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神农架发展农林经济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2014-09-15 01:01:33  
字体大小:【

 

    神农架要实现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必须构建产业多点支撑,必须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农林产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几年,神农架林区紧紧抓住全省新农村建设、全国城镇发展改革及“四化同步”发展等多层次平台的有力时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工作总抓手,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按照“产品调结构、基地扩规模、种养扶大户、企业育龙头、加工进园区、农村树示范”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旅农林”产业链稳定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近几年农林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农林经济始终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复合生态经济体系、发展特色农业为着力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不断完善政策激励措施,调整优化农林产业结构,蔬菜、茶叶、干果、中药材、畜牧、中蜂、水产、种苗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了农林经济和旅游产品的有机融合。2013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551 万元,同比增长12.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7723 万元,同比增长5.0%。


    1、产业链条逐步加粗,农业结构逐渐优化。一是加快优势生态产业基地建设。围绕粮、蔬、畜、茶、果、蜜、药、菌、渔、林等产业,加粗产业链条,延伸上下游产品,着力打造“特优”农林板块基地,重点加强茶叶、蔬菜、干果、中药材、畜牧业等基地建设。二是壮大生态特色旅游农业。结合林区实际,以“旅农林”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将新农村建设与旅游相关产业紧密结合,初步搭建了集生产、销售、旅游、观光、科考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万亩高山有机茶示范区、万亩板栗示范区、千箱蜜蜂基地等,为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2、建立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初具规模。我区大部分企业充分依托农业主导产业的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盘水生态产业园绿色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区和木鱼茶叶加工企业集聚区集中了全区90%以上的农林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实力较强,且各个乡镇也都有了切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思路和举措。松柏重点建设和培育盘水生态产业园区;木鱼重点发展茶叶种植及加工;阳日重点发展渔业养殖及加工;红坪重点发展干果加工;新华重点发展乌鸡养殖及加工;宋洛重点发展小杂粮种植及加工、冷水鱼养殖;下谷重点发展魔芋种植及加工;大九湖发展有机土豆、萝卜、白菜种植及加工,并按观光农业的模式发展基地,按照旅游纪念品的思路包装、销售原生态产品。


    3、企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产业化发展前景看好。我区发展较快的农林企业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这一有效运作模式,企业产值、销售额同比增幅较大,约20%的小型企业在三年前还是年产值只有几十万元的微型企业,近两年来在林区党委、政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成长基础和前景看好。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地建设滞后,企业加工资源不足。长远的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建设发展观念不够牢,急于求成的心态比较普遍,栽了毁、毁了建,年年投、投了翻,加之重建轻管、重栽轻管比较普遍,导致农业基地见效更慢、规模不大,农产品产量不高,难以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要。


    2、企业规模较小,龙头作用不显著。我区农林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发展波动大和抗风险能力弱,产品雷同,辐射范围不宽,其带动能力不够强,带领更大范围农业和更多的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比较弱,无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3、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对财政的贡献率不是很高。近年来,林区党委、政府虽然实了施农林产业“一品一企一策”行动计划,大力支持农林企业发展,发改、经信、财政、科技、扶贫等部门向农林企业投入3000 多万元资金,但由于企业受自身发展的制约,特别是湖北知名品牌的打造期待零的突破。此外,农林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不高,3 年来实现税收93.71 万元,制约了林区经济发展。


    4、企业缺乏创新精神,等靠依的观念有待改变。我区注册农林企业虽然有160 家,但多数企业属于空挂,没有实现生产经营。加之一些农林企业发展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不注重自身发展,艰苦创业、奋发作为的精神不强,以“等、靠、依”来维持企业的生存,致使一些企业没有生命力,发展前景不够远大。


    三、发展农林经济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规划引领,实施扶持计划。坚持旅游产业主导战略,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顺应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林优势产业。做好总体规划,按照“乡镇为主、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强化主导”的思路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对全区农业产业进行总体布局规划,实施农林产业三年扶持计划和重点项目攻坚。选好特色品种,结合各地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注重本地特有的自然生态、农耕习惯和物种资源条件,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要求,科学选择特色农林产品发展品种,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养殖则养殖。


    2、优化农林结构,壮大集群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围绕旅游市场,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复合生态经济的思路,因地制宜搞好连片开发和规模化发展,大手笔推进蔬菜、茶叶、干果、中药材、畜牧、中蜂、水产、苗木等板块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特优”农林板块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依托盘水生态产业园区等特色农林产业基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神农架特色农业集群,提高园区开发强度和集约化水平,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较高发展层次的农林产业格局。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一品一企一策”平台,激发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提质进级,力争打造出一至二个湖北省知名农林品牌。


    3、强化项目支撑,调整产业格局。根据我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要在“林”字上做文章,进行高起点的规划,做到一个规划管总,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构建特色农林发展的良好格局。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统筹推进。按照“种植业上板块,畜牧业抓大户,水产搞片带,加工进园区”的发展思路,在纵向布局上,海拔1500 米以下重点发展粮、经、畜三维农业;1500 米至2000 米区域重点发展果、药、菜有机农业;2000 米以上为果、药、畜复合农业经营区,重点建设高山中药材基地,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4、强化技术支撑,培育特色产业。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积极扶持发展,变“主管部门”为“服务部门”。深入实施农林科技进村入户、入企业、入合作经济组织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增收致富技能。加大对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支持其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嫁接、资本运作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推动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和规模。在“购”字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游客对神农架特有资源的青睐,开发满足广大游客迫切需要的原生态特色农林产品,拉动当地经济的飞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神农架旅游商品供应不足的局面,从而更好的提升神农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建立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充分应用资金扶持、政策奖励、金融支持等“指挥棒”的作用,带动产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出台农林经济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科学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促进有限的政府资金向农林建设项目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整合财政扶贫、土地整理、水土保持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倾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积极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包括休闲农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引进嫁接、扶持发展一批农林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林企业和农民自主创业,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损益和风险分析机制,保障农林产品有效投入和效益增长。


(神农架林区政协  张守军 刘治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