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改革创新政策机制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4-09-15 00:58:20  
字体大小:【



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湖北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就“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机制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以了解制约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机制性根源,并针对性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在武汉、黄石、大冶等地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制约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因素。目前,湖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呈现出武汉“一市独大”的发展格局,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内在关联,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资源环境产权制度不完善。节能减排和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首先要解决产权问题。中国资源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产权问题,由于产权不清导致了价格的扭曲、资源的浪费以及严重的污染。

    三是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长期存在,其根源在于要素价格扭曲,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可以说,制约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体制障碍集中存在于要素市场。

    四是缺乏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环境。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就政府对科技管理的整个过程而言,不外乎是“立项——研究——报奖——评奖”,导致科技管理的行政化。科技管理的行政化问题,决定了人才的评价、选拔、流动等都被一些行政人员所主导。此外,就科技创新主体而言,过去主要依赖国有单位、国有企业做,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还很不够。一方面,国有单位缺乏足够的激励。另一方面,即使国有单位创造了新技术,它们也不会像百度、新浪那样去打开创新后的市场。

    五是财税体制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财税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宏观税负偏高,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GDP增速;二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财力短缺。目前的财税分配体制导致地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力度,这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有限的财力往往使得地方政府力不从心,这一矛盾在经济落后地区显得尤为突出。

    六是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不尽科学。在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关注的主要目标有上级的信任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因此,地方政府的行为表现为:扩张性、竞争性和短期性。往往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本位主义出发,不断采取有利于辖区利益的政策、策略和措施,与中央争利、与同级行政区争利、与民争利,极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们知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把握两个重点、促进三大转变、完善四大体制”,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坚持一个原则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紧扣湖北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目前,发展滞后与不平衡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因此,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凸显优势、梯度发展”。具体而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实现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目前加快经济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都较重,因此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针对不同发展程度地区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二、把握两个重点
    根据中央“十二五”规划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结合湖北的实际,我省应当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重点突破口。首先,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包括需求结构中严重依赖投资拉动;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等)是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其次,湖北科教资源比较丰富,从自主创新能力看,我省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大省、第二大智力密集区,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因此,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大力推进科技、文化创新,坚持科教人才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北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促进三大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三大转变:首先是家庭消费方式的转变,由高能耗的消费模式向绿色消费模式转变;其次是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依靠要素密集投入的生产方式向依靠技术进步的生产方式转变;其三是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行政干预为主向依靠市场间接调控转变。

    四、完善四大体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1、完善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定价。具体着力于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完善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目前应加快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建设,在保证国家对生产要素统一、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建立明确的产权关系。要建立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规范化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产权国家出让的一级市场,通过租让、协议、招标、拍卖等方式,与微观经济主体订立合同,明确占有、支配、使用,并获取收益的权利和相关义务。随后,受让人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家出让一级市场的引导下,可按私人产权制度方式依法自主转让,从而建立起产权转让的二级市场。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减少行政干预。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建立各种资源要素交易市场,使资源要素具有可以交易的场所。资源要素的交易必须通过公开的市场竞争、规范的程序进行。国家资源使用权的出售、转让,必须通过公开市场拍卖、竞标的方法进行,资源使用权最后应该由具备资格且出价最高者获得。同时,还要改善和加强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2、继续完善科技自主创新机制,营造全面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劳动投入弱化的情况下,只有把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才是有后劲的、可持续的。湖北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重化工业比重大,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比较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高新化并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后发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此,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同时,要积极构建鼓励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财政、金融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改善创新创业投融资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全面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3、建立财权和事权相对应的财税体制。具体着力于四个方面。第一,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把一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适当地由地方向中央转移,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收入。第二,要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第三,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需要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第四,健全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资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

    4、改进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施行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具体着力于两个方面:第一,坚持人本精神,注重科学发展,实现几项转变。将考核内容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到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从偏重经济建设考核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考核。同时,把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纳入政绩考评指标体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纠正政绩考评体系的重经济指标、轻非经济指标,重显绩、轻潜绩等问题,使政绩考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器”,成为各级干部从政行为的“指挥棒”。第二,考评体系应充分考虑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点,按照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目标,把共性内容和个性内容结合起来,把过程性情况和结果性指标结合起来;注重对产业基础、工作思路、精力投入、作风转变、制度完善等方面的评价分析;重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考核,把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