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4-09-15 00:58:43  
字体大小:【


民建湖北省委员会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谈到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人,总量压力非常大。湖北高校毕业生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显突出。按说大学生是就业市场上的优势群体,而且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多年来,GDP增长率每年保持在8%以上,就业岗位并不缺乏,但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
    从教育体制看。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来支撑,中国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的严酷现实。这一矛盾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社会对人才要求在发生变化,社会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能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人才;同时也昭示这一矛盾来自于高等教育本身,在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脱离市场需求,仍然是按照原有的培养“精英”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培养人才,致使教育结构失衡。在高学历教育过度、纯理论型人才培养过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足的情况下,社会精英岗位就显得不够充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显得十分困难。
    从就业体制看。一方面,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割。目前,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不仅城乡之间是分割的,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是分割的。由于市场分割固化了不同城市之间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机会的差异,而大城市适合高学历者就业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机会也多,因而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选择留在大城市,而不愿离开城市。在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或者流动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倾向于在区域内寻找工作,于是就出现某些地区大学毕业生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些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高等人才就业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结果,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却要招本科生,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要招研究生,造成了所聘人才的高学历与其职业角色、职位不相匹配,从而形成学历歧视和人才高消费现象,进而扭曲了人力资本的正常投资行为,也使人们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困惑和怀疑,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现难度。
    从产业结构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应该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要,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由外向型向内需型的转变,内需增加了,就业岗位的数量必然会相应地增加,可供大学生选择的机会也就增加了。可是由于我国现在的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性很强,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了一些简单劳动就能满足低端生产的需求,可以不需要高学历的学生,因为大学生能做的事,农民工、一般的技术工完全可以替代;另一方面亦说明,产业链的单一化没能很好地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而本应该吸收大学毕业生最多领域的服务业发展却停滞不前,以致大学生就业难。
    从分配结构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极不合理,从行业收入看,财富不断向垄断行业集中,某些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收入高达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数十倍,特别是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从地区看,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偏低。过大的收入差距,必然会影响着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使家境稍好的学生在小企业面前止步不前,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小企业做一般工人;另一方面,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使一些垄断行业在不断吸引大学毕业生的同时,又在排斥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进入,严重损害机会公平,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从供需双方对就业的认识上看。目前,就业已经市场化,价格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了作用。不过,许多大学生在价格机制调节的就业市场上反倒有了“失落感”。在精英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在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短缺了,这就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比较低一级的工作。但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还没能转变过来,认为读了大学就是“高端人才”,对就业待遇期望过高,如果工资待遇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宁肯在家“啃老”也不愿工作。而一些企业在价格机制导向下,认为大学生是理论型人才,动手能力不强,要培养大学生上手,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培训,不如农民工来得快,农民工实际操作能力强,能够给企业带来“现时利益”,以致一些企业给大学生的起薪工资还不如农民工;还有些企业怕留不住人才,担心成为大学生的培训基地和跳板,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由上可知,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统筹解决:
    第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必须认识到尽管我国的人才流动机制已实现了市场化,中低端劳动力市场已基本实现了自由流动,但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的人员招聘机制仍存在种种问题,并人为地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分割。为此,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与毕业生就业行为相适应的人事、用工、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法规,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应规范垄断企业的人员招聘机制,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防止就业歧视,保障就业公平,促进行业间劳动力流动,通过增强收入流动性来减缓行业收入差距的不良影响。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市场。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加一的环节里面,真正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必须通过结构调整,不断发展服务业,才能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
    第三,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从学校来说,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在办学上,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找准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掌握求职的必要技巧,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大批毕业生到基层去,同时鼓励毕业生去创业,踏踏实实地建功立业。
    第四,实施政策引导,加大舆论宣传,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西部地区就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整体职业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广大中小企业是目前能够大规模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为此应缩短中小企业的需求和高校毕业生择业之间的距离,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
    第五,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应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以自身素质作为就业的根本保障,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会面对一个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才能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