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014-09-15 00:55:34  
字体大小:【

 

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加强高技人才培养和以培训促进就业工作,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2009年3月23-26日,省政协民盟界别部分政协委员及专家到武汉、荆门、宜昌三地就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中我们走访了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同志座谈;考察了当地的技能人才培训机构: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荆门市高级技工学校、宜昌市工业技校;参观了两所大中型企业: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基本状况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服务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的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从业人员。所谓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是相对于管理人员而言的生产实际操作人员,按“白领”“蓝领”划分,他们属于“蓝领”(有学者将其界定为“灰领”),即高级蓝领人才。通常在统计口径上按技术职称来划分,包括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从技能人才的结构状况来看:技能人才的总量不足,即技能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均小于50%,宜昌市仅有13.17%;高技能人才缺乏,其比例在16%~17%之间,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技能人才的年龄在46岁以下的超过了80%,具有年轻化倾向;产业结构上超过半数技能人才集中在制造业,符合我省制造加工业集中的省情,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能人才偏低,是我省技能人才结构上的“软肋”。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当地对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以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和表彰激励为重点,从使用、选拔、交流、流动和保障等环节抓好落实,初步形成了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和以高技能人才工作为引领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1、发挥优势,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各地都建立起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武汉市目前拥有职业院校149所,其中劳动保障部门指导管理的技工院校有24所,这些学校中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各2所,市级重点技校5所。学校的培训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学历制在校生由2000年的不足1000人提高到现在的3000人。除了职业院校以外,还出现了一批社会和企业开办培训实体。目前武汉市有市区就业训练中心14家,民办培训机构147所,年培训能力达4万人次。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锅炉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10个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年培训规模在15万人次以上。教育培训机构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充分利用这些培训机构有效地开展了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再就业转岗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

    2、主动介入,企业发挥培训的主体作用。事实上,企业是技能培训的主要受益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技能培训的主体。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转轨时间不长,各企业经营者在认识上,并体现在用工管理机制上,由“效益优先”到“人才强企”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只有部分企业认识和体验到技能人才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主动积极建立培训阵地,开发培训资源,培养、选拔、激励企业内的技能人才。近几年,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每年的培训量都在20万人学时以上,员工的人均受培训时间每年达40学时,每年参加培训的员工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采取激励手段促使人才成长。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2005年开始在生产岗位上评选出核心人才、关键人才和优秀人才,并对这些技能人才每月分别奖励2000元、1000元和500元的技能津贴,实践表明,员工的技能水平提高能够加速企业的发展,该公司生产总产值从2004年的56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6亿元。我们认为,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现象十分可贵,一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对那些“只管用人,不管培养”,“只想吃桃,不愿栽树”的企业能起到示范效果;另一方面代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3、搭建平台,建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的激励和选拔,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武汉市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5届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竞赛的工种由当初的7个扩展为百个,参加的人数也由当初的几百人发展为百万人,成为全市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竞赛品牌,先后产生技术能手2787个,技术状元221个。综合型技能竞赛也带动了广泛的行业技能竞赛。荆门市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组织了全市的技能竞赛。技能比赛调动了企业员工技术练兵和学习技术的热情,竞赛促进了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对于选拔出的高技能人才,各地同时出台了配套的表彰措施。武汉市从1997年开始表彰奖励技术能手,迄今奖励金额累计达80多万元。宜昌出台了《宜昌市优秀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荆门市制定了《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评选“突出贡献的技师”和“技术能手”,一次给予10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对各企业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每月分别补助30元、60元和80元岗位技能津贴,他们退休后每月还分别享受10元、15元和20元的退休补贴。

    4、深化改革,探讨校企结合的新路子。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与武重、东风本田、中原电子等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通过产学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办学效益,实现校企共赢。校企合作的一种典型形式是定单式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方式等,由企业整体安排就业。荆门市目前市属4所技工学校与洋丰集团、众和纺织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采取定单培养、定向培训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校企结合是职业教育一条很有前途的路子,需要大力提倡、推广,也需要进一步探索、深化。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技能人才的总量不足。从表一中我们得知,三地的技能人才总量,即技能人才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和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之和)的总量,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离湖北省“十一五”规划的50%和30%目标相差都较大,实现规划目标任重道远。从表三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总量不足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宜昌市机械加工企业普遍没有高技能数控加工设备的维修人员,企业对这种人员千金难求,每年因设备故障停工造成损失以千万计。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成为制约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2、培训资源分散,培训能力不强。目前公办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仍然是培训的主体,受管理体制的惯性影响,这些学校大都规模小,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宜昌现有十几个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分属八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7所技工学校每年培养高级工的能力仅1000多人。分散的培训资源,造成各校的投入、师资力量、实训设备、实验基地的不足和短缺,也造成了培训效益的低下,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制约了技能人才培养的事业。

    3、学校培训针对性不强,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技能培训属于“需求拉动型”,由市场的需求来拉动,有什么需求,开展什么培训;而不应该是“供给推动型”,由学校的培训能力来推动,学校有什么条件组织什么培训。目前我们许多培训仍然是依学校的基本条件来开展,与就业市场的需要联系不紧,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与就业脱节。这也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之一。

    4、中小企业培训困难。中小企业用工量有限,按工种培训的人数通常都很少。每个企业自己组织培训,成本较高,每次需要培训的人数又不足以单独委托学校办班培训。尽管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培训需求,但在社会上却很难找到对口的培训机会。这是制约中小企业技能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

    5、高技能人才成长方式单一。据我们了解,一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通常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其方式是长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岗位上得到提升,包括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由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人才属于“经验型”人才。经验型人才成长周期长,成长成本高,理论知识不系统,对本单位甚至本岗位的依附性强,不便于流动。

    (四)建议
    1、解放思想,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职业教育资源。各市州政府牵头,会同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打破行政部门的分割,整合当地的职业教育资源,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形成整体优势,规模效益。能合并重组的合并重组,条件不成熟的可采用校校合作方式,突破行政管理的框框束缚,以市场方式实行师资、实训设备、教学场地,甚至是生源的资源共享,朝着地区大职教的方向发展。省政府应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帮助克服体制上的困难。

    2、鼓励社会和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应该看到,由于实训设备的关系,通常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要高于普通教育,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难度要大于普通教育。因此,政府应该对民办职业教育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企业办职业教育有自身的需要和优势,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引势利导,政府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帮助和监督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开办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在引导、鼓励和帮助上,校企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目前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形式,进一步拉近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形成类似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培训体制。

    3、搭建平台,解决中小企业培训困难。中小企业员工的培训目前还属于“真空地带”,需要政府来培育市场。各市州政府可采取“赶庙会”的形式,搭建平台,将中小企业“零星”的培训需求集中起来,学校和企业在“庙会”上双向选择,作大培训“蛋糕”,拓展培训市场。

    4、积极探索高等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培养理论实践型技能人才。在深化高校改革、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探索高校(不仅是高职院校,还包括普通高校)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使我国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在操作能力上,而且在理论水平上提高层次,缩短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这是一项高校培养目标的调整,需要省政府,乃至中央政府作出战略规划。

    5、落实相关政策,增加对各地技校的投入。技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是我们这次调研发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加了数倍,教职工编制仍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水平,而政府投入的体制不顺却是突出的问题。省市两级政府应理顺体制,保证城镇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提取20%以上的比例用于技工教育。

    二、关于以培训促进就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实质影响,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停工停产,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现象。荆门市去年底返乡农民工达1.9万人。加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给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的压力。武汉、荆门、宜昌政府正积极落实省政府的相关措施,启动返乡农民工免费培训的工作。我们在这次走访的几所技工学校里看到,学校为广东等沿海地区回来的农民工,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为下一轮的经济发展储备人力资源,效果很好。

    增强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我们建议:
    (一)加强培训的针对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结合市场和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以培训促就业的重要环节。在培训服务上,及时提供技能培训帮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灵活的办班形式和层次,满足培训人员的不同需求,分别开设短班、长班及晚班和节假日培训班,为农村劳动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空间。同时开展送教下乡,根据部分乡镇离城市较远,农村劳动力入学不便的现状,采用走出去的办法,把设备和教师派到当地;在培训技能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提供知识及技能保证。

    (二)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技能储备
从业者技能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就业成功率的高低。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对没有岗位的返乡农民工等低端的就业群体,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地再就业,另一方面,提升性培训也可以延缓一部分就业人员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形成错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对本单位在职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提高本单位员工的待遇。

    (三)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开拓就业渠道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各级政府要大力鼓励和积极支持创业,降低创业门槛,提供信息服务,提供创业贷款的担保,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提高创业培训质量。从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推广创业培训技术,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完善创业服务内容。根据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政策发布平台,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电话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