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这一带夜晚就是漆黑一片,晚上出门、回家,心里很不踏实。如今有了这敞亮的路灯,大人、娃子再也不怕晚上摸黑路了,大家都打心眼里高兴!”12月14日,在十堰市郧阳区城关城北社区西茶亭路住了50多年的李大妈对我们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西茶亭坡陡路窄弯多,沿线居住着1200多户、3800多居民。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困难,这儿长期缺少路灯照明,居民夜晚出行困难,读书学生夜晚回家的安全问题成了家长的“负担”。今年9月,杨才华、曾国辉、吕岚等区政协委员进入社区悉知该民情后,立即通过区政协《各界反应》专报至区主要主要领导。当月15日,区委书记孙道军、区长胡先平亲自批示“区五创办、城关镇政府共同研究,务必在20个工作日把光、电两用路灯安装落实到位。”这是郧阳区政协创新委员履职载体,通过“四双”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为摆脱“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尴尬境地,破解乡镇“不单独设立政协联络处”、委员履职无载体与抓手的难题,“实现让委员有个家,达到委员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想说有地方、说了有人听的效果。”郧阳区政协主席焦宗啟毫不掩饰道出了开展“四双”活动的初衷,通过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委员活动组、政协常委联系委员;组织农村委员进乡村、城镇进社区;争当优秀政协委员、争创先进活动组;创一流政协机关、创一流工作业绩这种有效形式,搭建一头联着政府、一头联着百姓这样一座桥梁和平台,让委员在“四双”活动实践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为群众排忧解难代言。
“活动的目的是凝聚委员能量、彰显政协作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为成就预期成效,郧阳区政协建立了活动组、委员履职台账和积分量化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结果通报组织、统战部门和委员单位,同时应用到委员评优和留任劝退的依据。同时,从区域、界别实际出发,把245名政协委员划分组建20个活动组,通过示范点建设推动、联络指导、持续督导和《“四双”动态》促动,激发了各活动组和委员自觉活动、主动履职的热情,或进村入户、走街串巷,办好事、办实事,或宣讲政策、释疑解惑,真真切切地把履职活动融入到为政府分忧建言、为民众群众服务之中。鲍峡活动组成立“委员之家”,结合精准扶贫、灾后重建等工作,在组织委员走访慰问贫困户、受灾户的同时,还围绕易地搬迁和灾后重建等问题展开调研,向地方政府和区政协提交了“让搬迁与发展共济互补”、“以产业发展‘扶’农民走上致富路”等建议。大柳活动组将委员履职内容、照片、手机号码制作成标牌,公示到村,方便群众“有话想说”能及时联系;还围绕“五彩大柳·味道之乡”主题,调研并提出了《关于转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调研报告》,建议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大景区上下功夫的同时,要利用好区域旅游、中药材等特有的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宣教工委活动组围绕“倡导全民阅读、怎么读书”“文物保护与利用”组织开展走进图书馆、文物现场建言献策。区委工委活动组多次组织委员深入到中岭社区,与社区干部、物业、居民共议社会管理等话题,撰写了《物业费收、缴矛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和《群众期盼医保卡异地药店购药》、《社区文化亟待丰富》等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矛盾的化解、愿望的实现,赢得了居民的如潮赞扬。
随着活动的纵深推进,各活动组、委员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等优势,积极参与信访的矛盾化解,动员和发动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投身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参与送教、送医、送科技、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先后帮扶群众147户,办好事实事1180件(次),捐款捐物14万多元,协助消化各类矛盾760多个,开展“爱心助学扶贫帮困”公益活动,募集资金232.85万元,帮助691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
领导也是委员,不当活动开展的“看客”。区政协新老主席、副主席坚持“不分一线二线,不分份内份外”,主动向区委、区政府请缨,在分别担负起文化旅游、孤山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任务的同时,先后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农产品展销推介、抗灾救灾、河长制管理、后进村整顿、社会维稳等重点工作,帮助机关帮扶村筹集建设资金45万元、落实富民支柱产业项目2个、打通断头路2公里。为助推郧阳“旅游兴区”战略、丹江河流域战区精准脱贫实施和行政效能提升,主席成员放弃节假日,通过带队深入乡镇、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先后向区委、区政府报送调研报告5篇,为区委决策提供了依据。
“四双”活动自6月8日开展以来,郧阳区政协、活动组委员累计献言建策86条、报送调研报告34篇、督办提案131多件、反馈社情民意信息28条,都通先后报区委、区政府领导及相关单位参阅,有的建议已被党政领导签批落实。
(十堰市郧阳区政协 陈新才、王贤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