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2014-09-15 00:55:35  
字体大小:【

 

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实体经济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全省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为配合省政协十届八次常委会会议题,经济委员会和经济界别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我省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这一专题开展了联合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我省中小企业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明显增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经济发展的“半壁河山”。2008年我省中小企业达到24万多户,占全省企业总户数的99%,实现增加值566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0%;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主营业务达到5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处于较快增长水平。

    2、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在我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为促进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3、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就业方式灵活,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中小企业就业人数1490万人,全省新增就业岗位的8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4、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全省67%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无论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还是在咨询、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的创新都十分活跃。

    5、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11月底,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2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9个百分点,与大型企业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上缴税金160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高于大型企业17.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增2611亿元销售收入中,60%来自中小型工业企业。

    二、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北中小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湖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够,湖北经济发展的潜力,也主要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
    1、发展环境不优。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而县域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建设相对落后,工业发展比较快的县(市)工业用地紧缺,难以适应园区经济、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轻视甚至歧视民营业主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和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有待进一步形成。

    2、融资十分困难。受多方面制约因素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特别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我省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中小企业贷款更加困难。民间金融不发达,限制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担保机构在市场准入、担保放大倍数、担保审批手续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加上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制约了担保机构作用的发挥;资本市场门槛高,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上市融资。

    3、生产经营困难加大。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起高落,国内能源和多数原材料价格上半年大幅上涨,下半年快速回落。由于市场急剧变化,受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双向影响,多数行业的中小企业处于微利状态,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亏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企业生产经营还要经受住高价库存原材料和不断走低的产品价格等多方面的考验,一批企业被迫采取限产措施。同时,由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萎缩的影响,我省出口企业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县市纺织、服装出口下降达30%以上。

    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机构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

    5、中小企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弱,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弱,企业技术进步迟缓,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方式粗放;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够,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1、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湖北经济发展最优先的战略选择。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较多、农村人口占比很大、经济不够发展的农业与人口大省,要保就业、保稳定,要改善民生,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一是要认识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应时之举,而且是湖北长期发展的根本之策和潜力之所在;二是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关于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特别是有关的减负政策,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力度;三是要根据湖北的特点和产业基础,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政策选择等方面,充分体现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我省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四是要借鉴兄弟省(市、区)的做法,制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企业融资、结构调整、财政税收支持、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等若干方面制订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2、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对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减因素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逐一调查分析,建立台账。切实做好经济形势预测预警工作,加强信息发布,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转变服务观念,延伸服务内容,从服务企业外部环境拓展到服务企业内部管理,帮助企业开展税务、财会、金融、经济法规等知识培训辅导,促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后劲。在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促进产业聚集,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科学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一是要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尽快研究制定加快我省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构建产业集群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在建设用地、金融环境、人才政策方面要体现优先原则,实行重点倾斜。要帮助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风险融资、中介服务、产学研协作、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劳动力培训、市场体系建设等问题,在企业精品名牌创建、技术改造升级、环保工作等方面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配合。二是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跟踪服务,帮助和引导集群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共同规范市场程序,制止无序竞争,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质量。

    4、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是要进一步促进商业性金融机构扩大与中小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创新金融品种,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推动财政担保、民间联保等融资平台的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完善省市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县一级开展多层次的民间互助担保。对政策性担保机构,每年由财政列支,不断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扩大中小企业的受益面;三是要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体制和机制。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重组,积极稳妥推进村镇银行组建,扩大小额贷款试点,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不同于大型企业的分类信用评级标准,调整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四是要制定政策,确保县(市)域各类存款主要用于地方中小企业发展;五是要帮助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积极做好企业上市辅导培育工作,引导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支持有实力的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逐步壮大实力,发展成为大企业、大公司,引导企业利用风险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自身发展;积极协调人行武汉分行,组织重点中小企业探索发行集合债券。

    5、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素质。一是要着力提高管理水平,财政、税收、经委、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对中小企业业主开展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促进一部分企业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公司制转变;二是要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平台,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我省科研院所多、智力密集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省市县要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中小企业技术攻关、具有先进技术的设备引进和改造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三是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资产评估体系。

    6、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与服务机构的联系制度,加强对服务机构的引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类服务机构在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积极性;二是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应列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具有综合职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综合服务机构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要将中小企业统计、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统计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范畴,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有利于全社会更加关注、关心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