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工作交流

坚持谋事干事成事理念  推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2014-09-15 23:55:39  
字体大小:【

 

 
    近年来,竹溪县政协在省、市政协的指导和县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谋划什么、政协参谋什么,政府推进什么、政协跟进什么”的工作思路,主动谋事,积极干事,努力成事,不断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政协事业呈现出“县委重视、政府支持、社会关注、政协努力、有位有为”的工作局面,多次获得省、市政协表彰,并在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一、主动谋事干事,竭力同心同行
    (一)在勤于谋事中找准政协履职的共鸣点。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政协各项建设的首位,把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支持县委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上,把履职的着力点放在协助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的实施上,把服务的着重点放在关注和改善民生上,竭力做到与县委、县政府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一、工作上同步、发展上同力。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坚决服从县委安排,工作不分一线二线,任务不计份内份外,参与重要中心工作,承担阶段性中心任务,联系乡镇和企业,协抓主导产业,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做到经济繁荣我繁荣,社会发展我发展。

    (二)在善于谋事中寻求政协履职的契合点。坚持把政协工作提升到全县工作大局中来考虑、来把握、来推进,重点谋划跨越发展之事、民生改善之事、和谐稳定之事。为提高资政建言质量,竹溪县政协按照“树立大志向,发挥大智慧,谋划大手笔,当好大参谋”的工作思路,科学选择课题,组建精干团队,精心组织准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协商论证,严把质量关口,打造精品力作。在组建调研专班时,坚持由主席或分管副主席带队,组建由县政协委员、党政部门负责人、社会贤达、知名人士、省市驻县委员、专家学者参与的“1+6”调研团队,形成领导与委员、专题与专家、委员与部门合力攻关的“智囊团”,力求建言建到关键点,协商商到要害处。

    (三)在精于谋事中找到政协履职的切入点。县政协善于用战略的思维考虑大事,用科学的方法谋划大事,用民主的方法协商大事,先后为竹溪县“一主三化”、“一统三分”、“南特北茶”等全局性发展战略贡献智慧,为水电产业呐喊助威,为“百里长廊”建设献计献策,为做强茶叶产业深入调研殚精竭虑,为“回归”工程开花结果呕心沥血,真正体现了政协早“想”、敢“议”、实“干”、真“帮”的特色。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之后,竹溪县政协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采取“主席挂帅、部门配合、委员参与、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方法,深入到乡镇、村组、县直单位实地走访,调研座谈,问计于民,及时向县委、县政府《竹溪对接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对调研报告极为赞赏,县长余世明在报送的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县政协组织的调研非常深入,非常客观,非常细致,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是一个难得的好调研材料。请县政府办、研究室的同志认真学习政协领导调研的作风、方法,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放眼周边,多放眼外界,针对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多建言献策,切实发挥参谋部和智囊团的作用。”

    二、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履职实效
    (一)紧扣县委中心,围绕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始终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通过协商、议政、调研、视察等工作载体,建发展之言,立发展之论,献发展之策。先后就编制竹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发展茶叶和水电产业、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工农对接”、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经过政协常委会会议进行协商讨论,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案,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二)发挥政协优势,围绕跨越发展尽职出力。近五年来,先后组织综合调研18次,开展专题视察30多次,形成了《百里长廊产业建设视察调研报告》、《竹溪县茶叶产业建设调研报告》、《全县推进“工农对接”的调查报告》等视察调研报告30多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的报告23份, 县委办公室印发《领导参考》18期,依据政协视察调研报告转化为《加快推进305省道百里长廊建设的意见》、《加快实施工业强县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决定》等县委、政府文件的8个。

    (三)高度关注民生,围绕和谐发展凝心聚力。坚持把工作重心向听民意、解民愁上延伸,按照“准确定位,把握适度”的原则,重点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选择职业教育、医疗服务、劳动就业保障、食品安全、廉租房建设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组织视察调研活动,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和落实。背街小巷道路硬化、添置路灯、接通自来水,居民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非常满意,得到老百姓的真诚拥护。

    三、创新工作方法,彰显工作特色
    (一)深化协商议政活动。按照“议大事、谋全局、抓重点、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协商议政坚持做到“五有”,即:有协商工作方案,有主席牵头主抓,有专门调研班子,有专题协商活动,有书面协商报告,力求主题突出,准备充分,程序规范,协商意见有助于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形成了“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门委员会议对口协商”的格局,使协商面更加广泛,协商程序更加规范。通过协商议政,提出意见建议,促使县一中迁建工作全面完成,城区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利用;公园广场建成,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促进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大工作部署的决策科学化,县政协常委会将其作为2011年重点协商议题,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县内知名人士广泛协商讨论,提出了“着眼全县工作全局,升华主题教育活动;明确教育活动主旨,细化教育活动安排;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加强成果转化运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县委在全县范围开展“进农家、唱红歌、读经典”活动提供了决策参考。

    (二)探索民主监督形式。先后开展了向县文体局、卫生局、房管局和环保局等单位派驻民主监督员工作,促进了派驻单位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采取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的方式,组织委员以当事人身份,对放心肉、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暗访,掌握真实情况,亲身感受部门工作作风,对暗访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委汇报,向政府通报,促进了部门行政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办事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加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规范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加强农村垃圾综合治理等都是政协开展民主监督促成并取得实效。

    (三)优化提案工作机制。强化办提案就是“办发展、办民生、办和谐、办稳定”的意识,采取特案特办、领导督办、开门办案、带案调研、提案追踪督察、提案续办制、评议提案承办单位等方法,促使廉租房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城区公厕等一批事关发展、民生、和谐的提案得到了很好办理,提案工作做到了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委员满意。

    四、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工作活力
    (一)突出发挥委员作用。坚持主席、副主席带队走访委员制度,向委员所在单位了解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委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乡镇政协联络处、委员活动组工作会议,加强对基层政协工作的联系和指导。组织委员开展学习、考察、调研、督办提案等活动,让委员多知情、知实情,多参政、勤议政,激发委员履职热情。2012年是县九届政协履职的开局之年,县政协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倡导全体委员树立“我为政协增光彩、我为人民办实事”的“双为”思想,广泛开展“1121”活动,即一个委员为人民群众办一件实事,联系一户帮扶对象,两年脱贫致富,每年为竹溪发展提一条好建议。县政协就此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广泛开展“1121”活动的通知》,按照“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全面实施、检查评比”四个阶段,有步骤、有重点的抓好落实。目前,全县209名政协委员正全力投入到“1121”活动中来,有的开展走访慰问,有的开展结对帮扶,有的开展智力扶贫,有的开展科技扶贫,有的开展产业扶贫,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

    (二)拓宽信息宣传渠道。采取定向约谈、走访委员、视察调研、聘请信息员、开展培训交流等方式,使广大政协委员知民情、报民忧,并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将社情民意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领导参阅。近几年,每年专报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社情民意信息都在60多期,基本做到期期有批示、件件有回音。同时,注重向上级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加强农村集镇监管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六盼”等30余条信息被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采用,采用数量位居全市县市区政协前列。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以建设“责任政协、务实政协、和谐政协、创新政协”为目标,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把自身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全面落实中央《意见》和与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上,先后制订、修订了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全体会议规则和提案工作条例等会议制度和《政协竹溪县委员会委员管理办法(试行)》、《政协竹溪县委员会工作制度》、《政协竹溪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等工作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有效推进了政协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竹溪县政协  李章新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