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建设核心景区打造一流品牌

2014-09-15 00:55:55  
字体大小:【


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继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它将成为促进我省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引擎”。近年来,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在参政议政工作上,一直十分关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先后多次开展调查研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在主委姚凯伦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又进一步对神农架林区的生态文化旅游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所到之处,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强劲步伐和良好态势。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认为有三点重要因素: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齐心协力;二是指导思想明确,认识高度统一;三是坚持科学规划,主旨特色鲜明。整个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可以用“大旅游、大手笔、大气魄”来概括。下面我们根据调研的情况,就神农架林区加快核心景区建设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主要问题
    一是交通瓶颈与神农架生态旅游业发展矛盾仍然突出。神农架林区的立体交通网格局虽已形成,但目前进入林区的交通制约因素较多,体现在:一是部分景区公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景区之间游客在路上花费时间过多;二是进入神农架林区的外围高等级公路较少,更没有高速公路直达林区,区外游客进出难仍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高端游客望而却步;三是林区与周边省、市高等级旅游目的地的陆地和空中快速通道未打通,断头路也较多,如外连西安和张家界,内连武当山和长江三峡等。

    二是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缺乏高水准的市场化运作。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林区,神农架有如此雄厚的生态价值,而目前开发的旅游景点少且档次低,仅有4A景区3个,神农架神秘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太低,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缺乏高水准的市场化运作,旅游开发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完善,继续重复着景区内各自为政的老路,高起点的5A景区的开发和山岳型生态休闲度假村与探险式旅游基地等的建设启动缓慢。

    三是作为核心景区的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神农架自2000年3月起,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关闭了80多家森工企业,长期形成的森工产业格局彻底终结,导致地方工业经济滑坡,从事木材生产、加工和服务的企业职工下岗,农民收入减少,财政收入受到影响。近8年来,林区政府忙于既要为下岗林工的生活寻找出路,又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区发展,终因财政收入较困难,神农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较缓慢,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较多。

    四是矿产资源的开采与神农架的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神农架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著名磷矿带区,也是全国特大型铅锌矿床。目前的磷矿开采对林区的自然生态影响还不突出,但是,神农架及周边地区的磷化工企业对水环境和大气的污染较重,磷矿业的开采和磷化工企业是当前神农架林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污染和治理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二、几点建议
    1、国家和省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破解交通的制约瓶颈,解决只“通”不“畅”问题。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的神农架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首先要破解交通的制约瓶颈,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工程项目包括:一是畅通三峡旅游圈和神农架的通道,按生态旅游公路标准建设“大九湖至巫山”公路,全长17公里,总投资预算约11790万元,修建此路,可实现神农架与大、小三峡旅游圈联网,解决重庆区域游客进入神农架继而前往武当山等湖北腹地景区的唯一快捷通道;二是修建兴山县的昭君桥至宜巴高速公路连接线,此线全长仅8公里,按生态旅游公路标准建设,投资预算约6400万元,利用宜巴高速通道和连接线,可快速将游客引入神农架旅游区;三是分阶段实施建设神农架松柏镇至保康的高速公路,与麻竹高速和襄天高速连接,使神农架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与此同时,加快神农架机场建设。十堰至宜昌的铁路应在神农架的松柏或阳日设站。只有把现有的“通”加快发展为快速的“畅”,神农架的生态旅游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2、国家和省政府应有更实惠的倾斜政策支持神农架的产业结构调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神农架及周边地区的采矿业和磷化工企业发展较快,从实地了解的情况看,目前还有继续扩张的势头,尤其是神农架及周边地区的磷化工企业已经严重影响到景区的环境形象,必须早下决心、痛下决心加以解决。考虑到神农架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效益贡献和当地人民顾全大局的牺牲,进一步以特惠的政策或加大林区保护补偿标准,支持神农架由森工为主向生态旅游业为主转型,以生态旅游核心产业带动农林等其他产业链的发展,大力发展种植、养殖、采集、适地适树的经济林等林下产业(如茶叶、干果、木耳、山野菜、中药材等农副产业)的特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发展当地经济。

    3、构建对口支援机制,加强神农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一是成立以省委、省政府领导为核心,有省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神农架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协调对口支援相关事宜,指导神农架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二是组建对口支援专家指导队伍,依靠科技促进神农架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神农架生态资源的完好性,指导和支持神农架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工作。

    4、建议筹建神农架旅游总公司,加强旅游业资源的整合。发展旅游业一定要增强改革意识,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改革的目标应该是逐步形成政府给政策、起指导作用,让企业扮演旅游运作的主角。为打造神农架生态旅游精品,把品牌做大做强,从旅游业内部管理中创建特色,努力做到:
    第一,神农架生态文化旅游在营销策略上要突出“科学探秘”文化。CCTV2每天播放的一句广告词是“游三峡、登武当、探神农、逛武汉”。“探”字精彩,神农架原生态资源有许多人类未知因素,神农架“野人”之谜扑朔迷离,神农架的牛场坪、野马河、犀牛洞、观音河、太子埡等诸如此类的地名来历就深藏着“神农文化”、“生态文化”、“人文文化”的深秘奥妙,神农架是被称之为“活化石”的原始动植物资源的生存聚集的神秘之地,我们还认知甚少。因此,在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的神农架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时,其营销策略的定位要着重在“探”字上做文章,所有的景点设计,要突出科学的神秘性,突出科学考察的探秘性,加大“探”字的宣传力度,培养能在“旅游”中把“探秘”宣传到位的一流导游队伍,让神农架的特有神秘性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第二,创建特色,强化旅游产品包装,打造旅游精品。神农架的“特”就在于原始森林的神秘性,这是其他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张家界、九寨沟)所没有的。因此,利用神农架原生态旅游的独有资源,精心设计几个在国内外有市场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如炎帝神农文化园、神农架高山滑雪场与度假区、大九湖湿地公园、具有探险功能的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等),并包装成精品形成自有的特色,推向市场。这样,就能把游客源源不断地吸引过来,把神农架的旅游产品做大做强。

    第三,神农架旅游景区建设既要突出文化内涵也要突出科学内涵。要继续丰富神农架“野”文化,使之与现代生活形成强烈对比。“野”就是要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原始绿色奇迹,“野”就是要保存地质地貌的原始特征,要遵从神农架的绿色财富价值、绿色财富的社会价值、绿色财富的科研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远远高于经济价值的认知,对神农架旅游景区的开发,力争保持原始生态的原汁原味。例如,开往神农顶的盘山公路两旁的大面积的高山湿地草原,这种神农架独有的长草不长乔木的高山湿地形成的神秘性和科学性,要通过导游告诉游客,让游客感受到神农架的“野”趣和科学探秘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