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加快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2014-09-15 00:57:31  
字体大小:【

 

钱 波 东

    乡村清洁工程是解决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村污染加剧的治本之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务实之举。据调查,从湖北省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情况看,各地因地制宜,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乡村清洁工程已初显成效。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贯彻落实200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到“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必须加快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一、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不配套。由于受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垃圾处理的方式简单,绝大多数地方只注重了垃圾的清扫、收集和清运,而对垃圾的处理基本上仅限于简单的覆盖、填埋和焚烧,有的甚至集中堆放后任其自生自灭,造成新的污染,缺乏长效的无害化的处理办法。
    2、宣传教育不到位。由于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和生产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乡村清洁工程开展以来,各乡镇均在宣传、教育上花了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但宣传效果还不到位。
    3、制度建设不完善。调查中发现,各乡镇对环卫工的管理比较到位,但对门店缺乏规范管理,对乱倒、乱堆、乱放、乱架厂棚无具体处罚措施,对相关的管理者和责任人也无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合作机制,管理模式单一。

    二、全面推进乡村清洁工程的建议
    (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是龙头
    一是布局合理。全面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应包含居民点用地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给水、排水及水利设施规划,电力电信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等,使功能更加完善,发展更加科学,建设更加合理。
    二是突出特色。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调整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围绕“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生态宜居”的要求,突出农村特色,项目建设要将农村能源、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紧密结合。

    三是全面统筹。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关注民生,了解民意,体察民心,把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项目建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综合配套,统筹安排,使规划既有针对性,又有指导性。

    (二)科学管理:长效机制是保证
    一要建章立制。用制度约束和规范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先进的生产方式,转化为农民的道德行为规范,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好地址,建设垃圾集中填埋场,彻底解决垃圾无处可倒的问题。要从资金筹措、设施配套、日常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乡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三要建立责任目标考评机制。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清洁乡村工程的任务和责任纵向落实到乡、村,横向落实到部门、单位,制订“五定”﹙定领导、定专班、定目标、定考核、定奖惩﹚工作责任制,对动作大、进展快、效果好的村和帮扶力度大、措施得力的部门给予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力、工作进度滞后的村和帮扶不力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促进清洁乡村工程扎实推进。

    (三)加强引导:突出主体是关键
    一是加强引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坚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把动员和组织群众贯穿始终。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层层发动,使乡村清洁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农民生态健康意识,根除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为清洁乡村工程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加大宣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是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主体。让农民在村庄整治活动中充分享有“四权”:规划参与权、整治决策权、经费知情权、自我管理权。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大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是进入市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将市场经济理念引入村庄整治工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和引导社会、企业、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乡村清洁工程。

    (四)加大投入:项目支撑是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农业法》等法律法规也要求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把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能促进这项工程的全面实施。
    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调动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参与建设。要大力推进农村退耕还林、清洁能源开发、有机农业、清洁工业和生态旅游项目等工程项目建设,在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包括衣食住行诸方面的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使广大农民在享受优质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精神生活,在最佳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五)全面推进:生态意识是根本
    一要强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启迪农民改变传统习惯,树立健康观、循环利用资源观、生态文明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党的基层建设、农村道德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使广大农村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爱家园、美环境”的良好氛围。宣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克服传统的破坏浪费自然生态资源的生产、生活习惯,提升农民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公共意识,增强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自觉性,达到净化、美化、优化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要实施农村生态保护策略。要制定有利于“三农”的政策措施,培养农民生态经济意识,发展生态农业。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和制度建设,促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切实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农村生态经济和农民生态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能源政策等支农惠农政策,实行项目带动、产业带动、环保带动、科技带动,增强广大农民的生态经济意识,调动农民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孝感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