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一书从自然长江讲到人文长江,从古代长江讲到现代长江,以开阔的时空跨度、宏大的思考、详实的史料,呈现了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长江文明画卷。作为生在长江边、饮着长江水长大的湖北儿女,我为之动容、为之感慨:自古以来,长江流域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江文明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缩影。从书中我深感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韧,体会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
一、在长江文明历史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长江,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孕育着一代代长江儿女,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滋养着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冯天瑜教授在《长江文明》一书中,从地理、历史、文化、生态等多个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长江文明的历史沿革、文化特点和生态环境变迁,让我深刻感受到长江文明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长江流域不仅孕育了成都平原、南阳盆地、长江三角洲等重要的农业经济区,还诞生了分洪减灾、引水灌田、造福万代的千年奇迹都江堰,以及发挥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让我们湖北引以为傲的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三峡大坝。正如李之仪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共饮长江水”,杜甫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首诗,是我们心灵的家园。这些治水理念、文化艺术、科技成果,都是长江母亲河赋予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二、在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体悟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守护一江清水,造福万代子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视察调研,为治理长江开出了治本良方。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可以从长江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看到许多鲜活事例,体现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比如,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丰富,历史上沿江渔民实行临时禁渔制度,让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又如,长江流域的重要农业产业——种茶,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更能保持土壤肥力,利于生态发展。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延续先辈的优良做法,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如书中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恢复长江生态环境,使长江文明持续传承和发展。
三、在践行生态文明行动中扛起推己及人的绿色使命
分享读书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活动,带给我们诗和远方。《长江文明》一书带给我的则是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公民,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每滴水、珍惜每度电,做低碳行动的参与者和践行者。作为政协委员,我们要从我抓起,携手多方资源、联动多方力量,带动身边的群众爱环境、护环境、治环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在社会中蔚然成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开展“我是长江娃”系列绿色教育行动,把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守护好。作为国家能效领跑单位,省三幼持续十年的生态文明行动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我们充分发挥生态三幼绿色领跑效能,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推广好“垃圾分类+爱绿护绿+光盘行动+变废为宝”的“四大行动”。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