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推进我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工作的建议

2014-09-15 00:57:30  
字体大小:【

 

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1、城市生活垃圾逐年递增。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省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公害的生活垃圾的数量及其构成也发生很大变化。2007年底,我省城市清运生活垃圾673.24万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2.45万吨,位居全国第10位。人均垃圾清运量为1.36公斤/日·人,位居全国第15位。

    2、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有待提高。我省垃圾处理与处置的主要方式是填埋,根据2007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资料显示,我省已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42座,全年处理生活垃圾601.61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41.9%。可见,我省垃圾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省城市生活垃圾中有严重环境隐患的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废旧油机以及电子垃圾等废弃物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收集制度,这些垃圾如果直接填埋或者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3、生活垃圾生化处理成本较高,推广有难度。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正在不断改进,从传统的坑填焚烧和堆肥等技术,开始探索垃圾生产能源和回收再生技术。2006年,武汉市青山区绿景苑小区作为国家级康居住宅示范小区,率先在全市采用垃圾生化处理技术。目前,绿景苑小区利用生化处理技术每日可处理垃圾200公斤左右,生活垃圾可实现减量20%—30%。但是,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一模式尚有难度。如绿景苑小区内仅有住房684套,监管成本相对较低,且在垃圾处理上享受政府专项补贴。如果要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执行成本较高,难度也较大。

    4、电子垃圾的回收模式初见成效,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电子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当,污染将非常严重。有鉴于此,武汉市政府与从事废旧电池回收处置的格林美公司合作,开展各类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超市,通过安全环保的方式处理电子垃圾,且分离出的金属粉末、塑料等都将作为原料再利用。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联合创立了“武汉城市圈废旧电池分类回收的模式”。2009年3月13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武汉电子废弃物回收超市开始营业。

    二、对策与建议
    1、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政策措施,明确工作要求。国外经验表明,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是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必要保障。为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体系,明确权责。一是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严格管理城市垃圾的随意丢弃行为,特别要关注电子类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二是逐步实行废弃物商品化收费制度,限制消费者的过度消费和随意丢弃行为,促进城市垃圾环卫制度的良性发展,逐步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三是实行垃圾管理制度化,成立垃圾处理公司,对城市政府负责,保证垃圾处理后不污染环境,有关各方都要通过合同、法律条款对垃圾进行制度化管理。四是调整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应该将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等列入干部考核、政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2、加大资金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属公益性事业,政府投入是主体。政府及其行政部门应当设立城市垃圾治理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一是建立专项基金,鼓励产研结合,支持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研发工作,提高垃圾治理的技术水平,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二是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采取适度补贴的措施,鼓励各个社区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用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包括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等),以及现有设施的技术改造,污染防治设施的完善,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三是在全省各个城市重点资助建设起一批符合国情的先进处理技术示范工程,由点到面,采取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方式,逐步推广。

    3、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环保意识。通过成立儿童环保俱乐部、编制通俗环保教材、成立民间环保志愿者组织等措施,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公布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将固体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再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等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致力于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保护环境方面,政府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与消费行为引导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

    4、建立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与回收体系。分类是回收处置的基础,全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按照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不仅需要通过政府的法律规范强制执行,也需要科研部门的技术支撑,还有赖于公众的环保意识的提升,最终才能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