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位于湖北当阳市玉阳镇西南11.5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汉族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寺观之一。玉泉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从1974年到2002年春,我一直在这里工作,所见所闻,摘其要而述之。
泥 塑 《收 租 院》
1974年,我在当阳慈化农具厂当木工,8月,县宣传部通知我去黄陂参观农民泥塑,同去的共8人,其中有玉泉风景区党委书记傅济民、县文化馆干部史兆明、鲍传世,青年农民周家勤、郑其洋等。到黄陂后,我们参观了泡桐、李集公社的小型农民泥塑展览,回来后便积极筹备,准备在玉泉寺大雄宝殿内举办泥塑《收租院》展览。
《收租院》原本是四川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内的一组大型雕塑,内容是地主剥削农民,农民不甘压迫,奋起反抗的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题材。这组雕塑分4个部分104个泥人,我们的目的是将《收租院》复制下来。并先后请了省博物馆的王元柳、省美工队的王福臻老师作指导。
9月的玉泉寺,秋风萧瑟,只剩2个和尚,大根和觉华,大根是由宜昌调来的,负责平时的接待、讲解,觉华则负责寺院的小修小补,自己动手做木瓦工。大根吃肉喝酒,也很幽默,他说:“豆腐就是和尚的命,我见了肉,命就不要了。”
我们几个人,在玉泉寺林场食堂搭伙,每餐一个白菜只要5分钱,睡在空荡荡的天王殿里,地上的杂草有一尺多深,还经常有蛇爬。在夜晚,常常听到麂子在山间嘶鸣。大雄宝殿内的三座佛爷、十八罗汉、倒坐观音,早在1966年秋天全被打光,只堆了一些破匾和旧木料。
我们在王元柳老师的指导下,在东禅堂的韦驮殿开始做雕塑,做两个人物:瞎眼的老爷爷手执一张卖身契,头戴破草帽,拄棍,被一个不足5岁的孙女牵着,向前迈步,因为生活困苦,他要将可怜的孙女卖掉。这组雕塑完成后,请县委、县政府、县文教科的领导同志审查后,非常满意,由县财政拨款1万元,在玉泉寺举办泥塑《收租院》雕塑培训班,历时一年,共办了3期,每期四十余人,从农村、机关、学校抽调具有美术基础的人参加。
每期培训班由王元柳或王福臻讲课,从人体比例的“立七坐五蹲三半”、“三停五眼”讲起。王元柳认为,《收租院》雕塑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指导学员应从做裸体开始,人体比例做准确后,然后上大泥做衣服,形体“宁方勿圆,先方后圆,眼珠按视线方向转动,衣纹做到多样统一。”王福臻则认为:只要形体动态准确,不用做身体就可上大泥做衣纹。
第一部分雕塑从10月18日开始,我任骨架组组长,请了附近的几位木匠铁匠协助。人体骨架由一块胸板和4根木条连接而成,以井字形的木架当基座,将人体骨架用角铁和钉子固定。4根木条是大腿和小腿的“骨头”,用扁铁根据人体的动态固定。头部和臂用钢筋代替,固定在胸板上。男人体头部钢筋长7寸半,胸板总长1.5尺,宽6寸,大腿和小腿各长1.5尺;女人体头部钢筋长6寸半,胸板长1.3尺,宽5寸半,大腿和小腿各长1.3尺。骨架完成,将底座抹上沥青,在头、臂、胸、下肢上缠稻草绳,上粗泥造型,再上棉花泥刻画细部,最后装上黑色玻璃球的眼珠,整个雕塑便完成了。
第一部分雕塑完成,第一期泥塑培训班也就结业了。风景区的傅书记在11月7日的总结会上说:“这次学习班十分成功,提高了思想,武装了头脑,学员们大胆实践、勇于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们今后办班培养了骨干,播下了种子。”
在第二期培训班期间,天气严寒,学员们不怕艰苦,赤脚和泥巴,将切碎的稻草砸进泥中,干得热火朝天。到第三期学员结业时,已是次年的4月底了。已经完成的104个泥人,高2米左右,摆放在大殿的西、南、北三方的墙根下。准备正式展览时,又从玉泉林场知识青年中和县文化部门抽调部分人员当讲解员。玉泉展览馆于1975年5月1日开馆,当天就接待了杨得志司令员一行。开馆一年,接待观众60余万人,1分钱一杯的茶,一天可卖30元。可惜这些雕塑,拆除时一尊也没留下来。
追“虎”记
泥塑《收租院》展览一年后,由于白蚁危害,木质的塑像基座大多被蛀空,展览只得停办。玉泉展览馆鉴于这种情况,又在大殿后的观音堂举办了当阳县革命文物展览,在毗卢殿举办了当阳县出土文物展览。
革命文物展览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部分,以实物和雕塑为主。出土文物没有搞通史陈列,而是以当阳本地出土文物布展,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灰陶随葬品、金器和明清时代的部分文物。
展览从1976年8月12日开始筹备,1977年元旦对外开放。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每到节假日,玉泉山人山人海,特别是“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来的人更多,各种车辆从山门外一直顺公路停到五里店子,每天观众不下2万余人。
在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汉时代的金虎,它只有小指头大,昂首蹲伏,尾巴上卷,全身比例适度,形象生动,金光闪闪,胸腹部有小窝点,可能是嵌过绿松石留下的痕迹。它出土于当阳两河公社的刘家冢子。刘家冢子出土的还有东汉画像石等珍贵文物,发掘时,城乡轰动,全县不少村镇的好奇者,扶老携幼,赶到发掘现场观看,成为本县一大新闻。
这只金虎和几块金块,放在一个装有斜面玻璃的展柜中展出,展览半年,平安无事。
6月2日,我回家休息后返回玉泉经过城里,遇到文化局一把手刘宗绪,她劈头说道:“你们出事了,金虎被盗!”
我心里一震,心情沉重地回到玉泉寺,只见展览室关闭,山门内外冷冷清清,不少从宜昌、从县城赶来的警察,忙忙碌碌地进出,展览馆的有些工作人员,被隔离盘问,自然我也不例外。
“6月1日你到哪儿去了?”两位年轻的警察,在一间小屋里神情严肃地问我。
“ 回家去了。”
“你必须把那天的情况说清楚。”
“我不在玉泉寺,金虎被盗与我无关!”
“难道你就不能指使别人来作案?”
他们要我按手印,我坚决不肯,三个人僵持着。
后来县公安局马俊岚局长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小周啊,你是文人,咱们俩平起平坐的商量,配合我们好吗?”
我按了手印,后来知道,玉泉展览馆的人都被要求这样做,又逐个排除了嫌疑。
6月3日早晨,我到出土文物展览室查看,不觉大吃一惊,那个装银法码的柜子又被盗了,银法码和几只海螺条勺已不知去向。仰头看去,屋顶上的瓦被揭去一片,盗窃分子就是从椽子间的空档间溜下来的。我赶紧出来报了案。(那只银法码,是一个圆形的砣砣,外表乌黑,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银块,大概有二三斤重,这个案子可能至今未破)。
公安部门终于抓住了那个偷金虎的犯罪分子,他是宜昌市的一个小青年。6月1日那天,参观文物展览的学生特别多,时近中午,刚好两位值班人员来了客人,下去陪客去了,他们刚走,那个小青年趁人不注意,一拳捶开了放金虎的展览平柜的后档板,轻而易举将金虎盗走,出了天王殿,顺穿玉公路走到汉宜公路交界处,乘车回到宜昌。
金虎被盗后,县公安局派人迅速赶到现场,关闭展览馆,保护现场,同时,封锁穿玉路,逐车逐车排查,因为游客太多,搜查毫无结果,让那个盗窃分子十分顺利地溜回了宜昌。到宜昌后,他并不知道这个金虎的价值,竟然拿着金虎给左邻右舍看,问别人这个东西可值多少钱。问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位老婆婆听说当阳玉泉寺金虎被盗,公安部门正在追查,于是她向公安部门报了案。公安人员根据线索,迅速将犯罪分子抓获。后来,在白虎山下的玉泉茶楼召开公判大会,将犯罪分子判刑10年,终于追回了金虎。
这件事之后,玉泉展览馆加强了对文物保护。其后再没有发生文物被盗现象和古建筑失火的事故。
1980年5月,玉泉展览馆撤销,当阳县文化局在玉泉寺设立文物管理所,受文化局和玉泉风景区双重领导。
大雄宝殿全落架维修
大雄宝殿是玉泉寺古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重檐的殿顶,出檐深沉,屋顶复盖灰色筒板陶瓦,十分雄伟。大殿台明上立柱三层,即廊柱、檐柱、金柱,各24根,全部是金丝楠木,每棵金柱高12米,直径70厘米,净材积近4个立方米。大殿面宽9间40米,进深7间30米,通高21米,建筑面积达1253平方米,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屈指可数的大木构架古建筑。通过碳14测定,它的下槛是元代遗物,斗拱为明代遗物,大殿是明代建筑,但也保存了宋元时代的风格。据《玉泉寺志》(清光绪十一年版本)记载,大殿在明朝末年进行过一次大的修缮。
由于年代久远,大殿屋面漏雨,檐口的檐椽和飞椽头槽朽,有的甚至脱落,导致檐口的水平线成了波浪形。在以往的小修中,地方木工随意更改原构件的形制,需要规范统一。由于玉泉山一带空气湿润、多雨,白蚁滋生,很多梁枋立根被蛀空,大殿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大殿的安全,当阳县文化局、玉泉风景区几次向湖北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写报告,申请拨款维修大殿。湖北省文化厅于1979年拨了部分维修经费,准备先期加固大殿立柱。1979年夏天,浙江金华天宁寺大殿大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李竹君工程师前往指导,他对一些外观尚好,内部已被蛀空的古建筑构件,采用了一种新的修复办法——化学高分子加固。这种方法,既保留了古代木构件的外观,又加固了木材内部,达到了“整旧如旧”的目的。为了学习这种先进经验,玉泉展览馆派出四人,由我带队,赴金华学习。
从金华回来后,我们四人自己当小工、木工,开始对大殿54根已经中空的立柱进行加固。具体方法是,用手锯在立柱上分段开出一条12公分左右的竖口子,掏出柱子中心部位呈蜂窝状的白蚂蚁窝,清除残渣,用皮吹风吹净里面的灰尘,再将那块锯下的木头补上去,上面留下一个口子,以劈开的楠竹作灌槽,将化学树脂和填料灌进去。半个钟头后,树脂凝固了,其坚固程度比木材硬10倍。柱子加固完后,效果很好,外皮上只留下锯子开口的痕迹,这些明代留下的珍贵楠木,又坚韧如初了。
柱子灌完后,国家文物局在玉泉寺举办了七省古建筑训练班,那些灌过的柱子也成了很好的实物教材。
1980年9月至12月,全国第四期古建筑测绘训练班在玉泉寺举办,毗卢殿和观音堂辟为教室,来自28个省市的34名正式学员参加学习。国家文物局文保所罗哲文、杜仙洲、祁英涛、李竹君、梁超等工程师授课。除了台湾之外,每省都来了学员,一省一人,重点省市多一点。学习期间,学员们对大殿进行了平面实测并到武当山考察,每位学员都写了《紫霄宫大殿考察报告》。
训练班结束后,留下了几位湖北学员和国家文物局文保所贾克俭学员对大殿进行了实测,几个月时间,对大殿屋面的艺术构件及斗拱、梁架、柱基画了几千张实测稿。李竹君老师现场指导,还叫我临摹了天花板,天花板共91块,大者1.6米见方,小者1.34米见方,上面的彩画,是历代工匠的作品,有花卉、禽鸟、动物图案,有的粗糙,有的精细,有几块天花板上画了仙鹤、云龙、凤凰,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我一一将它们临摹下来。后来,根据这些图案,李竹君老师叫我设计了云龙和莲荷2种图案,重新画上去,统一了风格。
1981年9月,当阳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大雄宝殿维修问题,成立了当阳县古建维修领导小组,当阳县文化局抽调人员组成维修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在这次会上,李竹君老师叫我去北京画图。10月,我到北京工作了近半年,同去的有湖北省博物馆的吴晓,亦为全国古建筑训练班的学员。
北京沙滩的红楼,是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旧址,现为国家文物局办公地点。我和贾克俭、吴晓紧张地在这儿工作了几个月,他们画玉泉寺大殿的斗拱及部分木构件图纸,我完成了大殿的正立面、平面、侧立面、横剖面、纵剖面、艺术构件图纸,还描了玉泉寺北宋铁塔的十多张图纸(铁塔实测图由文保所贾瑞广等老师制作)。在京期间,我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几位德高望重的副会长,并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家,恭请他为玉泉寺题写了“三楚名山”、“大雄宝殿”等5幅字。
1982年5月12日,大雄宝殿全落架维修进入实际施工阶段,开始拆卸上檐的吞脊大吻,这2只龙头鱼尾的土陶构件,是明代遗物,高1.82米,同时,在屋面上发现了几块明代万历年间烧制的简瓦。拆卸从屋面瓦件开始,由之字形的竹跳板上将瓦件运下来,再拆上檐穿逗式的排山架子、斗拱、天花支条,最后拆下檐屋面及木构件。这次拆除,搭了满堂脚手架,大殿原有的72根立柱,原地未动,每根用钢管脚手架固定住,不让它倒下来,目的是便于今后安装,省工。在拆除木构件时,事先都编了号,拆下来的构件,有序地堆放在东堂茶园和西堂前的广场上,糟朽的部分,重新制作更换。
这次大修,普通木工瓦工小工石工都是本县和邻近县市的,特聘工匠中,有山西应县城关的迟亮和杜玉兰夫妇,迟亮年过80,对制作艺术陶件有精湛技艺,他们共制作了2266件艺术构件。赵生师傅来自河北清东陵,是一位瓦工,他对屋面的简板瓦、正脊垂脊和艺术构件的安装十分在行,他负责指导全部瓦工和小工。吕小宝是浙江金华人,修过天宁寺大殿,制作复杂的斗拱非常有经验,他带领一大批木工,完成了玉泉大殿全部木构件的制作。大殿油漆由汉阳油漆队承包,白蚁防治由武汉白蚁防治所完成,可惜的是,大殿月台南头一棵明代古柏,可能是受不了治白蚁药物的巨毒气味,不久便枯死了。为了有效地防治白蚁,避免潮湿,这次大修,将大殿基础台明提高了40厘米。
在大木构件的安装中,特聘了辽宁锦州市文化局的刘宝瑞负责,他工作认真,大殿明间横梁的跨度是6.44米,用铁葫芦安装时,拉得分毫不差。
到了1984年9月,除了地面砖之外,大殿工程基本结束,湖北省博物馆丁安民、王正明老师自始自终参与指导,对施工中拆卸的4万多瓦件和近2万件木构件逐一检查、编号、鉴定,损坏者修补,糟朽者更换。全工程共用工4万余个,仅木工用工就达10464个;用木材812立方米,更换了46个石柱基,台明边缘的五花石石条全部更换为青石条。1979年,对54根中空的立柱进行化学高分子加固的款项,由省文化厅拨付。1981年后由国家文物局拨付的款项共68万元,全部用于大殿维修。
1987年,当阳县财政局、文化局、大殿维修办公室对大殿工程决算,4月29日的决算结果是69.5万元。
大殿维修后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验收,定为全国古建筑维修低造价的典型,每平米造价约500元。当时,人工工价很低,小工每人每天1.20元,技工1.80元,普工1.50元。
玉泉铁塔2001年冬天,当阳市文化旅游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再次对大殿进行勘查,发现后下檐屋面漏雨较为严重,部分椽子糟朽。上下檐部飞椽头大多朽坏、脱落,下檐檐口又呈现出波浪形曲线。上檐梁楼有少量的地方断裂,一些童柱被粉虫和白蚁蛀空。至次年4月,技术人员制作了23张大殿残破现状图,8张大殿揭顶大修设计图,由湖北省文化厅文物处上报国家文物局,申报维修经费。同时,对大殿危险部进行保护,作了一些第二次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请 僧 人 进 庙
1982年3月11日,国务院将玉泉寺及铁塔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4月,玉泉寺又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准备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玉泉寺内守护庙宇的3位僧人,有缘和大根先后圆寂,觉华师傅业已还俗,而迫在眉睫的则是请僧人进庙。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和省佛教协会开始了细致的搜寻工作,在沙市找到一位叫性忠的僧人,在松滋找到僧人常醒,又请了沙市佛教居士范凤舞、谷又萌(法名月空,80岁,解放前毕业于重庆汉藏教理院,后还俗),当阳的张明洪(原为玉泉寺般舟堂僧人,法名泽元,解放后还俗)。
当阳水泥厂驻沙市办事处主任黄厚明推荐了明玉。明玉当时在沙洋张湖堰二农场。
一切都很顺利,明玉被请回来,先在当阳城西2公里的关陵庙当保管员,后到玉泉寺主持事务。明玉俗名赵正光,土家族,1915年生于湖北长阳白寺坪,13岁出家于玉泉寺西禅堂,1941年8月任玉泉寺方丈兼任关陵庙的当家师。解放后一度服刑,刑满后在沙洋农场劳动。
1985年8月5日,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楚杰,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副会长万松亭,送明玉、性忠、常醒、谷又萌、范凤舞、张明洪到玉泉寺,天王殿门口,炸响了鞭炮,僧人正式接管了玉泉寺。
昌明法师步出天王殿后门,看着满目青山,新修的大殿,振锡说法:
堆蓝秀丽,玉泉常新。
一砖一木,悉见觉心。
8月18日,当阳县文化局与僧人办理寺产移交手续,将中轴线上的建筑及东西禅堂、般舟堂、圆通阁、送子庵、藏经楼和地面文物移交僧人管理。僧人成立了玉泉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明玉任主任。当阳县财政局拨款3000元,作为寺管会的开办费,粮食局送来了粮食食油,水泥厂送来了水泥,一些单位送来了寺管会需要的物资,公安局协助解决了僧人户口问题。
僧人们暂时住在般舟堂,自己搞劳动,上山打柴禾,开辟东堂菜园,自己做小工,整理藏经楼僧舍、接待室、念佛堂,改造天井环境,大种花卉,藏经楼面貌焕然一新。
每日清晨4时,僧人们在念佛堂中礼佛上早课,晚7时上晚课,梵呗之音,不绝于耳,中断了30余年的古刹钟声又敲响了。
10月10日,中国文联三峡笔会的作家们来到玉泉寺,这是明玉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在般舟堂,著名作家峻青挥汗画了2块大石头,又有北京画家补了兰草和麻雀,画上一段文字也很精妙:“长坂之石,玉泉之兰,关陵之雀,此乃三峡笔会之雅兴也。”
作家康濯看看般舟堂天井中月月开花的桂树,挥毫写道:
当阳莲桂寺生辉,长坂单骑救主回。
山灵水秀人物杰,莫怜阿斗要英才。
玉泉有千瓣并蒂莲,诗中故有“莲桂”二字,康濯写完,作家们纷纷在诗后签名,用了整整二张宣纸。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僧人们接待了日本、英国、西德、法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客人17批计241人,接待海外华侨9批66人次。几位日本客人送给明玉一方黄锦缎,上面写了一个“和”字。4位美籍华裔尼姑朝拜玉泉寺,在北宋铁塔前绕塔三周,虔诚诵经,对祖国精美的文物赞不绝口。
1986年元旦,在湖北省佛教协会第4次代表会上,明玉当选为省佛协副会长,后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当阳县政协委员。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授予玉泉寺民主管理委员会1986年度“先进单位”称号。这一年,大雄宝殿内,重塑了8米高的三座佛像和海岛观音、二十诸天、十八罗汉坐像。
1987年6月13日,玉泉寺内举行了佛像开光和明玉方丈升座仪式,方丈室设于藏经楼,之后,明玉陆续收了一些“宽”字派的徒弟。1990年,明玉方丈募化10万元,在毗卢殿、观音堂内雕塑500罗汉,8月15日举行开光仪式,请来了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林少南等一些领导同志,开光仪式由昌明、明玉共同主持,昌明于罗汉堂洒净之后,开口说法,声如洪钟:
五百下天台,半千回玉泉。
华夏逢盛世,安稳亿万年。
1994年,由明玉方丈募化,重塑了天王殿四大天王,圆通阁内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西方三圣”。又从河北请回汉白玉雕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各一尊,供奉于般舟堂内。9月,沙市章华寺方丈宽莲,由缅甸请回玉佛十余尊,将其中一尊长3米的卧佛转运至玉泉寺,供奉于般舟堂西屋,从此西屋挂上了“玉佛殿”匾额。
10月,台湾台北法济寺僧人、天台宗著名研究学者慧狱法师,由缅甸请回玉坐佛一尊,供奉于大雄宝殿内。这一年,由明玉方丈募化,于西禅堂伽蓝殿重塑了关羽、周仓、关平像,于东堂韦驮殿内重塑韦驮菩萨坐像一尊。1995年10月9日,寺内为这些塑像举行开光法会,来自省内外(包括台湾)佛教徒近3000人参加了盛会。当阳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部分领导到会并讲了话,市政协主席杨先文致贺词。
自僧人进庙之后,寺院门票收入,功德收入,各项捐赠收入,全部由僧人建帐,自收自支,除少量用于生活开支外,大量用于施造佛像和古建筑维修,东西禅堂、毗卢殿、般舟堂、圆通阁、送子庵都相继修缮。重建的东禅堂,占地1100平方米,工程竣工后,将毗卢殿内500罗汉像移入堂内,成为游人必到之地。
明玉在世时,收了一个台湾弟子叫宽霖,宽霖先后在台湾佛教居士中募化了12万元重建了智者大师讲经台,后又募化了17万元重建了小关庙大殿。
小关庙位于覆船山北麓的珍珠泉畔,原有山门、大殿、三义殿三重建筑,是我国最早的一座祭祀关羽的庙宇,附近有“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等名胜遗迹。小关庙自1960年彻底毁弃,一直没有得到修复。重建的小关庙大殿,面宽三间,单檐卷棚顶,复盖灰色筒板瓦。殿内塑关羽身着绿袍、手捧《春秋》的坐像,木龛的楹联是:
千秋义勇无双士 万代衣冠第一人
殿后的坡坎上,有桃树数十株,再后便是茂密的松林了。
殿前立有一牌,上写“彭德怀谈心处”,并附有一段说明文字: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11月,西征的国民革命军三十五军第一师一团一营,由该师政治部秘书长段德昌同营长彭德怀率领进驻玉泉山,堵截由宜昌溃逃的吴佩孚残部不遇。当晚,段德昌与彭德怀铺草于关公像前,彻夜长谈。
这次谈话,彭德怀印象深刻,在他晚年所著的《彭德怀自述》中,有详尽的记载,共产党员段德昌这一晚上对他的谈话,影响甚深,促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铁塔维修和地宫发掘
铁塔是玉泉寺的重要文物,屹立于白虎山和青龙山之间的台地上,平面呈八角,十三层,通高16.945米,铸造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距今941年,是我国目前存世稀少的完整的宋代楼阁式铁塔,除了它顶部的塔刹是清代钢铸件外,其余皆为宋代原件。每层由飞檐和平座构成,飞檐下的*2心造斗拱,是国内唯一保存下来的*2心造实例,对研究宋代冶炼技术及当时木构建筑的营造法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第二层平座壁面上,八方都铸满阳刻铭文,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玉阳乡山口村佛教居士郝言与其姨妈韩氏大娘曾捐生铁76600斤铸造了铁塔,又有当阳县大梨庄佛教居士韩大锡,与其妻捐生铁独资铸造了铁塔第三层。建铸塔的目的有三点:一、供奉佛舍利,因而又叫如来舍利塔。二、追荐郝氏与韩氏已亡故的家属。三、祈求国家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并说明铸造工匠是“两浙金火匠”,落成日期为“八月十五日”。
由于年代久远,塔身扭曲倾斜,“观音娘娘竖歪塔”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自1972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几次派专家会同当阳文化部门对铁塔进行监测,1989年测得的数据表明,塔基东北角下塌3.8厘米,塔身偏离塔心垂直轴线55′01″。在此之前的1962年,曾对铁塔扎架维修一次,在一至七层内壁砌砖保护,并在各层平座下垫锅铁扶正。1976年,对铁塔基础土丘进行加固,做了三层砾石护坡,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但这两次的工作,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塔身的倾斜没有得到彻底的校正。生铁壁面伤损裂纹129处,表面氧化锈蚀严重,也未处理。
1992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湖北省文化厅上送的《玉泉铁塔修缮防护工程设计说明及细则》,拨专款95万元,全落架维修铁塔。1993年3月26日正式开工,1995年10月8日竣工,总投资140万元(其中包括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总用工7200工日。
这次维修,遵循“整旧如旧、保持原状”的原则,对已毁构件没有补铸,对生铁壁面的129处裂纹进行修复。工程采取钢管脚手架竖井式拆卸方法,用铁葫芦将44块构件卸下,以化学的方法进行除锈,并涂了保护层,地宫发掘完毕后,逐层安装扶正。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化元、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吴晓参与了这项工程。
1994年10月23日开始发掘地宫,湖北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孙启康坐阵指挥。这时,铁塔的须弥座已经搬运到工棚,放置铁塔的土丘成了一个平台。须弥座下,长短不齐的12块砾岩石条,拼成一个八角形,每边长度为1.35米。石条宽30厘米,厚33厘米,埋于地下的部分15.5厘米。在八角形的条石圈内,呈东西向放置三块石板,板厚35厘米,中间一块石板正中,凿一正方形凹槽,边长33厘米,深17.8厘米。三块石板东西两侧,各竖砌青砖13排,每块青砖长40.5厘米,宽21厘米,厚6~8厘米,每块砖的正面,阴刻宝塔一座,形状各有差异,但图案全是密檐式砖塔。
起吊三块青石板,拆除石板东侧的13排竖砖,考古人员在竖砖下发现了4~10厘米厚的灰渣粘土拢乱填层,经用手铲和毛刷仔细清理扰乱填层,发现了古钱币、玻璃器残片、铁器、瓷片和步枪子弹壳等30余件器物。玻璃碎片是一个宗黑色的瓶底,上有三排横字,上为“BELLEFO”,中为“美尔面”,下为一符号“(H”。从扰乱层可以断定,地宫可能被盗。清除扰乱层,其下为呈南北向排列的两块青石板,靠东边一块的东北角已被敲碎,这两块青石板,便是地宫的盖板。
地宫是一个六角形竖井,井口直径1.12米,深1.585米,每角立角柱一根,柱两侧开槽,安装石板,形成一个封闭的井。可惜的是,东北角的一根角柱和两侧的石板已被盗墓贼打断,角柱外有一盗洞。地宫内放置一个束腰的圆形石板须弥座,座上放一石函,石函顶遗存一铁块和三块未燃尽的松树油节巴,可能为盗墓贼照明之物。
石函顶有楷书石刻文字十八行,弥足珍贵,全文如下:
圣宋天圣初,有前住持传法赐紫大师□□,因重修经藏,开掘藏脚基址,获一地宫。见石匣上有字号,原是大唐仪凤二年三月十日,天皇天后为夫主文武圣皇帝忌晨,天下诸州五所各度僧满四十九,常令数足,并造浮图七级。寺僧弘景禅师德业时,尊后召入京,帝甚仰重,供养数年。禅师虽居凤阙,不忘林谷,因辞栖遁。金轮圣神皇帝不屈高志,遂放还山,亲授舍利,令下塔中。以大周长寿三年岁次甲午七月丙戍朔二十四日己酉,道俗云集五千余人,下舍利于塔中。故记之云尔。
自后,广教大师未曾安葬,时遇圣宋嘉佑六年九月十一日,住持传法赐紫悟空大师务本,谨召募远近僧俗,男女弟子,各舍净财,选此胜地,依旧安葬上件舍利,建铸铁塔一座,高八丈,计一十三级,于塔上铸就千佛、诸大菩萨、五百罗汉,于塔下周回修盖廊宇,并献供亭子、永镇此地,共彰不朽。
上祝皇帝万岁!国泰民安,风雨顺时,法轮常转。
愿以此功德,曾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段铭文明确告诉我们:地宫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是武则天所赐,唐代放舍利的石匣子,宋代出土后,又二次下葬。当时建造铁塔时,曾在塔周围修有木结构的回廊和祭亭,可惜今天的人们再也看不到那些精美的建筑了。
至于迎请舍利的弘景禅师,佛典上有记载。弘景,又名恒景。俗姓文,当阳人,生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15岁时在玉泉寺奉敕受戒,可见来历不凡。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弘景到了京城,跟随名僧道宣学习毗尼,后被武则天召入皇宫;在内道场供养,他屡次请求回玉泉山被获准,临行前,武则天亲赐佛舍利,叫他下葬于玉泉寺前的砖石塔中。大周长寿三年(公元694年)7月24日,弘景在玉泉寺举行5000余人参加的法会,将佛舍利下葬于砖石塔地宫中。证圣元年(公元695年),62岁的弘景,应武则天之诏,入东都洛阳,协助于阗国高僧实叉难陀翻译梵本《华严经》,费时5年。弘景弟子,以惠真、鉴真、普寂、怀让最为有名。弘景的地位,在唐中宗时期至于极点,是全国朝野尊崇的高僧,他圆寂于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世寿78岁。铁塔地宫中刻有铭文的这只大石函,通高80厘米,一底一盖,盖长75.5厘米,宽72.5厘米,高42厘米;底长75.5厘米,宽72.5厘米,高38厘米,其外壁雕满花纹。底与盖相扣合的四角处,凿有对应的16个孔,每孔直径7厘米,深10厘米,以一根铁链贯穿孔中,并有一把长48厘米铁锁扣住铁链。铁链已被盗墓者砸断,残长249厘米。
大石函中套有一只小石函,均被盗墓者凿破。小石函通高64.3厘米,一底一盖,外壁雕刻花卉和动物图案。小石函下压龟骨残片29块。
地宫早年被盗,在清理中,发现了一些残存文物。据湖北省玉泉铁塔考古队撰写的《湖北当阳玉泉铁塔塔基及地宫清理发掘简报》(此文发表于1996年第10期《文物》杂志)称:“供养器物散遗在地宫内沉积土和大石函内,大石函内的器物均浸没在函仓积水中。有“舍利108粒。重1.2克,最大径7毫米、最小径0.5毫米,白色,细如芥子。”“佛牙舍利1颗”。“水晶石佛珠14颗,重15.8克,纯白色,圆珠形,珠中钻有锥形通孔,孔径0.5~1毫米,单颗外径9.6毫米。”“紫色水晶石1粒”。“木骸、丝织残骸、残漆片各1件”。“古钱币307枚”。
另外,在地宫外南侧还发现一具小石函,长方形,长34厘米、宽29厘米、高33.8厘米,由上盖和下仓组成,石函中装有冶炼过的生铁残渣,一只影青莲瓣高足供养瓷炉,一尊铜鎏金菩萨。
地宫内的须弥座、大小石函取出后,加固了塔基,堵塞了盗洞,照原样安装了铁塔各层构件,玉泉斜塔的历史便一去不复返了。
1995年10月8日,玉泉铁塔修缮防护工程竣工,对外开放。
对于地宫中发现“佛牙舍利1颗”的说法,有关专家和佛教界人士提出异议。理由是:全世界公认的佛牙存世的只有2颗,一颗在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塔第三层,仅供奉佛牙的黄金塔就达500斤。第二颗在斯里兰卡,佛牙为黄金包裹,不易见真容。考证佛牙存世的理由有三:是否有佛经佛典记载;是否有历朝历代的承传关系;是否有实物存在。玉泉寺铁塔地宫小石函业已被盗,有无佛牙是个未知数,待专家学者们继续考证。
恢复八景和兴建新大门
明朝末年,玉泉寺有十处风景点,分别为智者洞、朝阳阁、金龙池、珍珠泉、楞伽峰、讲经台、松风亭、石乳窟、行宫台、古邮亭。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改为八景,分别为珍珠跳玉、铁塔棱金、妆台镜月、溪水湛天、知识禅关、唐贤碑碣、邮亭夕照、画阁朝阳。
这些景点,珍珠跳玉指的是珍珠泉,1974年将毁弃的平板桥改为曲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观赏桥,2001年桥头墁铺草坪,拆除了数十间杂屋,环境比较干净了。铁塔经过大修后,四周环境亦有所改变,塔侧开挖了“玉泉铁塔地宫文物陈列室”。
妆台镜月一景,在北宋铁塔东侧,是北守时,宋真宗赵恒的明肃刘后梳妆处,当时建有行宫亭、梳妆台、皇城院,久废。1972年,此地修建了高30米,长百余米的东风渠渡水槽,从景观角度考虑,社会人士对其褒贬不一。近年来在渡槽下开挖了镜月湖,在湖的北坡上竖立了一尊高5米的托塔观世音菩萨的雕像。
溪水湛天一景,在寺左侧的石钟峡,峡内有乳窟洞,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命名的玉泉仙人掌茶的原产地。近几年有人投资在青龙山腹开挖百余米上的隧洞,在洞内利用声光电技术,搞了一些玉泉山传说故事人物雕像,供人参观,并挖了一个人工瀑布,建筑了二层楼房。对此景点的改造,争议较多。
知识禅关一景,在般舟堂北侧的圆通阁内,是清代末年一宗高僧祖印法师闭关阅藏的关房,关房内木阁楼木地板,关房外小天井花卉艳丽假山小巧。近年来整修了关房,并于圆通阁正殿新塑“西方三圣”泥胎像,是寺院中一处清净场所。
唐贤碑碣一景,在明代所立“汉云长显圣处”石望表下面的平地上,原建有一四角碑亭,亭内石碑刻唐代张九龄、孟浩然、元稹、齐己等人题吟玉泉寺诗八篇,碑亭于抗日战争期间毁弃。2001年,在珍珠泉西侧新建了一座2层“唐贤碑碣”长廊,悬山式灰筒瓦顶,廊子开阔,供游客品茶观泉。
邮亭夕照一景,在北宋铁塔东北侧,土丘上原有古邮亭一座,是古荆州通往宜昌驿路上的一处递铺。
这是国内一处稀有的古邮亭,毁于何时无记载。1982年,邮电部长钟夫祥来玉泉参观,嘱我画一幅古邮亭图,画成上送后的1983年,湖北省邮电管理局拨款2万元重建了邮亭,亭为重檐八角小青瓦顶,现为玉泉邮电所办公处。
画阁朝阳一景,在珍珠泉和石钟峡之间,即明代朝阳阁遗址处。1987年,在此开挖了万余平方米的朝阳湖,湖中建一重檐八角,黄琉璃瓦盖顶的亭子和六曲桥、蘑菇墩,总投资4万余元。如今亭因湖立,湖因亭秀,桃红柳绿,溶为一体。游人荡舟,泛波推浪,其乐无穷。湖边山上,原有寒亭一座,如今有诗无亭:
朔风凛凛雪漫漫,未是寒亭分外寒。
六水火云天不雨,请君来此凭栏杆。
近十年来,当阳市政府重视风景区的建设,投巨资架通了玉泉山的程控电话,又投300余万元,改造了穿玉公路,解决了国内外游客交通不便的问题。
紧邻寺院的长店子村,有17户农舍,十分陈旧,有碍观瞻。当阳市政府组成“玉泉风景区拆迁领导小组”,经过2年深入细致而艰苦的工作,至1998年6月,农户全部搬到冲子湾新居。他们按照统一图纸建房,一律做成二层粉墙青瓦的仿明清风格的民居建筑,形成高低错落的小集镇景观。
与此同时,还建了玉泉风景区新大门工程亦在建设中。高高的土山上,建筑起28米宽的土红色城台,三门洞天,中门上方书三个颜体大字“玉泉山”。重檐歇山顶的城楼,面宽三间,梁枋上红灯高挂。城楼前有石阶40余步,石阶以东是万余平方米的停车场。在停车场,建有附属的仿古商业服务长廊。新大门的绿化工程,一直延续到2002年春天。新大门及其配套工程,总投资逾600万元。(转载《湖北文史》第七十三辑,本文作者周天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