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实现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2014-09-15 00:55:34  
字体大小:【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2007年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为标志,世界经济的新一轮深刻调整拉开了序幕。经历了动荡的2008年,世界又进入忧心忡忡的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仍在发展,并进一步波及全球主要经济体,危机不断从金融业向其他行业、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世界金融危机已严重打击了世界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不难发现由于金融系统的必要监管严重缺乏,还有其重要的原因是世界经济不平衡不可持续。因此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我们趁机调整经济结构,消除经济结构的内外失衡。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我国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使我国在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及我省经济发展的主线。

    一、湖北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湖北已经形成了汽车、治金、化工、装备制造、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生产加工能力。但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突出问题:

    1、传统产业比重大,仍以粗放型经营模式为主。2006年统计显示,湖北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16.17:47.46:36.37;其中武汉城市圈这一比例为12.28:46.47:41.27,表明湖北省产业结构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工业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冶金、石化、机电和轻纺等六个支柱产业。其中,在汽车、钢铁、石化三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中,有两个属于重化工业。2007年我省重化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9%,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5.6%,重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40.7%。同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达3.02吨标煤(国家规定标准为0.97吨标煤),居全国第10位。因而湖北省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显现粗放,资源利用呈现效率低、消耗高、排污多、污染大的特点,传统的“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经营模式未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一增长方式受到目前经济环境的制约和挑战。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产业规模较小。近几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较高增幅,增幅每年在24%以上。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低。2008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新产品产值率为9.8%。整个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新产品所占销售总额比例始终停留在10%左右(相比之下,经合组织国家企业的新产品所占销售额比例在35%至40%不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极大制约了新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形成和发展,影响了整个工业竞争力的提高;而新产品所占销售总额比例低,则使企业无法从技术创新中获取高回报率。这一事实,说明科技创新对我省经济贡献率不高。另据2008年各地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当年实现产值分别为20000多亿元、17532.1亿、18372.53亿元,而武汉市则仅为785亿元,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高新化程度低将影响我省长远发展。

    二是综合创新能力较差。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资料显示,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但与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相比仍处于落后的地位;从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的知识创造、获取指标及企业的创新能力指标都处在不错的位置,这与武汉城市圈内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资源、政府的大量投入等因素是相符的,而技术创意环境与管理和创新的经济效益等指标则处于落后位次,这反映了武汉城市圈的高新技术发展的资源优势明显,但产业化水平很低,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在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方面需加强。

    三是企业的R&D投入较少。湖北最突出的优势是科教优势,但科技与产业结合不够,企业还不是R&D的投资主体。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69%,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0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7位。(全球500强R&D费用占销售收入的5%-10%之间),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还较少,一些大量生产的产品如DVD、手机、计算机等还未掌握核心技术,使许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企业研发能力不强的原因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不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创新并未发挥预想的作用;作为技术创新前提条件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还很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

    3、产业布局结构分散,产业集聚优势不明显,主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湖北省工业布局“小而全”、“大而全”的问题仍突出,几乎所有市、州的支柱产业都有建材、纺织、机械、化工等产业。分散的产业布局和关联产业的缺乏,致使集聚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无法体现。以湖北省制造业最集中的武汉城市圈与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的专业化指数(即理论上作为识别产业集群和测定地方专业化程度最常用指标)和市场份额来对比(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可发现,武汉城市圈的几个专业化指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其市场份额大大低于其他几个城市群的相同行业。如武汉城市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8.50%,医药制造业5.15%,烟草加工业4.47%,饮料制造业4.5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4.46%,而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专业化指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不论与我省相同或不相同的产业),其市场份额均在20%—50%不等。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其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产业集群规模小。仅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冶金为主体的几个产业集群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他几个产业群正在规划建设中,产业集群经济总量明显偏低,产业集群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二是专门化程度低。缺乏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东湖高新区的光电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在全国地位突出,但其经济产值相对有限;产业集聚的整体集约程度较低,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建设缺乏完善的规划管理和市场机制功能,呈现出简单扎堆的特点。

    三是产业关联度弱。圈内产业关联度低,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合理的分工和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协作不够密切,未能形成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链,城市首位度不高,区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但武汉的产业集群又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产业集群的扩散性未能较好发挥。

    四是管理和文化竞争力欠缺。圈内文化竞争力优势不明显,制度竞争力很弱,在培育市场、优化监管、产权保护等多方面仍需要大力加以改进。

    4、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不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2005年全国和部分省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湖北省产业资本构成中,国家资本占52.9,大大高于江苏(17.8)、浙江(23.8)、上海(32.3)广东(31.7)、北京(19.7)等省市,也高于全国平均数(48.1)。湖北主导产业中的企业大多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也存在着国有资产比重过高问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仍在大部分国有企业中根深蒂固,产权不明晰,再加上市场机制不健全,致使无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组织。

    二、实现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几点建议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我省支柱产业,着重推广成熟的电子信息技术、先进的制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环保技术、激光技术等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组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及高新技术改造,使企业脱胎换骨,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企业。
    二是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包括我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及压延加工业等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应优化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应加快发展。特别是要重视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振兴市场潜力大、需求有刚性特征的传统工业,如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中医药工业等我省有传统优势工业。
    三是坚决并尽快地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关闭一批污染大、消耗大、低效益的“九小”企业。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经济发展的“好”字上下功夫。随着要素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趋于削弱,以中低技术占领市场的空间日趋缩小。成本上升背景下企业盈利的保持和增加、经济的持续增长,都需要通过创新来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提升产业结构。这意味着拉动自主创新的市场条件正在形成。
    一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传统产业并不一定是夕阳产业,一个产业并不会马上消失;当一种产品不能被替代,仍有市场,这个产业仍然需发展。摆在我省面前的不是放弃老产业,而是改造升级,并从产业生产手段、生产流程、工艺、产品结构、原材料利用等方面,加大科技含量。
    二是发挥我省各地传统产业优势。处理好增长与发展的关系,重点是发展。对资源材料消耗型产业要定位于降低消耗,节能减排。能源资源对我省发展的约束将长期存在。解决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既要开发新能源,更要通过管理和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快发展湖北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当今全球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球服务业的增长已占全球GDP的70%,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9.5%,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仅为32.2%,而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我国第三产业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省的服务业与全国一样,从总量看,规模不足,质量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从内部结构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从区域布局看,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第三产业的落后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短板”。第三产业具有“无烟工业”之称,具有投资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特别的意义,而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促进产业组织的优化,降低交易成本。目前发展第三产业具有有利时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需求。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发展需要,湖北应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商业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并提高我省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水平。

    三、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几项措施
    1、抓好产业投资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抓好投资,既是扩大内需、保增长的需要,又是调整结构、促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优先投资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备较大规模,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
   
    2、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主导行业和新兴产业。通过积极引进民营资本、集体资本和外资等非国有股本来降低国有比重,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并且通过抓大放小来收缩过长的战线,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大力鼓励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三资企业进入主导行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创业。据资料分析,武汉是中西部地区外商最看中的投资地点,湖北应抓住机遇,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制度建设。
   
    3、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改变单一的融资模式,鼓励金融创新。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之一是如果要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度,扩大内需,就必须鼓励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各种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许多亚洲国家都是依赖非常高的储蓄率从事制造业,靠出口、靠制造、靠生产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亚洲最普遍的模式。我国融资模式基本上仍是一种传统的、单一的间接融资模式。个人消费借贷、个人住房借贷、企业借贷的债券市场,融资能力和金融交易的深度都没有上升到足够高的层面,因而只有以制造业为主并且都靠出口市场,而不是靠本国的内需发展。这种相对传统的银行业为主体,个人和企业无法通过不同的金融交易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未来的风险规避好,因此,个人、家庭和企业无法放心大胆地消费,而是更想到储蓄。应打破融资难的瓶颈,让民间资本能充分自由地流动,为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扩大交易提供“血液”。湖北应确立金融产业重点发展目标,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武汉城市圈已经获批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客观上要求金融产业的发展为其配套和服务,必须确立我省金融产业在中部地区的优势市场地位。另外,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将总部设在武汉,争取更多的金融资源,提升武汉地区的金融品牌影响力。

    4、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湖北最突出的优势是科教优势,但科技与产业结合不够。因此一方面要加大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的转化率。更重要的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知识创造在科研院所,知识的应用在企业;原始创新在科研院所,而对知识加工、传播、应用仍在企业。要激发企业创新的热情,就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受益者。政府除了要对创新定目标外,还要在制度设计上引导和鼓励,并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