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铁御史天官王篆传奇

2014-09-15 21:49:00  
字体大小:【

 

    王篆在宜昌历史上,有着十分厚重的一笔。夷陵进士雷思霈称赞:“国朝以来楚无登太宰者,即佐太宰而总百官专且久者,亦不多得,惟公以少司寇移少宰最专且久。……余不敢侈言,而惟道公所以报国,乃天所以寿公者,今天下后世公知公心耳。”太宰,即王篆也!


    西瓜为题 东山显才


    王篆,字绍芳。生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28年),古夷陵州点军人。王篆出生于书香门第,祖辈仕途亨通。其高祖父王文选曾任广东临高知县。曾祖父王杰曾在保定府任通判(后晋升广州同知)。祖父王璲曾任德王府左长史(与其父王杰并祀乡贤)。王篆的父亲王良策,号柱山,他“少事亲以孝闻,折节读书,遇事笃慎,自为诸生,文行益著。”王良策虽未入仕途,但教子甚严,“有其过必痛责之”。 对邻里他人,则醇厚宽容。得益于父亲王良策严厉的家教,王篆“学必苦研,研必深究”,遇事总爱“打破沙锅问(璺)到底”。先天的天份和后天的勤奋铸就了王篆的成功之路,使之成为“国朝以来”楚地“首登太宰者”。


    王篆小时候读书于东山寺。小小年纪的他吟诗赋对初露端倪。“王篆对联惊知县”的故事在宜昌民间广为流传:


    一日晚饭过后,王篆像往常一样踱出书房,口吟诗词,信步走出寺门,刚至门口,与挑两只空筐小和尚撞了个满怀。见对方一脸的颓丧,王篆问道:小师父,为何不乐?小和尚答道:师父要我去给县太爷送西瓜,不仅未讨得一文赏钱,反被县太爷嘲笑了一番。


    小和尚说,县官老爷看见送来的西瓜个个碧绿滚圆,瓜瓤鲜红,鲜甜可口,顿时书写上联,要小和尚对出下联。小和尚不是对手,半天也没对出下联。县太爷哈哈大笑:小和尚,你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对出下联再来领赏。


    王篆问小和尚:县太爷的上联是什么?小和尚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东山和尚送西瓜,些许礼物”。王篆若有所思,旋回书房,写出下联。小和尚拿着王篆对的下联来到县衙。县太爷漫不经心的接过下联一看:“南海菩萨拜北斗,天大人情”。县太爷不禁吃了一惊:下联对仗工整,合辙合律,张驰有度。下联的气势明显胜于县太爷的上联。县太爷脸露不悦:高超的下联句岂是小僧所对,定高手所为。县太爷把脸一沉,问小和尚:这下联是你写的吗?小和尚怕落下个欺官之罪,于是“竹筒倒豆子”,将王篆对联一一道来。县太爷顿露悦色,传话王篆来县府一见。小王篆跟着小和尚来到了县府,县太爷见王篆谈吐不凡,生性聪慧,自是十分喜欢,心想,夷陵有这样的人才,也算是地方上的荣耀。当得知小王篆寄读东山寺的情况后,县太爷当即决定让王篆留在县府课读。


    王篆父亲病故后,王母一人就承担起养育王篆、王勇、王明三兄弟的重任,家境十分拮据。一天,四川道人赶一块“蜈蚣地”至湖北,傍晚,突遇雷电交加,天降大雨。道人发现山中有一户人家,行至门前,见一妇人正在织布,便上前说明来意,想借宿一夜。老妇人道:如不嫌家贫,请道人委屈一宿。王篆之母心地善良,见远四川道人路途辛苦,狠心将王家唯一母鸡杀了招待客人。第二天,道人起程赶路。突然一道金光闪过,那块“蜈蚣地”怎么也赶不走了,王篆一家人也出来帮忙,还是无能为力。道人说:“天意不可违,这块地就送给你们吧!”王母再三推谢。这时道人突然对王母说:“我看你大公子是个奇才,还是让他多读些书吧,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又转身对王篆说:“你将来要是做了大官,一定不要忘记了养育你的母亲。如果你母亲百年后,就将她葬在这块‘蜈蚣地’里,你上要效忠国家,下要体贴民情,能做到这些,此‘蜈蚣地’就会造福于江南。”王篆进京为官后,常千里迢迢的回家探母,王母百年后葬在如今的“碑湾”,从此有了江南美之说。王篆不负厚望,日夜苦读,勤奋有加,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篆28岁中举,走上了报效国家之路。


     推张改革  精忠报国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35岁时考中进士(《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记为第三甲第93名)。后被派到江西吉水县做知县,穆宗隆庆二年,继吴时来之后拜为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据《明史》记载,自古以来岛寇倭夷纵掠杭、嘉、苏淞,骚扰大江南北,加上官盐从私,海盗肆虐,在嘉靖晚期为害尤烈。历来中央政府都派要员前往南京任提督操江,统治水军管制江防。王篆上任后,办事严明审慎,并新撰《江防考》六卷,指导江防工作,成绩显著。以后进入吏部,做了文选郎中,职掌官吏班秩和升迁改调工作。万历元年(1573年),改任太常寺少卿并提督四夷馆,担任朝廷司祭祀礼乐的副长官兼接待各国使者,进行国际交流通译诸事。次年,改任右通政,协助通政使掌管内外奏章、封驳和医民密封申诉一类事情,从万历三年至六年,王篆先后任南京右都御史和左右金都御史,专门做中央监察工作,掌规谏皇帝、评论政务、纠弹百官之职。这段时间,王篆勇于任事,恪尽职守。因其有着这样的胆略和品质,受到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赏识。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他深恶痛绝当时吏治的腐败,推行“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见《明史•张居正传》)的主张,以达到“朝清政肃”。为此,就必须推选拥戴这一主张而有魄力的官员来贯彻执行。王篆出自夷陵,自幼聪颖,足智多谋,多地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百姓爱戴,是最合适的人选。由于张居正的赏识,王篆在万历八年先被提升为刑部侍郎,接着又改任吏部左侍郎(左侍郎即吏部尚书的第一副手,古称“少宰”),吏部掌管全国官员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居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与《周礼》天官冢宰相当,故又称为天官。王篆做了吏部侍郎,更加正而不谲,整顿吏治,捷如风雷。他的清廉卓异,使得他与张居正相交更笃,相知更深,二人成为莫逆之交。《少宰王篆寿序》有一段精彩的文字:“江陵(张居正为江陵人)故私公(指王篆)边饷马政,吏治民隐,无疑不问,无断不成。江陵故私公,部院督抚缺者,必曰某某可;再继之,必曰某某可,各书衣袖中而后已”。张居正对王篆是无疑不问,王篆则是有问必答。二人关系十分亲密,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程度,王篆为推动张居正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篆选贤 众人皆服


    王篆成为管理百官的天官后,不忘生他养他的家乡夷陵。他在全国招贤纳士的时候,想到家乡多选几个为朝廷做贡献的人。


    王篆身为朝廷栋梁,自然不会录用不学无术之辈。春天,方圆百里的考生闻讯前来夷陵城赶考。第一程序是笔试,“之乎者也”的八股文,数百名考生只有100初选合格。第二程序是面试,王篆只出了一道题:说出自己家中令尊父母大人生辰时间,居然有25人摇头不知道,还有有25人答错了。不知道和答错了的50人自然被淘汰。王篆的理由很简单:夷陵家乡的考生连自己的父母生辰时间都不知道,怎能孝道父母?在家不孝敬父母,出了家门怎能报效国家?第三程序是实践。王篆当场令随从发给余下50人每人一升谷种,考生秋后时节看谁收成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王篆又回到了夷陵,在峡州府考试院里,50名考生中有49人的稻谷都是千儿八百斤,一担担装满谷子的箩筐上写着考生的姓名和斤数,只有一位叫王武堂的穷考生耷拉着脑袋,他用春天王篆给他的升子只装了300多粒稻谷。他说,我太对不起天官大老爷了,只有3颗种子发了芽,我不弃不舍,追肥除草,培育出300多粒颗粒饱满的谷子,使天官大老爷失望了。


    王篆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的对着50位考生说,只有王武堂使考官我看到了希望,因为诚实是希望的基石,我给你们50位考生的谷种中,每人只有3粒种子可以发芽,其余全部是煮熟的种子,不能发芽的种子岂可长出千儿八百(斤)的稻谷呢?王武堂以他的诚实通过了理论、面试和实践三项考试,成为百里挑一的合格考生。《顺天府乡试录》云:“是故今日之试,词取其深纯雅正,气取其浑厚博大,思取其沉潜幽渺,议取其疏通洞达,质以六经之大道,求以君子之全。”另外的49位考生深受启发,悔改之心从此萌发。之后,大多数考生通过科考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天官牌坊 光宗耀祖


    王篆的父亲王良策,以子篆贵,赠吏部左侍郎。还据《东湖县志》营建卷之九称,夷陵还为王文选、王杰、王璲、王良策立了“新四牌”。为王璲立了“夺锦坊”、“中书坊”,为王良策先立“天章三赐”,还因以王篆贵,特别在南正后街立“天官封宠”大石牌坊,成为当时夷陵立牌坊品位最高盛事。“天官牌坊”为四柱三间,中有正楼,两侧有次楼和边楼。石牌坊上还雕有花纹图像,繁饰至极,成了夷陵地方有史以来最煊赫隆盛的一道风景。


    王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加上父母的滋润和熏陶,就为王篆早年智力开发创造了极好条件。他自幼敏慧,刻苦攻读,博览群书,不仅能日诵数千言,诗文也是下笔立成,清雅流丽,且多新意,关于他幼年博学,在地方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故事。


     风云突变  王篆致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危,“自度不起,荐前礼部尚书潘晟……已复荐尚书徐学谟,曾省吾,张学颜、侍郎王篆等可大用,帝为黏御屏”。张居正不忘向万历帝推荐包括王篆在内的几位有才能的官员,希望朝廷今后予以重用,这完全是为国家考虑。可是张居正病故后,过去听命于居正的张四维,由吏部侍郎升为内阁道首后,他“始为政,而与居正所荐引王篆、曾省吾等交恶”,“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罪,新进者益务攻居正,诏夺上国柱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张居正病故不到半年,直隶巡按王国在奏劾张居正与冯保经济问题的奏章中,同时“又论劾吏部左侍郎王篆曾贿冯保(司礼监太监)银3万两,玉带10条,以谋取掌都察院,并乞罢斥。”万历帝不分青红皂白,命王篆致仕(退休)。反对张居正的一伙人,对居正长子礼部主事张敬修施以逼供信。张敬修“不胜刑,自诬服寄30万金于省吾、篆及傅作舟等,寻自缢死。”万历帝不加核实,专断斥削王篆回家。在当时满朝上下倾陷成风,朋谋攻击的情况下,王篆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退休,含愤回到夷陵,时年55岁。张居正得祸是封建专制时代,君权与阁权的矛盾白热化的牺牲品,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铁幕时代政治倾轧的株连事件。


    忍辱负重 回报家乡


    王篆蒙冤回到家乡,仍以气节为重,坚正接守,不以流言为动,保持镇静平稳心态。雷思霈在《少宰王篆寿序》说:“昔之诬公者百端,而公以身受之,今之辱公者百端,而公以心忍之……公有德于人,而或未必报,公无兢于世,而或有所悔。”又说,“余不敢侈言他事,而惟道公所以报国,及天新以寿公者,令天下后世知公心耳。”这一番话,说明王篆品格高尚,心地宽厚,故而能超脱世尘。


    王篆从万历十一年回家,到他80高寿的25年间,为家乡做了很多公益的事情,如修天官桥,资助家乡办学等。闲时以书史自娱,《东山寺记》、《重修至喜亭记》、《重修城隍庙碑记》等文章多出自他的手笔,文章热情讴歌家乡山水美景和人民质朴美德,对勤奋为民办实事的地方官员也颂扬备至。这些佳作与他以前在隆庆年间写的《六一书院记》一样,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在《东山寺记》里,王篆以寺为中心,描绘大江南北的旖旎风光,语言形象生动,写出了江流之急,山势之险,崇山峻岭的深远,云气水雾之诡谲,初开阳光之变幻。他写葛道山“其山如旗,逆江为三,山如西来天马与楼对,山石叠嶂,葛道如在帷中。”着笔不多,却写出了山如飞动急驰的天马纷至沓来的动势。嵯峨嶙峋的叠峰,犹如重重帷幕,而葛洪却似端坐其中,描写得惟妙惟肖。他写山联系到人,写景又引出地方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这反映他对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又如“殿后列山如屏,扶桑日出。若挂于左,荧荧煌煌,射越琉璃。”写出了大自然的轻盈明丽,飘飘逸逸,极富变化,林雾日照,光芒四射,气象万千,读之令人陶醉。通过这些描写,字里行间露出王篆热爱家乡,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王篆其人其文并没有因历史推动和流逝而被人遗忘,夷陵天官牌坊几经兵火战乱,其迹早已不复存在,但王天官其人其事,迄今仍铭记在人民心里,广为流传。 1956年4月,东山王篆墓出土《顺天府乡试录》2卷,由国家故宫博物院收藏,成为我国研究古代应试的重要文献。(宜昌市炎黄研究会理事、西陵区炎黄研究会理事副会长张帮寸 ,宜昌市点军区政协委员   民建宜昌市点军基层委副主委夏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