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次随性的恩施之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原本想看看恩施旅游开发项目的机会,却在聊天中听到了恩施玉露的名字,想买几斤传说中的恩施玉露未能如愿,而且还没能喝上一口,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当我来到芭蕉侗族乡,看到漫山的茶园,深深吸引了我这个爱茶之人。进一步了解恩施玉露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后,我认定了恩施茶产业的资源优势,一个想法在我脑中浮现,那就是在恩施投资茶产业,复兴恩施玉露品牌。
恩施玉露是中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唯一蒸青针形绿茶,曾远销海外,名扬于世,1965年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各地名优茶普遍开始机械化加工,而恩施玉露特殊的蒸青工艺和复杂的针形制作完全没有机械可以替代人工,导致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且恩施茶企大多靠仿制外地名茶作为原材料输出维持生计,到九十年代除了民间极少量的手工制作,恩施玉露的加工基本停止。
问题已经明朗,那就是必须依靠科技解决加工技术的提升,复原手工制作恩施玉露是第一步。为了恢复几近失传的恩施玉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我遍寻民间手工玉露制茶师,聘请退休教师杨胜伟为公司技术顾问,拜师学艺,并组建制茶团队,终于在2006年春成功制作出首批恩施玉露茶,并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起草并制订了恩施玉露生产湖北省地方标准。2007年,恩施玉露新工艺、新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恩施玉露成为恩施市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同时,经技术攻关,2009年春首次实现了恩施玉露机械化、连续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同年3月,恩施玉露被授予“湖北第一历史名茶”称号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至此,恩施玉露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润邦公司先后荣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茶叶百强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5年,恩施玉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公司生产的“长龄1299”恩施玉露茶成为东湖茶叙国事活动用茶。2019年,润邦公司成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绿茶类独家供应商。2021年,我的专作《恩施玉露复兴之路》出版发行,公司“芭蕉”品牌茶叶入选“中国茶品牌金芽奖榜中榜30强”。2023年,恩施玉露品牌价值已超过27亿元。
茶产业曾经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如今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我在提案《关于打造千亿元鄂茶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建议》中提出,加快推动“东方茶港”项目建设,打造高规格的武汉茶博会和茶叶主题论坛,加强公共品牌建设管理,推动茶产业链向纵深发展。目前,恩施玉露已经辐射全州茶园面积超过了100万亩,带动了80万茶农增收。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深深懂得恩施玉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如今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已经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从2008年的恩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14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2022年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日益壮大,为恩施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底,我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开工建设恩施玉露博物馆,着力打造茶旅融合新名片,目前已基本建成。
“茶中有故事,你在深沉中发力,擦亮尘封多年的名茶招牌。茶中有技艺,你在传承中创新,赋予古法新的生机。茶中有生民,一枚小小的叶子,托起万千茶农的致富梦想。茶中有世界,恩施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2022年1月21日,省政协表彰100名优秀政协委员,我有幸作为其中之一,这段颁奖词是对我18年来工作的最高褒奖。有人经常说我身上遍布茶烙印,满是玉露香,也有不少人叫我“茶委员”,我对此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