道民主、自由、共和为何物者,“千万之一比例耳”。学者们认为,祖父自荐当总统是一缕清新的社会文化生态气象。父亲向刚却根据祖父书中一句“此书去岁曾经付梓,被多数友人挠阻,未克刊布”,想起了马克思1875年写《哥达纲领批判》最后用的那句话:“我已经说了,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祖父在书中最后附《哀中华民国》诗一首:


独登帕米尔,矫首时东望。
衰象古国古,长蛇强邻强。
河海千年塞,伊蒙万里荒。
喧啾失母鸟,孤骞来凤凰。


    这本大红封面的《新中华民国》,我家原有很多本,全毁于十年浩劫。外甥侯超、谢向强在上海图书馆多次仔细查找,才知此书幸存于世。


斥蒋如龟鳖秘密访延安


    1922年陈炯明武装叛变,孙中山改编入闽的粤军为东路讨贼军,辖三个军,许崇智任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祖父任第二军指挥部参谋长。与此同时,蒋介石、冯亚佛分别担任总司令部的参谋长,秘书长。这是祖父唯一一次与蒋介石共事,果然发现蒋身上旧上海滩上的不良习气,联想当年蒋伙同陈其美在上海广慈医院刺死光复会领袖陶成章的卑劣行径,认定此人必成国人祸害,不可深交。而在总司令部与蒋介石朝夕相处的冯亚佛见蒋拉帮结派,独断专行,愤然离去。后来蒋飞黄腾达,冯老夫人感叹,真是先走的赶不上后爬的!儿时,我陪祖父散步常去胭脂路口冯老家中“辛亥沙龙”小坐。冯家临民主路街面的前屋用于修理钟表,后屋专供辛亥老人聚会,一年四季,天天宾客满座,但从未见殷子恒老先生参加过。有一次,老人们谈及当年蒋介石放话“如果亚佛出山,我自有安排”时,我听见冯亚佛老先生斩钉截铁地说:“这辈子饿死也不向姓蒋的低头!”
    受祖父潜移默化影响,大伯向浒1924年春在上海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宣传马列主义,与邓中夏一起被学校开除回汉。经祖父介绍,大伯1925年入广州黄埔军校,邻村书香子弟胡宗墉和四弟胡宗堃都是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向祖父表示要求革命,都一起送进黄埔四期学习。后来,祖父到学校检查三人学习情况,见蒋介石在校内用白竹布拉满条幅,上面写着马列、孙中山的语录,煞有介事。1926年毕业后,大伯分配到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分校,后参加南昌起义,去苏联学习。宗墉分配到韶关国民革命军20师政治部,宗堃则任广州黄埔同学会宣传科副科长。1927年春宗墉到广州看望四弟,蒋介石突然发动“四•一二”政变,4月15日胡氏兄弟在黄埔同学会馆同时被捕,次年4月两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同时杀害于广州“南石头惩戒场”,解放后,均追认为革命烈士。噩耗传回,宗墉的妻儿悲痛欲绝,可怜被胡汉臣嫂称为“四妈”的宗堃未迎娶的媳妇成了“望门寡”。蒋介石屠杀革命青年激起祖父极大愤慨,至此彻底认清其反共本质。
    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沦陷,祖父奋书《忧危论》21篇,痛斥蒋介石如龟如鳖:


        抗之云者,小国对于大邦,遇其暴力之来,抖擞挣扎之辞也。我
    巍巍华夏,际彼蕞尔小邑,僭窃入寇之秋,直斥逐之已耳,诛讨之已
    耳,抗云乎哉!抗且犹不可说,而况不抗乎哉!……其对国人也威
    以猛,其对外人也宽而柔,其对内战也如彼其勇,其对外战也若此其
    怯。待国人之威猛刚于铁,待外人之宽柔软如棉。勇于内战,如熊
    如罴,怯于外战,如龟如鳖。


    1933年,李济深发动抗日反蒋的“闽变”,来信邀祖父速赴福建参加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途中祖父闻事败,乃伪游普陀山并由高僧为其取佛名“音深”。其所著《普陀游记》和相关信函,也毁于文革那场浩劫。几年前,我为建立广东GPS控制网,走遍该省每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去过虎门蒋光鼐二层西式小楼的家,也到过粤西北罗定乡村蔡廷锴中式建筑的故居,他俩都是当年“闽变”时和李济深一起的主要发难者。
    1936年西安事变,在武昌中华大学附中读高中的二伯向仲豹是热血青年,主张杀蒋,为民除害。祖父虽然一辈子瞧不起蒋介石,却不同意杀蒋,因为亲日派的何应钦上台更加祸国殃民。他赞同共产党和平解决事变,联合抗日的正确主张。二伯于是大胆提出:我受不了在蒋管区的精神压抑,要去延安。去延安寻大伯向浒本是祖父多年的心愿,俩人不谋而合,当即答应了二伯的请求,并再三提醒他:此事对祖母绝对保密。次年,祖父以看望自幼同砚,同赴日本求学,长期辅佐杨虎城的匡厚生名义携二伯到西安,再只身一人辗转秘密访问延安。党中央非常重视祖父作为辛亥老人的私人来访,生活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全。有朋自故乡来,不亦悦乎!董必武亲自接待并反复叮嘱炊事员:向岩先生礼佛,是我们湖北的“向菩萨”,炒菜时锅一定要刷洗干净,不能有荤腥。董老告知中央经多方调查落实,向浒于1927年底与刘伯承等一道去了苏联,人还健在的消息,祖父流下欣慰的泪水。董老赞赏祖父再次亲送次子参加革命的举动,指示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迅速接收向仲豹和匡厚生之子匡福华来延安学习。祖父参观抗日军政大学,游览着市容,早在1924年他受孙中山秘密派遣赴榆林时就来过延安,那是一座荒芜的古城。如今看见北平、上海的男女青年历经千辛万苦,汇聚在宝塔山下,延水河旁的蓬勃气象十分喜人。他向董老表示,这次延安之行寻长子又送次子参加八路军,回到湖北后自己还要亲自为国共合作抗日救国大业炼石磨斧补苍天。


古稀请缨赴前线国共团结战倭寇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主要工作应放在战区和敌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方针。避居鄂西的祖父年近古稀,带着“在汉川搞一个国共合作的典型,为全国军民示范”的蓝图决计出山,1939年请缨担纲桑梓战区县长,战斗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鄂豫边区党委认为祖父的到来将使“边区政治形势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转折”,在田二河组织4万群众参加的“拥戴向岩”大会,祖父用高昂声调,慷慨陈词:“抚今昔兮,蹉跎!瞻国事而长吁……今后,惟有追随吾挺公念公及诸大豪杰大名士之后,凤翥鸾翔,龙骧虎步,为吾中华民国最后写一页有声有色有趣有味之光荣史也!”万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边区党委统战部长陶铸赞扬说:“向岩是革命的老前辈,他作汉川的县长,是汉川的光荣!”
    祖父上任伊始,就任命中共天汉工委书记、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生童世光为主管武装保甲的科长;又破除国民政府县兵团不设副职(团长由县长兼任)的规定,特别任命共产党员、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吴师筑为副团长。尔后因吴轻率枪杀混入国民兵团的两名痞子兵,祖父为此非常生气,边区党委另派李先念部第六团政治部主任谢威接任吴的工作,这样从组织上保障了共产党直接指挥国民党军队的合法性。祖父又决定原汉川县直区属8个中队尚剩的300条人枪统一参加新四军整编,创造了在无成建制大部队为依托的条件下,李先念部第四团迅速扩充为拥有千余条人枪的正规部队,为鄂豫边区的武装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称是中国“半个抗战领袖”的陕西籍国民党128师中将师长王劲哉十分不满李先念收编汉川的军队。他遴选800名精兵强将扮成土匪在竹桥敲山震虎企图引出我军主力,再设下口袋吃掉李先念的第四团。结果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被新四军打得落花流水。拥兵3万的王劲哉是连日酋都闻之色变的抗日将军,对竹桥惨败大为光火,他给新四军亲下战书,誓决雌雄。祖父心急如焚,担心国共两军将为此酿成更大军事对抗。边区党委遵循党中央复电“128师师长王劲哉与我方有过合作关系,要以忍让做团结争取工作”的指示,遂请祖父利用与爱国名将杨虎城的友谊出面调解。
    原来王劲哉是杨虎城西北军49旅旅长,1924年直奉交恶时,祖父持孙中山密令赴陕北榆林指导井岳秀、杨虎城谋捣幽燕曹锟、吴佩孚。适逢杨虎城大病卧床不起,特请祖父代其统领远驻各地的部队,此时的王劲哉仅是帐下名不见经传的下层官佐。何况祖父是日本东斌陆军学堂科班出身,文韬武略,能征善战,当年长驱500里生擒管金聚的儒将风采王劲哉有所耳闻。如今他乡遇故人,又在湖北重逢,“孤独”的王劲哉倍觉温馨,故常来书信,时赠礼物,对祖父执弟子礼。根据边区党委的恳请,1940年5月12日祖父致信王劲哉:


    劲公赐鉴:
        慨自芦沟事变至今,日本人之对于我中国,自有人类以来,所不
    忍言,不忍思之残酷,无所不用其极,以绝国人,肝脑齑粉,流血成
    渠。而天汉尤甚,水淹六载,室如悬罄,村里丘墟,虫沙满地,我公闻
    之,应亦同声一哭也。
        ……惊叹天门竹桥发生事变,现我公与此间驻军,不免发生误
    会,历有年所。故人叶香石、杨虎城、匡厚生诸先生与岩情同骨肉,
    其他各地父老昆仲,谊若乡人。关中,即岩之第二故乡也,我公亦
    岩之故乡亲友也。此番误会,至祈我公垂念民众之无辜,本平时胞
    与为怀,有数无类之旨,不咎既往,期有将来,则抗战前途,利赖无穷。
    恃爰冒渎,毋任惶悚。
        专肃敬颂
    钧绥
                                              岩  额手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二日


    这一纸书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同月28日,边区党委统战部长陶铸与组织部长杨学诚又联名给王发出“希以民族革命伟业为重,共策前途”的信函。谈判在田二河镇举行,双方达成各守防区,互通情报,团结抗战的协定。王劲哉撤除了对我军的戒备,一心一意战倭寇,聚精会神打鬼子,128师抗日劲旅的威声大震。祖父与王劲哉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对团结抗战是积极有益的。它调整着国共两党两军的矛盾,缓解和避免新四军主力与128师的正面冲突,为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需要声明的是,父亲向刚1982年6月14日将这组信札作为革命文物捐献给湖北省博物馆正式收藏。武汉女作家池莉却在其中篇小说《预谋殺人》中随心所欲生硬地使用了这件文物,这是违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的。


陶铸赠款筑莽苍庐  史沫特莱战地采访


    祖父出国留学离开家乡后,几十年来一直在外奔走革命,过着四海为家的漂泊生活。他心田慈悲,嫉恶如仇,体恤民瘼,清正廉洁,有人私下偶露忤词毁伤之,张难先当即制止:“向岩乃天地正气,人间元气,应共珍崇。”童世光撰文回忆大革命失败,祖父屈任荆宜施鹤催收专员兼宜昌征收局长,日进银元4万,祖父一文不染,两袖清风。旧社会里,他人若做一日局长,就能垂手万利!此次,祖父英雄暮年回归故里主政抗日,却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得借用胡宗墉烈士家的三片小屋栖身。
    竹桥之争甫息,陶铸去延安出席党的“七大”会议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临行前特莅临我家看望祖父。是日,阳光明媚,桃红柳绿,可陶铸一进门惊叹老人住所低矮狭窄、阴暗潮湿,即嘱陪同的童世光回边区行署提款三千,盖一漂亮小楼供祖父安度晚年。祖父为此楼赋名“莽苍庐”,寄寓他“心事浩荡连广宇”的情怀。陶铸赞扬祖父的爱国主义精神,感谢他对新四军鼎力襄助,并祝老人健康长寿。那年月,生活条件差,祖母只能拿得出清汤面、荷包蛋招待。晚上,尊贵的客人就睡在我家堂屋用草铺就的地上。次日晨,祖父送到村头,对陶铸说:“慢慢走,慢走!”祖母说:“哦!他就是陶先生,真像个斯文秀才师爷哩!”
    陶铸赴延安途径陕南,也参观了张良庙并赋诗《过留坝谒留侯庙》:


停车闲步瞻遗容,
敢效亡秦抒所衷。
遥望延城光万丈,
轮声欲起夕阳红。


    陶铸一定见过“英雄神仙”那块醒目大碑,但不一定知道祖父20年前在这里捉放树碑人管金聚的故事。
    父亲向刚当年有篇美文记述着“筑庐”的故事:


    ……而吾鄂豫边区副指麾陶铸任淘先生适以指麾军队路过寓
庐,吾父邀其小憩,相与叙欢,天渐晚乃止宿焉。陶叹所居湫隘已
甚,吾父笑曰:吾乡十年八水,田售不出,小儿女辈学膳诸金催缴颇
甚,遂撤旧庐以价之,此盖寄居友朋家中耳。陶怃然,翌晨遣县府一
科童科长往诣边区行署提款三仟圆,嘱迅料理代造一屋为吾父半生
革命之纪念。吾父坚辞弗许,陶强置而去。未几,吾母鸠工庀材,于
莽苍庐之故址,复构斯庐,历时二月余乃成。
    斯庐也,不琢不饰,求足蔽燥湿寒暑而已。绕庐而望,翠竹婀娜
兮三两竿,怪石揭蘖兮拿虎豸。涤平场击剑,驰浅草调驹,临清溪垂
钓,拓荒野樵苏。妙湛寂兮父跏趺,焚香檀兮母礼佛,音琳琅兮吾诵
经史百家之书,天真烂漫有吾雏弟兮,独自弯弓驸矢射杀狾犬与孽
狐,此庐内外吾家之乐也!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进步女作家,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1940年春,她来到硝烟弥漫的大别山,应“妳70岁的朋友——向岩”邀请,冒雨赴田二河对中国战区作最后一次的告别战地采访,受到祖父热情款待。史沫特莱检阅着由谢威副团长指挥,经过军事整训和整治改造后,由我党掌握,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汉川国民军团。晚上,童世光送给她缴获的日军香烟,她边吸边谢:“战利品,很好,谢谢!”童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外文系,操起久未使用的英语与她彻夜长谈。他从祖父鼎力支持我党抗日救国和怒斥日寇诱降的民族气节介绍到村民直选乡、保长,建立自卫队,发展“抗日十人团”,真正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民抗战……英语中偶夹少许中文。次日,祖父为这位国际友人举行宴会,欢迎词中引用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童不知如何翻译卡了壳,随后声唱道: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人们报以热烈掌声。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书中这样描写着祖父:

    三月中旬,我在敌后作了最后的一次旅行,穿过湖泊,在倾盆大雨
中去访问年高德勋的老县长向岩。这位老人已经建立了一支非常坚
强的地方武装,尽力用他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我在田二河见到他,
这是座荒凉凄惨的集镇,反复多次被日寇扫荡过。老县长和他的县政
府过着戎马倥偬劳苦勤奋的生活,国民党县政府的车轮还在运转,与
他坚持守土抗战和誓死殉职报国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给我看了一个
名叫丸山的日本军人写来的一封乖巧的劝降信,赞扬老人经世卓识,
学贯古今,皇军佩服五体投地,有请大驾出山,“走马上任”屈长汉川
傀儡政府。……老县长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用一首古体诗,给予轻
蔑傲然的回绝。复函中写道“予万不得已时,杀身成仁,义如泰山
之重,非可苟安己也。”风骨凛然,日寇虽暴,奈何以死惧之?


    史沫特莱被祖父崇高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举起相机,精心为老人拍摄一幅手捧诗卷读书照。感谢陶铸老一辈革命家,历经70个春秋保存下这张珍贵的图片。


涅   槃


    祖父送给新四军300条人枪,真心实意企望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却被国民党政府横加“年老昏庸,勾结共匪”的罪名欲“酌给撤职”。党内个别基层干部片面理解边区党委关于汉川县印是全边区唯一可以掌握的合法斗争“法宝”的精神,让安琳生等人荷枪实弹闯进我家“夺”走县印,造成很坏影响。这显然违背了陶铸关于“向岩是革命的老前辈”,“要尊重老人,在工作中,首先要保证他有职有权”的重要指示,也违反了党的统战政策。襟怀坦荡的老祖父谅解了这群年轻人的鲁莽行为,对共产党依然充满着希望和寄托。可是,国民党却借“夺”印事件攻击共产党首先破坏抗日统一战线,致使革命遭受重大损失。
    1940年农历五月初五,隐藏在128师的汉奸、杀人不眨眼的古鼎新384旅2000余人拂晓突袭田二河。童世光身陷重围,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汉川县政府之印”不能丢,这是边区党委的“法宝”,急将铜质县印藏置竹篮底,上覆盐蛋和粽子,扮成送端午茶的模样向汈汊湖新四军方向撤去。突然从大树上跳下古鼎新布的瞭望哨,很快搜出县印,不由分说押解旅部。童被捕的消息闪电般传开,祖父力排众士绅对刚伤害自己感情“夺”印事件的非议干扰,修书具保,又恐一纸书信施救有误,亲自策马从旅部追到程权五768团。祖父进门就见童五花大绑摁在地面,便先声夺人:“今日端午,敝县备酒,着令童科长接团座过节气。”程见是师长敬重的老县长亲自登门请客吃饭,二话不说松绑放人奉还县印。王劲哉的陕西籍贴身副官、知书达理的房尚志主动迎上前来全程陪护祖父,出入军营时都用身子板紧贴在祖父肩头,祖父困惑不解。事后,祖母说这是房副官在保护你的安全,怕古鼎新向你打黑枪。与此同时,田二河商会陈锐夫会长置酒十余桌,赴宴的人物形形色色,酒桌上随时都能惹发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事端。祖父见童处境险恶,令其持自己的手令以检查民哨为由中途退席。酒过三巡,王劲哉才从沔阳峰口师部下达“就到处决”的命令,但为时已晚,童世光凭着祖父的手令一路畅通无阻逃离虎口。嗜血成性的古鼎新大开杀戒了。端午节置酒“犒劳国军”的陈锐夫,因秘密护送陶铸赴延安事被告发,古以开会为名将其拘捕,次日晨,共产党的忠诚朋友陈锐夫先生被枪杀在竹桥附近的胡家月子河边,陈尸示众三天,年仅30岁。一起遇难的还有共产党员张怀宽、杨荣树等同志。古放火焚烧成片民房,严禁老百姓进村救火,人们无家可归,田二河镇一片白色恐怖。县政府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不得不作战略退却,被迫离开田二河。至此,以祖父为县长的县政府宣告结束,这就是鄂豫边区史上的“田二河事变”。
    敌人的屠杀阻挡不住人民抗日救国的滚滚洪流,反而加速了天汉抗日根据地建设的进程。“七•七”事变三周年之际,原县政府爱国人士和全县65%乡的代表汇聚汈汊湖畔,公推德高望重、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委员的祖父为参议长。参议会选举产生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政权——汉川县行政委员会,原县政府科长、中共天汉工委书记、虎口逃生的童世光任主席,使用的仍是那颗视为“法宝”的“汉川县政府之印”铜质县印。凤凰涅槃,实现了祖父的国民党县政府向共产党行政委员会新政权的嬗变。
    辛亥百年,岁月如歌,在华中抗战史上由辛亥革命老人向岩先生襄助的天汉抗日根据地,曾经是鄂豫边区抗战斗争的战略支撑点、战斗桥头堡、给养的生命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转自《湖北文史》总第九十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