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强化三种意识促进湖北武陵山试验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14-09-15 00:59:03  
字体大小:【


严奉宪  委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新阶段的扶贫要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强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转移培训等工作,尤其是2007年以来深入推进“616”对口支援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通过专题调研,现就促进我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跨越式发展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强化三种意识
    1、机遇意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提出包括武陵山区在内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2011年1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湖南召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国务院已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同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颁发,武陵山区作为连片贫困地区,已被列入我国下阶段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同时,我省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着继国家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之后的重大历史机遇。从我省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来看,省内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十个县(市),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我省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省委、省政府已正式启动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
    2、危机意识。由于自然、历史等各种原因及条件制约,目前湖北武陵山区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与全国、本省的发展差距很大,主要困难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山地面积大、开发成本高,交通仍然是发展的最大的瓶颈问题。区域内骨干道路网尚未形成,公路等级低,如恩施州农村公路总里程1647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只占30.6%;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亟待加强,安全饮水问题突出,湖北省恩施州仍有17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二是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口大、条件较差。上学远、寄宿难等问题突出。如恩施州小学服务半径超过4公里以上的学校占一半以上,60%以上的学生需在校住宿,能提供基本住宿条件的小学只能满足5%的需要,至少缺200所;初中服务半径一半在50公里左右,90%以上的学生需要在校住宿。寄宿制学校条件差,学校危房仍然有不小的比例。三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突出,扶贫工作难度大。区域内10个县市中有9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重点贫困县,恩施州1500元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20万人,占全州人口数的30%。恩施州居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的困难群众就有50万人。四是地方财政困难。地方财力大部分依靠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负债较多。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只占地方预算支出的20%左右,五峰县财政自给率仅为10%左右,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非常低,年人均不足1000元。地方财政长期处于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状况,无法拿出财政资金用于配套项目建设、扶持产业发展。
    3、创新意识。武陵山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无论是发展目标,还是制度政策、工作机制都必须符合其区域功能定位先行先试。以建设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创新区、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首要任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建立与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对口帮扶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合作机制,调整落实国家有关财政、税收、产业、生态、金融、帮扶及投资政策,促进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湖北武陵山试验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对武陵山区生态维护补偿的力度。武陵山区大多数县市的森林覆盖率都在70%以上,部分达到了80%,建议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10个县市全部纳入中央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项目。研究完善并尽快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当地发展。一是优先在民族地区实施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补偿项目,将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亩每年20-30元。同时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对低产林改造等重点林业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予以免除。对于森林覆盖率超过70%的县,给予如同对产粮区产粮大县的中央财政专项补助,鼓励各个县市积极保护好生态。二是对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森林植被恢复费、水资源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全额返还用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三是对边远山区通水电路困难的地区,实施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项目,对特困户和贫困户的移民补助标准从人均3000元提高到人均5000元,或户均不低于3万元;对搬迁后的土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2、加强对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财政支持。一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满足贫困地区基本财力保障需求;全面核实试验区内各县市乡镇债务负担,并采取合适的政策逐步化解。二是取消试验区内中央安排的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如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低保等)县市以及州两级政府资金配套,缺口由中央财政负担。三是提高对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补助的水平,通乡公路补助到每公里40万元,通村公路补助到每公里25万元。对湖北因为村乡合并减少的行政村但是仍然为较大的自然村通村道路建设,应当按照合并前的行政村按照标准给予财政补助。四是提高扶贫标准,扩大整村推进覆盖面,按照每个村100万元标准拨付整村推进资金,以解决贫困村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与农业科技支持等问题,并逐年提高。
    3、设立特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农业仍然是武陵山区经济的主体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一般超过20%。但总体上看,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数量偏少,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缺少特色产业引导资金。建议设立“湖北武陵山试验区特色农业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特色农业科技创新、种子种苗、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林下经济发展等方面。
    4、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加大校安工程项目支持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在乡镇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引导和鼓励各类师范院校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定向培养中小学教师,缓解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现状。二是支持试验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对生态移民的子女培训,从政策制定、资金保障、师资配备上优先扶持移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并将发展移民地区教育、落实移民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情况纳入当地教育整体发展和学校工作考核体系。三是加强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免费提供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核心区建设三甲医院。
    5、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巴东、五峰两县城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巴东、五峰两县城地处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加快推进两县城的整体搬迁工作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巴东县城地处三峡库区四大滑坡体中最大的巴东黄土坡滑坡体,整个滑坡体面积1.28平方公里。2008年根据李克强副总理的指示实施整体搬迁。目前,搬迁各项工作正全力推进。但后期根据实际搬迁工程需要而编制的《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实施规划报告》中预算投资12.09亿元,比前期估算投资5.59亿元相差较大,需要协调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三峡办将黄土坡滑坡整体避险搬迁资金缺口纳入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特殊个案,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五峰县老县城五峰镇地质灾害隐患突出、城镇安全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04年以来,一直争取将县城由五峰镇迁移到渔阳关镇,目前已报请国务院同意并获得民政部批文,新县城规划建设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据测算,该县政府驻地迁移总投资为29.6亿元,其中基本完成迁建任务需要投资17.2亿元,力争在2014年基本完成迁建工作。鉴于五峰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加之县政府驻地迁移属于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建议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比照支持甘肃舟曲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政策措施,对该项目及资金给予支持。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