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应落实四个抓手

2017-03-20 17:27:55  
字体大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域旅游”被正式写入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这份报告的新词之一。3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部长通道”上表示,目前游客旅游模式已从景点旅游转变为全域旅游,需建立适合全域旅游时代特点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部长公开发声,再次将全域旅游推向社会视觉焦点。

 

    全域旅游简而言之,就是将以往传统的单个景点,通过规划旅游线路,打造旅游走廊,形成旅游片区,是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优化升级,对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旅游效应、促进致富增收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经济物质条件的大幅改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再是奢望,外出旅游成为了家常便饭。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旅游景点的质量内涵、外在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近几年湖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涌现出了麻城、英山、远安等一批优先发展全域旅游的县市区,呈现出了雨后春笋,千帆竞发的大好态势。但是,在快速发展、高位突破的同时,也略显一些不足,有待完善。本文以远安为例,重点分析当前县市区基层在全域旅游战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一、远安县情

 

    远安地处鄂西北,属宜昌辖区,为轩辕黄帝正妃嫘祖的故里和楚文化的发源地,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02个村、15个居委会,人口20万人,是全省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县。远安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为74.48%,森林蓄积量398万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1%。境内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丹霞地貌群和被称为“湖北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灵龙峡。

 

    该县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打造了以鸣凤山道教文化旅游为招牌景区,金家湾生态露营公园、翟家岭古村落、武陵峡风景区等为主打景区,美丽金桥、董家花海等为辅助景区的系列旅游片区,实现了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全域旅游氛围。

 

    二、短板不足

 

    近几年以来,远安通过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出台全域旅游实施意见、敲定五年行动规划、多方调研考察、鼓励民间投资等系列措施,在旅游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增收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短板和发展瓶颈:一是战略规划囿于地理环境和财政收入因素,在全盘规划和长期规划上不够具体,不够深入;二是旅游项目与其他民生项目、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存在重复投资、各行其政的问题;三是缺乏产品影响力,满天繁星,但缺一轮皓月;四是安全监管不够到位,个别旅游项目存在安全隐患。

 

    三、意见建议

 

    放眼全局,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调整、改革转型的加速期,全域旅游战略作为新型产业,前景广阔、效益深远、利国利民,我们必须正视不足,强化举措,弥补短板。

 

    一是抓好多规合一,增强空间布局的深度谋划。实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相关规划的深度契合,基本实现今后五年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相关规划无缝对接,重点确保旅游项目合法合规落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突出旅游发展主轴,建成全域旅游风景廊道,并做出亮点和特色。进一步做实“四个组团”的乡村旅游片区,逐步打造既有山水特色又有人文生态旅游的微度假胜地。

 

    二是抓项目建设,增强全域旅游的多点支撑。从项目规划、项目落地、项目推进、投入运营四个方面分门别类实施倒逼推进。加大原始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力度,以绿色生态为主线,健康养生为重点,游览观光为基础,着力谋划一批、建设一批天然旅游景点。注重景区与游玩的结合,增加游玩设施,添加娱乐元素,打造集景区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加快落后陈旧宾馆改造、鼓励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宾馆,优化景区外在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挖掘建设历史人文景点,将人文与旅游融为一体,提升景点分量,引进大客商进行投资开发,吸引游客旅游观光。

 

    三是抓创A创建,增强全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为抓手,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夯实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国字号品牌效益,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大对景区投资力度,鼓励指导投资商对4A级景区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景区实质内涵。结合地方实际,推动乡村旅游景点优化设计,添加旅游廊道,辅助商业特产,将景点连线成片,提升景区魅力。开展旅游名镇、名村等创建活动,推动乡镇农村创建省级旅游名镇,创建省级旅游名村。

 

    四是抓安全监管,增强全域旅游的综合治理能力。针对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监管、行业管理体系,按照在建项目、景区、宾馆、旅行社四大类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和各部门行业综合监管责任。认真抓好建设项目营业前的综合验收工作,重点抓好涉水项目和风险较大旅游项目的日常监管,兜住旅游业发展的底线,构建与全域旅游业态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安全和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监管模式,提升全域旅游的综合管理水平。

 

(远安县政协办  江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