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让发展与民生“同频共振”——宜都市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纪实

2014-09-15 00:55:37  
字体大小:【


    对很多地方来说,经济快速发展期往往是矛盾高发期。然而,连续6年财政收入保持20%以上平均增幅、规模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幅超过40%的湖北省宜都市,信访量却呈逐年下降趋势, “宜都模式”为各地竞相效仿,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14大典范之一。

    是什么秘诀让宜都打破了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这一“定律”?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宜都市委书记宋文豹说:“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让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盯住“风向标” 打造“直通车”
 
    今年43岁的刘锦明曾任民办教师10多年,2001年他和宜都130多位民办教师一起被统一辞退。虽然政府给了他2.1万元补助,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却没有着落。刘锦明先后到多家单位咨询,但因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最后都无功而返。

    民办教师大多生活在农村,失去了原来的固定收入,加上对农活不熟,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去年3月,刘锦明找到了宋文豹,反映了自己的困难。宋文豹对他们为宜都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并率教育、劳动、民政等部门的负责人到部分民办教师家中走访调查。一个月后,相关部门拿出了“民办教师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方案,民政部门也将部分特困人员纳入了“低保”,130多名被辞退民办教师的后顾之忧得到妥善解决。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是关注民生的前提。”宋文豹说,只有把群众呼声当作决策的“风向标”,把群众来访作为民生的“观察哨”,坚持做到来信必处、来访必接,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近年来,他每年阅批的群众来信均在300件以上,接待的群众超过30批次。

    宜都已连续6年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先进单位,6年来月均引进过亿元项目2个。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大批失地农民,全市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被征地人员达到1.9万多人。面对一度时期接连出现的失地农民上访,宜都市委、市政府敏锐感知他们的诉求,迅速就被征地农民的现状、就业、安置、养老和医疗等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于2004年初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补助等一系列制度。目前,全市共有6683户19381人被认定为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对象,已累计发放养老金623万元,累计发放基本养老生活补助820万元。医疗保障也通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等3种形式实现了全面覆盖。有10000多人在接受劳动部门的培训后实现了就业。

    近年来,宜都市每年都专门安排100万元信访专项资金,用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通过书记、市长大接访和乡镇党委书记、市直部门“一把手”大接访活动,广泛收集民意,先后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办法》、《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资助贫困学生就读高中和大学管理办法》、《残疾人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等20多项惠民政策。
 
撑起“保障伞” 编织“幸福网”
 
    今年43岁的杨世琴,是红花套镇红花套社区的一位低视力残疾人,家庭生活和孩子读书全靠丈夫一人承担,经济十分困难。去年,她被宜都市残联送到宜昌,免费参加了医疗保健按摩培训,回家后很快找到了工作。去年底,宜都又在全国首先建立了残疾人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全市所有城乡残疾人,只要交了基本养老统筹的,都可享受到政府每人每年400元的补贴,杨世琴再次成为受益者之一。

    近年来,宜都围绕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出台大龄下岗失业困难人员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办法;建立了城乡贫困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制度,3万人城乡居民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提高了供养标准,实现了应保尽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2%;对城乡困难群体实行水电、房租优惠、临时生活困难补助,月人均超过130元,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特困群众救助(低保)对象达4455户10617人,农村土坯房住户减少到19.6%。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宜都不仅没有减少民生方面的投入,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作为全国57个“新农保”重点联系县市之一,宜都今年为此拿出了4000万元专项资金。从今年3月开始,这项惠及全市20多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正式启动,农村年满18周岁以上未满65周岁的居民,均可按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5%、10%、20%三个档次选择缴费参保,65岁以上的老人则可直接享受。目前,全市已有4万多名6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直接通过银行直达账户领到养老保险金。宜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光明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启动,标志着宜都在全省率先实现‘全民社会保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架起“连心桥” 跳起“集体舞”
 
    松木坪镇茶元寺村二组村民郑联孟长年在北京打工,去年过年回家后想建房,可一直没时间办手续。今年3月初,他到村便民服务站交了相关证件资料就外出打工了,村里的代办员很快就为他办齐了全部手续。远在北京的郑联孟激动地说:“没跑一步路,没送一包烟,没花一分钱,政府的服务真周到!”

    高效的服务源自便民服务体系的建立。针对税费改革和乡村综合配套改革后村组干部减少、管辖范围扩大、农民事情难办的实际,宜都市在10个乡镇办事处分别组建了便民、维权、财务和农业四大服务中心,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规范化建设了144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场所,积极推行全程代理制度,为群众提供办证、维权、科技、咨询等11个方面的服务。

    市、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有效对接、“集体起舞”,整合了行政资源,转变了服务方式,受到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的高度评价。去年以来,宜都村级便民服务室共接待群众23万人次,办理各类事项20多万次,受理维权3.5万次,提供咨询15.3万次,办理各类证件5.1万次,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在加强便民服务的同时,宜都还建立了以“官由民选、事由民定、绩由民评”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凭实绩选拔任用干部,引导干部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宋文豹说,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理念的转变,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都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群众的呼声和需求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2008年全市群众上访次数同比下降25%。
                        (宜都市政协 郑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