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促进我省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扩大我省出口、增加创汇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我省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我省汽车、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显著上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形势明显好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市场相对萎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经营举步维艰;激励性政策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国际贸易中技术(绿色)壁垒、反倾销、SA8000标准等规则,极大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因此,我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尽人意。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提高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认识。我省提出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两手抓”战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政府只注重抓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不够。事实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以世界500强为例,在按雇员人数排列的前10名中,有7个属于服务业。这些名列世界500强的特大企业,雇员最少的也在40万人左右。这些企业并非“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而恰恰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
2、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是要为非公有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环境。首要问题是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证,确立其法律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制定保护和扶持政策提供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政府应该在税收、审批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放宽限制,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
3、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支持。
(1)建立“就业补贴”和“研究与开发补贴”制度。对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就业补贴,是许多国家采取的一项有效制度,是一条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扶持。
(2)由政府及有关方面出资兴办信用担保机构,以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3)建立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比如在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原料具有季节性强、收购资金量大、时间集中的特点,粮食收储企业应享受信贷的扶持政策。
(4)适度放宽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劳动密集型企业是资本节约型企业,应当调整现行股票、债券发行条件中对企业规模的限制,为其提供更有利的融资环境。
(5)地方财政应对这类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以奖励其对就业的特殊贡献。在延续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创业培训”的有机联动机制,加强评估考核,对符合条件的信用社区内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降低反担保门槛或取消反担保。
4、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根据劳动密集型企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特点,政府要帮助企业改革企业制度和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帮助企业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劳动力的素质;颁布有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发布行业发展趋势信息,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进入或退出有关市场和领域;对产品无市场、经营无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依法关停并转,以保证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发展。
5、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应设立培训基金,采取“岗前”与“岗后”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农民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就业培训;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搞好就业信息服务;逐步以居住地登记制度和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户籍制度,取消“三证”、“五证”限制;清理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和规定;解决拖欠民工工资,外出就业农民子女上学难等问题;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市场化的住房、医疗卫生和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
6、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吸纳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把农民工回归创业与新农村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及县域经济的发展统筹考虑,将承包权出资和参与创业的行业由种植业扩大到所有农林牧渔及食品加工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就业与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积极扶持、搭建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平台,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优化融资环境,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解决农民工和用工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农民工盲目流动的成本。
7、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聚合效应。政府部门要建立部门帮扶中小企业责任制,重点扶持发展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商业贸易、旅游服装、物业管理、家政服务、钢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业等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方向,切实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实施行业管理。由协会牵头按行业组建企业联合体,加强产业集群配套产品的协作性,实现信息、原材料、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社会服务等资源的共享。建立起产业集群内部的资金链,把集群内部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合理使用。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在五大产业集群内部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投入,创造区域品牌,扩大品牌效应,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企业和产品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