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但也与湖北大冶人曹亚伯、黄申芗、向海潜等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这里只就孙中山与曹亚伯先生的一段战斗情缘作一概括叙述,藉以纪念辛亥革命96周年。曹亚伯是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曹家湾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他在武昌读书时,目睹清政府捕杀革命党人的惨状后,引起他对清政府的极大憎恨。1903年,曹秘密参加了黄兴组织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孙中山由欧洲返日本,组织“同盟会”联合各革命团体统一行动。曹亚伯是湖北省最早的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的发起人和领导人,他率先加入了“同盟会”,此后各革命团体也纷纷加入。曹亚伯被孙中山推荐为湖北省主盟人。从此,孙曹两人结成革命友谊,形影不离,食必同桌,睡则同榻,一起奔走,过从甚密,成为莫逆之交。同盟会后来改称国民党,孙中山先生被推选为总理。有一次,孙中山须离英赴美,但旅费无着,曹亚伯送他一笔钱作旅费,孙中山毫不推辞地收下了,但他把钱都拿去买了书。故世人都说孙先生把读书和革命看得同等重要。孙先生此举,使得曹亚伯不得不再次筹款给他作旅费。离英之前,吴稚晖也在英国,曹亚伯请吴稚晖去会见孙中山先生,吴则认为孙是当时“四大寇”之一,因而很看不起他。曹亚伯硬是拉他去见了孙中山,交谈长达5个小时之久。交谈后,吴稚晖深信孙先生倡导革命的正确性,进而认识了孙先生的伟大,随后吴也加入了革命行列,成了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于次年在南京成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自欧洲绕道到芝加哥邀请曹亚伯结伴返国,他对曹说:“回国后,你可在国民政府五大院长中任选一院长当。”曹亚伯坚持不受。后来孙中山先生对曹亚伯的评价是:“赋性淡泊,从不做官从政;其崇高人格,为国人所钦敬。”1917年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党人密商,拟率领海军南下护法,开拔费用至感困难,曹亚伯设法代筹500万元助其成行。参政两院议员亦纷纷赴粤组织军政府,推孙中山为大元帅。孙函促曹亚伯赴粤佐理政务,曹亚伯复函却之,函曰:“公南下护法,为国家民族存正义,令人钦敬!弟愧乏经济之才,且不谙政事,赋性憨直,不合时宜,愧不克前一面襄力也。”孙先生深知其为人:“只做大事,不做大官”,故不再促。1924年曹亚伯皈依佛门,拜苏州报国寺方丈印光法师为师,游览名山,或至苏州与章太炎讲谈国学。他虽身入佛门,但仍然忧国忧民。1925年2月28日,孙中山自协和医院移居铁狮子胡同,3月12日病逝。曹亚伯于3月14日得知消息,他痛哭流涕,认为“孙中山先生雄才伟略,天不假年,国家尚不安定,更有谁能收此残局耶?”(转载《湖北文史》第八十三辑,本文作者明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