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2014-09-15 00:56:36  
字体大小:【

 

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意义及其深远。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经济在省域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我省农业发展至今仍具有弱质性、传统性等特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研究。现就加快发展我省现代农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使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使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2、人力资源不足,高素质农民缺乏。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适宜的市场经济环境。然而,目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大多流向城市,尤其是高素质农民基本上全部流向城市。

    3、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我省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过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种子、种苗、种畜禽等品种优化难,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不完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等,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

    4、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使生产、经营过于分散,降低了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虽然近几年来出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因其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加之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影响其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其带动能力不强。

    5、农业品牌较少,市场开拓受限。我省农业品牌不多,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以武汉为例,主要超市经营的数百种上架食品中,我省本地生产的产品数量较少,在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中,能够进入武汉各大超市的数量也极为有限。

    6、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工作思路,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
    1、明确三个方向,优化配置农业资源。首先,应树立以工业带动农业的意识。依靠工业发展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吸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配置农村资源,使农业获取更高效益。其次,应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农业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吸引各类资本和市场主体投资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第三,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按标准组织生产,培育农产品市场品牌,壮大产业产品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2、把握四项原则,发挥服务综合效应。①把握非均衡发展的原则,突出壮大龙头企业群,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②把握主导产业优先的原则,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发展及与之相关联的龙头企业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加工企业群和主导产品群。重点推动粮油加工、果汁果奶、乳业系列、白酒果酒、桔瓣罐头等加工业发展。③把握互惠互利原则,大力推动产业化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让农民在得到出售农产品直接利润的同时,逐步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间接利润。④把握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不搞命令式,不搞“一刀切”,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激励,促进农民积极参加产业化经营。

    3、树立五种观念,推进产业深化发展。①树立“市场第一”的观念。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新机制。②树立“比较优势”的观念。要在确定抓好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特色、规模和效益,促进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③树立“适当超前”的观念。积极引导农民追踪市场,超前调整,大力推广种草养畜、猪沼果鱼、粮经套种、林中间作、种养加一体化等新型高效模式。④树立“整体联动”的观念。做到经济与社会、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镇整体联动,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在社会循环中获得可靠依托。⑤树立以改革促调整的观念。通过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生产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促进农业结构有序调整,探索构建新的经营管理机制。

    (二)推动产业升级,用企业化理念引领农业
    1、以产业龙头建设为重点,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化。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水果、畜牧、茶叶、蔬菜、水产、中药材、食用菌和粮油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一要全力招商,打造龙头。瞄准国内外产业化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外出招商,引进知名龙头企业。二要搭建平台,建设园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各方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建设,吸引大量龙头企业落户。三要大力扶持,增强竞争力。除了应给予政策优惠外,还应将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帮助重点园区、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发展。

    2、以优质基地建设为中心,推动产业发展板块化。在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化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建设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区域规划。按照畜牧、水产、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科学布局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第二步是示范带动。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建基地带农户,帮大户带周边,实施优质果、茶、粮工程及“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种草养羊和生猪模式化养殖、“三牛”替代等示范工程。第三步是重点突破。选择最有特色和能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产业及品种,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形成规模。

    3、以流通组织建设为载体,推动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大力倡导和扶持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社、产销联合体等民间流通组织,有效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加强对这些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的制度规范,引导他们在为农户提供产加销服务时,有效规避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4、以无公害项目建设为目标,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积极推动各地就本地特色产品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引路、全程监控、订单约束、技术支撑“五法”并举,交叉覆盖,把标准化生产落到实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评审、申报力度,着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农业,促进持续发展
    1、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加快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城市投资向农村中小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分流”。据粗略估算,近年来我省流向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民间资本超过100亿元,目前县市区一级新上工业项目70%以上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2、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在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中,发展现代农业应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在龙头企业布局上实现由零星分散向城镇园区集中转变,在产权结构上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经营形式上由国营向民营转变。制定《湖北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将现代农业和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乡镇工业园区建设。

    3、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一部分农民经过培训外出务工,一部分农民就近转化到非农产业。这些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给城市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应进一步加快用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通过扶持项目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