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第十三届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定于11月9日—10日在武汉召开,围绕“推进品牌强省建设”协商议政。据悉,3月17日,省委主要领导在省委常委会会议上对品牌建设工作作出明确安排。省政协高度重视,决定增开一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组织专题研究和深入建言。本次会议从交题领题、统筹安排,到组织承办、调研论证,再到会务筹备、服务保障,历时7个多月。11月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辉采访了具体承办本次会议的专委会负责人——省政协常委、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董永祥,以及参与调研活动的省政协委员程丞,请他们谈一谈如何聚焦品牌强省建设摸清“真情况”、商出“金点子”。
记者:董主任,您好!本周四即将召开的省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将围绕“推进品牌强省建设”协商议政。您认为,我省将品牌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什么重要意义?
董永祥: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者和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明确要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品牌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作出重大部署。新时代新征程对中国品牌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自身优势,倾力打造一批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水准的中国品牌,加快建设品牌强国,这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殷殷嘱托的生动实践,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省委、省政府立足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把质量品牌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把“振兴湖北制造、叫响湖北品牌”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要战略强力推进实施,湖北品牌发展从奏响序曲到谱写华章,经历了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当前,省级、国家级梯次进位的品牌体系已经形成,湖北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创新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同上海、广东等品牌强省(市)相比,我省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这是一个短板。建设品牌强省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好的重大问题。今年3月17日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点题交题,省政协决定增开一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品牌强省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的充分信任,是湖北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董主任,据了解,您所在的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具体承办这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协商议政任务。接受任务后,您进行了哪些思考和谋划?
董永祥:省政协高度重视这次协商议政活动。作为具体承办的委员会,我认为,至少要回答好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高质量回应省委关切,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履责尽责;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展现政协担当、政协作为;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广大委员和他们所联系的界别群众,广泛凝聚起同频共振、同题共答的强大合力。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是深学细悟、知情明政。我们开展了立体式、拉网式学习。一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品牌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品牌建设的政策文件,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通过深入学习,我们深刻领悟到推进品牌建设就是“国之大者”,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之重者”。二是深化省情认识,我们走访了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进行面对面交流,全面分析形势,准确研判机遇,把困难问题找准、把办法建议提实,切实为品牌强省这个“省之要事”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三是深入了解国际国内品牌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加强与省属高校合作借智借脑,全面梳理国际国内品牌建设的经典案例,从中探析成功的启示与失败的教训。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市场主体和社会大众对我省品牌建设的需求、意愿和建议,努力提高协商议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方面是深入调研、强化论证。我们在全面掌握品牌建设工作基础上,提出了7个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制定调研工作方案,推动调研课题成体系、承办主体广覆盖。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同,积极调动各方力量,统筹省政协各专委会、各界别工作小组,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市州政协组织,围绕推进品牌强省这个中心,聚焦本行业本领域,用足本地资源,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委工委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专题调研、1次学习考察活动,已经形成62篇调研报告。这些报告有省政协专委会的建议,有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对策;有界别的声音,有各市县政协协同联动的成果;有政协委员的调研所得,有专家学者的独特见解;内容丰富、代表性强、参考性强。
第三方面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我们发现,品牌已成为老百姓口中的高频词,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代名词。湖北品牌烙印了荆楚文化,见证了奋进历程。推进品牌强省建设从量到质的飞跃、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力量,拧成一股绳、聚成一团火。在思考谋划协商议政工作的同时,我们牢牢把握政协性质定位,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以调研促宣传、以建言聚共识、以共识汇同心,积极引导全省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品牌强省建设中来,为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湖北品牌凝心聚力、献计出力。
记者:程丞委员,您好!请问您在参与调研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深刻的体会?
程丞:这次到襄阳参与调研,我们访企业、进车间,听一家家企业的奋斗故事,品一个个品牌的发展历程。我感到品牌就是力量,有品牌才有竞争力,有品牌才能行稳致远;感到我们的党委、政府、政协始终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但是我们发现“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些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还有待提升,品牌培育还有一些不足。
记者:您作为文化艺术界的政协委员,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品牌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程丞:在调研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我作为文化艺术界的一线委员,如何在品牌强省建设中贡献绵薄之力呢?如何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湖北文化事业上发出星火之光呢?我想,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内容生产上要有硬核产品。作为黄梅戏剧团的负责人,要始终坚持“三并举”的创作理念,坚持作品立团、守正创新,不断提升鄂派黄梅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在演出推广上要有演艺品牌。我所在的省戏曲艺术剧院,以永芳剧院为平台,长年开展惠民演出,呈现了天天有演出、月月有大戏、年年有经典的“永芳现象”。经人民日报推广后,已成为全国兄弟院团竞相学习的演艺品牌。我们自己要精进业务、扩大影响,让黄梅戏经久传唱。
三是在对外交流上要有中国名片。我所在演艺集团的编钟国乐团先后4次随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大外事活动,足迹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张文化名片。11月2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新闻文化参赞费曼舒女士等现场观摩了黄梅戏《女国医》排练,并就交流演出、项目合作交换了意见。我们要用好平台载体,优化品牌发展环境,为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加快国际传播交流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