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探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4-09-15 00:55:39  
字体大小:【


戴锦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中有八亿生活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农业的发展速度一直滞后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有过几次大的调整,每一次调整的出发点都是尽量解除政策对农业的束缚,使农业劳动力得到充分的解放。特别是近几年,政府不但完全减免了几千年来一直附着在土地上的税赋,而且还拿出巨额的资金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这些政策都与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也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都不能使我国农业稳步走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道路。“三农”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农村问题了,它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下一步的发展。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情况、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的农业问题还是要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总体原则作指导,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甚至需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来解决。

    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充分利用政府职能,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湖北是中部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和农村发展任务较重。以下我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题,谈一下自己对湖北解决“三农”问题的看法,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大力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自身发展后劲
    土地是农业的命脉。但目前的状况是土地被人为地划分为经营权分别属于不同主体的小块。土地承包经营后,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停顿,对于土地种植种类、耕作方式等方面,每一个农户都有其充分的自主权,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规模效益的形成,近年由于大量农村劳力流入城市打工,很多的田地甚至荒芜,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政府引导,在有条件的地方(如平整的大面积土地)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政府和农户共同出资(类似如股份制),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实现机械化耕作,提高土地收益。这样可以形成规模效益,方便农业科技推广,节约大量劳动力,富余出来的人员可以进城务工或利用不便于实现机械化耕作的土地因地制宜搞一些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甚至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做深加工、精加工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二、加强政策和市场导向,推动农产品集约化经营
    农产品集约化经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农产品集约化经营,更加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各级各地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在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将本地有特色的农业(农、林、牧、渔)产品按市场化运作,创立和宣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并进一步做深加工、精加工,或者利用绿色环保概念(如有机棉、有机农产品等)提升产品附加值。用品牌带动发展,靠品牌增加效益。

    三、因地制宜、牵线搭桥,做好“农、科、工、贸”一体化发展
    传统的农业和农产品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大胆改革。农业和农产品经营管理模式不妨借鉴工业和工业产品以及国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或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各级各地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创立和发展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由政府出面牵线搭桥,与农科所和农业院校、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公司加强合作。农科所和农业院校应立足市场和农村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尽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则应以当地的农产品作为主要的加工原材料进一步做深加工、精加工直接面对消费者。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公司则应花大力气做品牌推广。这样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做到“农、科、工、贸”一体化发展。

    四、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实现跨省、跨国合作
    农产品的集约化经营和深加工、精加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使农产品升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是一定要全部由当地完成或在当地完成全部过程,应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扩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考虑更加灵活的生产方式,如土地租种,让有能力的人去进行大面积耕种,实现机械化耕作,提高土地收益,形成规模效益。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及贸易则更加便于实现跨省、甚至跨国合作,如欧美的集约化农业生产经验;日本、韩国的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技术;台湾的农产品销往内地的经验等。关键是政府要敢于创新,敢于从政策上支持农村改革。

    五、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热爱农村、有头脑、懂农业的农村干部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缺乏人才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热爱农村、立志于改变农村面貌、有头脑、懂农业的农村干部。而农村干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在实践中培养造就。当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选拔大学生做村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基础较好、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村才有吸引力,而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农村就连强劳力都外出务工了,更谈不上吸引人才了。因此,政府应当在政策上作适当改变,在分配制度上向农村基层干部倾斜,广泛吸引人才参加新农村建设。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省政协常委、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