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据初步统计,武汉全市在社区(村)服务的志愿者有5万人左右。他们活跃在全市的1000多个社区,参与了医疗救护、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心理援助、宣传引导、关爱帮扶、交通运输、环境治理、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工作。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要求:“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因此,笔者认为:总结疫情期间志愿服务有益经验、打造专业志愿者队伍、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仅对武汉市近期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具有现实意义,也对进一步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长远意义。
志愿服务日趋完善但仍存难点
截至2019年9月,武汉全市注册登记的志愿者人数达155万,注册志愿组织6835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1798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73万小时。其中依托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单位建立志愿服务站有4200个。其中,吴天祥小组、长江救援志愿服务队、信义兄弟志愿服务队、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等,已成为全省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5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人,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及省会城市首位。
此次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得到基本的控制,也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无私贡献,同时也充分说明,志愿服务是参与防“疫”战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配合应急、救治、防控、疏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武汉市的志愿服务开展情况日趋成熟和完善,但此次疫情期间也暴露出不少困难和问题。
志愿服务管理松散。一是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多。目前具有志愿服务管理职能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市文民办、市民政局和团市委,仅志愿者登记注册平台,就分别有中国志愿服务网、中国志愿者网、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网等等,数据和系统普遍不能共享、兼容,折射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志愿服务登记数据虚。武汉市志愿者注册人数虽已突破155万人,但真正经常性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并不多,甚至“只注册不服务”。同时,绝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缺乏办公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往往都是“打游击”。
志愿服务零散单一。一是队伍质量不高。当前,从事志愿服务还没有广泛成为社会共识,志愿服务群体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即老年人多、群众多、非专业人士多;年轻人少、党政人士少、专业人员少。二是缺乏专业培训。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对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但是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前缺乏对志愿者相关知识培训,导致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时,只能凭固有的能力进行服务,与志愿服务项目要求的专业性还有一定距离,不利于提升社会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三是供需对接不畅。当前,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缺乏对群众需求的调研,提供的服务没有针对性,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志愿服务保障不足。一是对志愿者在入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待细化完善,个别优惠政策“含金量”不高,导致很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对所从事的工作,既缺乏社会认同也缺乏自我认同。二是志愿服务还未列入地方立法进程,现有的《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缺乏实施细则,执行效果不太理想,志愿服务的法制环境仍然不优。三是志愿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比较欠缺,很多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事先没有组织和个人为其购买保险,社会公共服务参与权、人身安全等各项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通力协作,让志愿服务更好助力城市建设
出台志愿服务政策。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登记。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管理,着力打造一批公信度高、带动力强、功能有效发挥的志愿服务组织。出台解决政策支撑问题。研究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各项政策措施,明确组织领导、经费筹措、场地供应、行业监管等方面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服务工作。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可以在市文明办下加挂“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牌子,办事机构设在市文明办,适当增加人员和经费,负责全市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协调、服务工作。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解决经费保障和统筹领导等问题。选拔优秀的市、区两级志愿服务组织等担任联合会的理事单位。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以社会募资为主,市财政提供启动资金并逐年适当支持,建立多元化募集资金机制,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长效资金保障。
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充分挖掘辖区人才资源,吸纳热心市民、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鼓励他们利用双休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广泛吸引有专业特长突出、身体条件较好的离退休人员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动中来,用之所长发挥余热。引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时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应发挥大学生不同专业的优势。
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以职业学院、市团校等为核心作为志愿者培训基地,其他社会类志愿者培训机构为辅,保障志愿者培训经费、优化志愿者培训机制、提高志愿者培训实效。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搭建“志愿武汉”服务平台,实现“一个平台注册”“一个工作机制”和“一个考评体系”,推行志愿者团体社区登记备案制,杜绝“只注册不服务”的现象。着力畅通民生诉求,精准对接市民需求,把志愿服务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加强志愿服务宣传。推动志愿文化宣传教育进高校、进中小学、进社区和党政干部培训班。注重发现、及时宣传并选树一批在志愿服务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志愿者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营造“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志愿服务社会环境。
推动志愿服务激励。依托信息化手段,以志愿服务时长、态度和质量等为依据,实行志愿服务积分量化管理。鼓励政府部门要将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鼓励教育、卫生部门、交通部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旅游景点等场所,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优秀志愿者,实施优惠政策。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参与城市治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提高思想认识,通力协作,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有力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青年创新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民革党员、江岸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