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工商联
民营经济已占我省GDP的半壁江山,且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将逐步提高,我省县域经济均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对于我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我省民营经济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总量、规模、结构已到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阶段。截止2009年底,全省私营企业达到23.1万户,注册资本金达到4285.3亿元,亿元以上企业211户;全省民营经济纳税总额375.3亿,民营经济的税收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46.1%。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民营经济发展与现阶段湖北经济社会全局的内在关系看,“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湖北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民营经济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省民营企业从业人员232.6万人。第二,民营经济是自主创新的主要源头,一批在全省民营经济中有着带动作用的民营科技企业取得较大的发展。九洲通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湖北企业名列200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分别被评为“2009年度湖北具有带动力民营龙头企业和湖北具有带动力民营龙头企业”。第三,民营经济是社会投资的重要力量。2009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69.15亿元,其中私营个体投资累计完成3100.53亿元,占全省投资比重的41.0%,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5.7个百分点。第四,民营经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我省一批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如,福星集团15年累计投入6.2亿元,大力资助兴建供水、教育、文化等城镇基础设施,在偏僻边远的农村托起一座现代化的工业重镇—汉川市沉湖镇。百步亭集团与东西湖区政府共同建设“百步亭农村新港苑”,该项目是一个迁村并点,汇集住宅新社区、商业经营服务、民主自治管理、文明社区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住宅及配套设施14万平方米。该工程2007年8月28日竣工交付,东西湖区东流港两岸21个自然村庄的1400多户、5000多农民住进了农村新家园。该项目涉及21个自然村,原占用宅基地816亩,拆村并点后,腾退建设用地600多亩,作为开发利用区,用于发展二三产业。
二、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民营经济虽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发展不够、民营企业规模不大的问题。2009年,全省民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先进省市相比,发展速度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2009年全国民营经济500强中,湖北只有15家,虽有增长,但进入全国民营企业前列的龙头企业不多。与沿海省市的民营企业相比,我省民营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民营经济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不够,全省多数的民营企业集中于服务业和规模以下工业,多为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高附加值、高科技、裂变式发展的民营企业不多。产业集聚有待进一步发展,相对于沿海民营经济发达省市,湖北民营企业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不够,产业集群不够,影响了民营企业量的扩张和质的跃进。民营经济外向度不够,外商投资项目不多、规模不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步伐还不快。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融资难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关于“十二五”期间发展壮大我省民营经济的建议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任务。”因此,“十二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应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增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和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为主要目标,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政策扶持。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使“湖北制造”向“湖北创造”转变;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产业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重点行业兼并重组,促进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以投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集聚式、集约式发展。重点培育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和现代化产业集群,通过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在总量上有新发展,在规模上有新高度,在增长方式上有新突破,在整体素质上有新提升。
1、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湖北“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策略。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建议在编制规划时将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2、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投资。认真落实国务院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国家没有明文禁止的一切领域。二是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和湖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三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各类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与我省民营企业开展合作。四是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和指导,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将湖北建成民营经济发展资源集聚、发展环境优越的创业基地。
3、破解融资难题,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环境的变化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融资难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难题。建议:一是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专营机构,提升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能力。二是多措并举,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财政支持;创新担保方法,引导担保公司除为借款风险提供担保外,允许银行经营信贷利率与担保费率合一的综合信贷费率融资项目;引导国家保险机构和社会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经营者和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提供信贷保险,帮助分担风险;为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奖励的产业化贷款项目直接提供政府担保;通过税收优惠、提供再担保、政策性担保、信用担保和风险担保等措施,支持各地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扩大覆盖面和担保倍数,着力构建完善高效规范的担保体系。三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审批咨询机制,帮助银行化解信贷风险。
4、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以扩大就业为导向,调整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扩大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减增、免增新增小企业和个人创业的税负;以鼓励创新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和服务平台;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整合社会各类技术创新科研机构的资源,为中小企业新产品研发、设备工艺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以提升素质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增加对中小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创业技能、社会责任、国内国际市场开拓与合作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建立以小型、微型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面向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机构,鼓励各级商业银行开展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小型、微型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的建设。
5、努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坚决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相关实施细则与具体措施。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保障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加强对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效能的检查监督。开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6条)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9条)落实情况的检查。继续开展“百家民营企业评行风活动”,严肃查处对中小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技术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深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推进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的自主创新,发挥武汉高校集中人才汇荟萃的优势,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7、建立机制搭建平台,“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抢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力度,努力实现产业分工向高端拓展。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走出去”,在国家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过程中,将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全省“走出去”战略,建立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走出去”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建立民营企业“走出去”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平台,推进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发挥好湖北企业(美国)营销中心的作用,为湖北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积极吸引外商来湖北投资兴业,做好“引进来”工作。把“华创会”这一区域性活动扩大为全国性、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我省经济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招才引智活动,把这个“立足湖北、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招才引智活动办得规模更大、效果更好。
8、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产业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引导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将培育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之中,和国有重点企业一道在立项审批、资源利用、财税政策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培育特色产业,办好工业园区,壮大骨干企业,促进关联产业、企业、项目融合,建成一批百亿规模的产业集群。争取将一批超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发展规划列入国家规划计划和重点项目。
9、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通过完善人才政策、开展业务培训、建设人才市场、强化舆论宣传等途径和方式,大力提升民营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为发展壮大全省民营经济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0、进一步优化就业促进机制。一是放宽个体户经营条件,变注册制为登记制,对个体户经营实行无门槛、零费率,先经营、后登记,重引导、多帮扶,多培训、优服务。二是支持起步公司创立发展,实行低费率注册、低利率融资、零费率辅导、高效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