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展开《湖北水利工程示意图》,最夺目的是那些点点繁星般的水库、水电站和像草履虫模样标志的长江、汉江堤防。然而,这些只是大中型水库和电站,至于无法在地图上找到的数以千计的小一、小二型水库和以百万计的塘堰就更不用说了。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半个多世纪,在以李先念、王任重、张体学为代表的历届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湖北大兴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防洪、排涝、灌溉三大体系。其中,累计完成长江、汉江堤防加高培厚1.8万余公里,建设机电排灌泵站1.6万余处,装机192万KW,兴建排灌涵闸3284处;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838处(不含丹江、黄龙水库),其中大型水库45处,大型水库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型水库227处;开发建设农村小水电装机容量127万KW。这些水利设施兴利除害,效益显著,为湖北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通过大兴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治理水土保持流失面积368万余平方公里,农田灌溉有效面积达3900余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抗旱能力大大提高。以1985年为例,是年全省遭遇20年一遇的大旱,全省72个县有47个县受灾,严重受旱面积达2645万亩,占农作物面积49.7%。在这样的大旱中,全省270多处大中型水库,长江、汉江100多处涵闸和各类机电提水灌溉设施,全部投入抗旱,累计供水达140亿立方米。在当年播种面积调减260万亩的情况下,农业仍获好的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443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居全国第六位;棉花980万担,居全国第五位;油料1400万担,居全国第四位。据统计,200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已达490亿斤。
除了灌溉外,湖北水库防洪作用巨大,养殖效益明显。全省大中型水库(不含丹江水库、黄龙水库)保护了下游2102万人口、2180万亩耕地,保护了京广、汉丹、襄渝、焦枝、昌九铁路等国家主要铁路干线和宜黄、黄黄、京珠高速和106、107、316国道等省内主要公路交通干线。通过兴修水利,“搬湖上山”,为湖北增加了大量水产养殖面积,仅大中型水库水面即达150余万亩,1000余平方公里,占湖北有效养殖水面750万亩的20%左右。
湖北治水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时代楚人兴建水运供水,经历代王朝不断建设,到民国时期建造鄂城民信闸、武昌金水闸等,在长达2000多年有文字记载历史中,湖北境内修建了大量防洪、排水、灌溉、航运等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历史局限,那时只能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原始的筑堤排水,其建造的塘、堰、沟、渠,也是以治理和灌溉农田为主,作用十分有限。到解放时,只有长江、汉江留下低矮且破烂不堪的堤防,少数小型涵闸及为数不多的塘堰,基本没有其他水利基础设施。解放后,各类水利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陆续建成,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下年代前均省去二十世纪——作者注)湖北掀起大兴水利建设的高潮后,九十年代湖北又把防汛当成“天大的事”,大力加强长江堤防等水利工程建设,中央也加大了对湖北水利特别是长江堤防建设的投入。1998年特大洪水后的三年时间内,湖北堤防建设累计投入170多亿元,使长江堤防发生了质的变化。此外,水库整险加固、水土保持治理等也有了重大进展。这一时期是湖北水利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
时间如流水,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作为湖北的一位老水利工作者,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将五六十年代湖北大兴水利的主要情况作一些回顾。
塘堰难抵大旱,抗大旱必须建骨干水库
湖北的水、旱灾害频频,常常又是交替发生,广为流传的“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要是一年收,狗子不吃锅巴粥”,正是当年灾情的真实写照。解放以前,全省虽然有110万口塘堰,但常因埂垮、堤破,使塘堰严重淤塞,抗旱能力有限,顶多维持10至15天,大部分农田仍然靠天吃饭。1949年大水灾,1952年、1953年连年大旱,黄冈、孝感、襄阳、荆州等专区灾情严重,许多地方断水缺粮,连牲口饮水都十分困难。新政权在大力赈灾的同时,发动群众堵口复堤,恢复原有水利设施,并新建一批塘堰和小型引水工程。当时治水的方针是:“以治河为重点,兼顾农田水利;以治标为主,同时积极进行治本准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上工人数多为计划动员的数倍至10倍”,“1951年至1952年两年完成土石方,相当于国民党统治时八年工程量的总和”。1952年,政府提出了水利建设要以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当年受益为主的“三主”方针。不久后,“以当年受益为主”改为“以蓄为主”。
“三主”方针对发动群众大兴农田水利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952、1953两年共修塘堰9.85万口,受益面积200余万亩。
不过,在这两年大旱的考验中,暴露出塘堰底子浅、容量小的缺点,抵不住长时间大旱,群众反映强烈。干部群众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抵御大旱就必须修建大水库,湖北省委领导经过调研也开始考虑要搞“试点”,建设中小型水库骨干工程。
艰难的起步
五六十年代,水利建设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资金,二是材料(钢筋、水泥、炸药),三是技术人才。由于水利专业技术性强,因而水利建设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1949年夏天,长江发生大洪水。为了有效解决水患问题,湖北省于当年9月成立了水利局。次年4月,水利部指示湖北水利局改建:一、成立长江中游工程局,主管长江、汉江干堤(1955年成立湖北省水利厅,长江中游工程局撤销)。二、成立省农林厅水利局,主管支堤、民堤及农田水利工作。水利局下设7个地区水利分局,18个县局。没有设水利分局的地区,其农田水利工作由专署建设科代办。
最初组建的省水利局,是把从旧政权接收的江汉工程局、湖北水利工程处、金水流域工程处、林业部水利局第四工程队及汉口水文站等5个单位整合而成的,局机关及下设6个工程队和2个勘测队,共210人,其中技术干部仅80人。省水利局连同地方水利部门总共才550人。1952年“三反”、“五反”后,省水利局接收了7家私营营造厂的270名职工,加上从社会招收并经短期培训后的人员,局直属系统职工有840人。连同7个地区水利局,31个县水利局,总共发展到1200人,这就是当年湖北全部的水利工作者。
从旧政权接收的水利技术人员,和向社会招收并经短期培训的人员,大都缺乏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更谈不上做较大的水利工程。人才问题成为湖北水利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此情况下,各地只能靠发动群众修塘修堰。有的地方兴修引水工程,如南漳县的百里长渠、随县的车水沟、蒲圻的松蒲渠,主要靠人海战术。“百里长渠”引水工程,长47公里,坝高2.7米,渠道建筑有进水闸、分洪闸、泄洪闸、倒虹吸、渡槽、桥梁等200余处,工程耗费石方4400余立米,土方133万立米。省水利局派3个工程队驻工地主持施工,当地政府动员了近7万民工参与施工,从1952年1月动工到1953年4月竣工,历时1年4个月。在厥水修建30公里长的滚水坝,当地组织大量民工参与建设。虽然省水利局派去了3个工程队,但技术力量仍严重不足,在水利部陆续派了50多名技术人员来帮助工作后,工程才顺利完工。
要抗旱就要搬大水,必须建几个骨干水库,这已成为当时干部群众的共识。省领导打算在革命老区选择修建一个中型水库,一来解决那里的农业灌溉问题,二来可以作为今后大的水库工程建设的试点。
麻城是革命老苏区,也是全省旱灾的重灾区,1952年9月,张体学副省长在麻城拍板,决定在该县兴建一个中型水库。11月,时任省农林厅水利局副局长的许金彪,带领年过花甲的老工程师杨鸿勋及随行技术人员一行8人来到麻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对举水以东、麻城县东北部、胜利县(今罗田县胜利镇)一带的水系进行详细踏勘。当时正是寒冬,又遇上一场大雪,而当地不通公路,也没有汽车,唯一由麻城县政府为许、杨二人各提供一匹马代步。他们白天翻山越岭选坝址,晚上借宿群众农舍。经与其他几处坝址反复比较,最后把修建水库的地点选在大坳。随后,省政府同意上大坳水库,并立即派省水利局第六工程队进驻工地进行勘测设计。省委很快组建了大坳水库工程指挥部,由许金彪任指挥长,黄冈地区水利局局长陈燮南任副指挥长,麻城县县长吴德简任政治委员。大坳水库承雨面积47.2平方公里,总库容2760万立方米,坝高31.7米,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大坳水库是当时湖北第一个较大的水利工程,由于条件艰苦,施工困难,又缺乏经验,许金彪等指挥部的同志充分依靠群众,大力发挥技术干部的作用,化解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很多困难。李先念同志非常关心大坳水库建设,由张体学同志陪同,亲临水库工地视察,组织劳动模范座谈,使群众倍受鼓舞,加速了工程进度。
在上大坳水库工程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又在孝感县兴建金盆浴鲤水库(中型水库),水库坝高21.5米,总库容2990万立方米,设计灌田5.5万亩。这两个工程相继顺利完工,标志着我省修建中型水库试点成功,为今后水利建设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水利的信心。
这两年的水利建设,也锻炼了一批水利工程技术人员,1953年,省水利局召开全省水利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大会,会议总结指出:“通过兴建一批水库,如麻城大坳,孝感金盆浴鲤两个大中型水库,与麻城黑石咀、红安马鞍山、大悟路家冲,安陆周家冲等10处小型水库,以及长渠、车水沟、松蒲渠等引水工程,技术干部受到了锻炼,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过去技术干部不但没有修过水库,缺少实际经验,就是理论也较薄弱,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多数技术干部对于修水库,该如何掌握溢洪道开挖,大坝基础处理、输水管截流环的处理等,都有了实际经验,为今后大兴水利,做水库创造了有利条件”。湖北水利系统的一些专家,如刘绍武、毛维超等,都是这一时期从修长渠、修水库起步的。
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办水利
五十年代,虽然苏联援建新中国156项工程,但后来他们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我国兴办水利必须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继1952、1953年大坳、金盆浴鲤水库以及一批小型水库试点成功后,随即又兴建了枝江石子岭水库(1953年,中型)、石龙过江水库(1953年,中型)、钟祥石门水库(1954年,大型)、麻城明山水库(1957年,大型)、蕲春大同水库(1957年,大型)等五个大中型水库。当时全省最大的荆门漳河水库也在积极准备中。
1957年兴建麻城明山大型水库,设计坝高35.5米,总库容1.69亿立方米,由于鄂东地区地质多为花冈岩,坝址地段风化沙覆盖层深达12米,而且施工机具落后,大坝基础处理成了难题。水利厅厅长、党外民主人士陶述曾当时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技术顾问,知道苏联专家对大桥桥墩基础采用了管柱和惟幕灌浆的施工方法,便与分管施工的副厅长涂建堂商量,决定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明山水库的大坝基础问题。水利厅党组支持这一方案,当即邀请苏联专家西林赴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方案经西林认可后组织实施并获得成功。明山水库运用“管柱和惟幕灌浆法”处理水库大坝基础,这在当时是全国首创。
明山水库所在的白果河一带缺乏壤土,无法修建“均匀土质坝”,筑砼坝也不现实,因为砼坝需要大量水泥,成本高且没有相应的施工机械。于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土”字上找答案,设计出“粘土心墙沙壳坝”方案,从远处取粘土,构筑心墙,施工后获得成功。
中央对明山水库大坝的建设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亲自到明山水库工地视察,其他一些中央首长也去过水库工地。水库的建成,为土坝建筑方式的变革闯出了新路,一时在全国引起反响,中央水利部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8年兴建蕲春大同水库,这里的地质条件与麻城明山相似,也是缺乏粘土。施工人员决心利用蕲春盛产樟木这一有利条件,就地取材,设计出坝高37.5米,总库容2.69亿立方米“木质心墙”代料坝,开了全国水库建设“木质心墙”的先河。大同水库1962年建成,至今运行了40多年,情况良好。
荆门县漳河水库是湖北地方自办的最大水库工程,坝高66.5米,总库容20亿立方米,设计灌田300万亩。一开始,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钢性柔性斜墙堆石坝”的建造方案,但这个方案需要采用钢件大轴,当时国内无法生产这样的大轴,鉴于国际环境,从国外进口也不现实。水利厅党组经过研究,否定了这个方案,并委派副厅长许金彪率工作组赴荆州,与地委领导会商。许还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到坝址作现场调查,研究替代方案。最后,按照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原则,敲定了“粘土斜墙代料坝”的施工方案,经组织大量民工参与施工(高峰期日上劳力达10万人),建成了受益至今的大坝。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根据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部署,水利建设的重点由兴建骨干水库枢纽转为配套受益。我省对水利建设制订了 “成龙配套,蓄水灌田,保证受益,夺取丰收”的方针,目标是“使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1962年至1964年,全省开挖主要水库干、支渠道947条,总长1.45万公里。到1965年,全省的蓄、引、提水能力达237.07万立方米,保证灌溉面积达2600万亩。
修建如此之多的干、支渠道,资金、材料无疑是困难的。为了节约投资,有时只能沿地形等高线随弯就弯,用土方来代替其他材料。在建造渡槽时,省水利厅派工程局局长蔡光耀带队,带全省各地的水利技术干部去广东省,学习引进“U”形薄壳渡槽技术,然后按每米渡槽200元造价,给各地安排投资,这是当时最经济的措施。之所以这样做,也是由于当时有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渠道类建筑物,有效期一般为20年,现在这么处理,以后条件好了,再投资改造。现在,这些建筑物已经使用了30多年,它们已完成了历史使命。
建设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炸药,当时筹备这些材料非常困难。新中国刚建立,旧政权留下的工业根本谈不上什么基础,1949年钢产量很低,只有15.8万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后到1957年,全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增长幅度不慢,但全国各行各业搞建设都需要它。计划经济年代,分配给湖北的钢材不多,虽说水利建设是全省工作重点,可以优先安排,但总量实在太少,无法满足水利建设需要。水利厅负责物资供应的干部,全国各地到处跑,千方百计去谋这些物资,仍然不够用。一些小的农田水利工程,不重要的部位只得用竹筋代用。
水泥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在10至20万吨,后来发展到30万吨以上。国家分配给湖北的水泥少,为了保证建设需要,我省水利工作者东奔西跑,有时甚至到佳木斯和朝鲜去弄。即便如此,还是满足不了建设需要。后来,省水利厅决定自己兴办水泥厂,并得到了省委的批准。1958年,鄂城水泥厂应运而生。建厂初期,工厂规模不大,年产3.5万吨。随着水泥需要量增加,水泥厂生产能力也不断扩大,由年产6.4至8.8万吨,提高到15至30万吨。到七十年代,生产能力发展到40万吨以上。现在回想起来,鄂城水泥厂为水利建设是立了功的,如果当时没有这个水泥厂,湖北的水利建设可能无法坚持下去。
建设水利工程,清基、开渠、劈山,处处急需炸药,而当时这个东西非常紧俏。水利部门只能发动群众,采用“锯末、木炭加煤油”制造土炸药,但成本高、效力低。1953年建大坳水库,弄不到大坝清基所需要的黄色炸药,主管工程师怕影响工程进度,提前两个月向指挥长报告。指挥长也没有办法,说:“先用黑色炸药试试,车到山前必有路”。由于基岩裂隙发育,每孔炮眼打下去,再抽钻,总是满满当当一眼水,刚装进去的黑色炸药,很快变成了一团糊。无奈之下,副工程师卢善信拿出自己的棉被和油布,撕开棉絮用棉花吸干水,再将油布撕成小块,包好炸药,卷成筒,插上引捻,塞进炮眼,点火引爆成功。这个不起眼的小创造,使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了,全体施工人员欢天喜地。为了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水利厅决定在随县厉山兴办炸药厂,生产的硝胺,既能当炸药,又能用作农业化肥。
除了材料短缺,施工机械也严重不足。当年建水库,不像今天有挖掘机、装载机、大吨位的汽车等作运输工具。那时只有少数小型机械,条件好一点地方才能用上板车、鸡公车。要运输大量的土石方,最大的办法是依靠群众的一根扁担两只箢箕,一点点的搬运。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夏世厚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大型工程以上指挥长会议,讨论如何依靠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土代洋,改革施工工具。会议决定推广滚珠轴承,做到半机械化施工,以节省劳力,提高工效。当时所谓半机械化,实际上是非常原始、低水平的使用一些简单机械。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土吊车、轨道车等工具,为提高工效起到很大作用。
除了广泛发动群众,省里还积极动员地方力量兴修水利。1958年4月,张体学省长在大冶县主持召开全省水利工作现场会,他号召各地“打破常规,领导深入,放手发动群众,使全省水利再来一次大跃进”。为了保证完成任务,采取不同政策鼓励地方参与兴办水利:“受益万亩以下的工程,由社与社、乡与乡合办,民办公助,国家酌情补助必要的材料;10万亩以上到30万亩以下工程,由县社合办,国家酌情补助;30万亩以上工程,由专区办,县社协助,省给予必要投资”。从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到1959年,三年之间,各地水利建设高潮迭起,水库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涌现,据资料统计,五十年代全省兴建水库137处,其中1957、1958、1959三年就建了127处,占92.7%。经过这一时期的建设,湖北水库工程总体布局已基本形成。
湖北省的水库建设,国家给了很大扶持,全省人民尤其是农民作了很大贡献。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武汉纱厂停产,建筑行业停工,工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报名参加兴修水利, 有1.5万人分赴安陆县徐家河水库、京山县惠亭山水库和荆门县漳河水库参加施工。统计表明,1950年至1996年,全省建设各类水库1410处(不包括小二型)。其中大型水库44处,中型水库213处,小型水库1152处,合计投资20.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2.4亿元,民工建勤8.42亿,占40%。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水利建设,仅1957、1958、1959三年,全省上水利劳力高达530至580万人之多,占全省劳力的60%。五六十年代大兴水利,为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解放前全省粮食最高年产115亿斤,到1985年已上升到443亿斤,水利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发动群众,大兴水利,向水要粮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李四光称湖北地处“华夏海的第三沉降带,境内平原坦荡,岗地绵延,峻岭崇山,河流纵横,地貌单元繁多,水利内涵丰富”, 古人也说“两湖熟,天下足”。但湖北历来饱受水患之苦,建国后,湖北省委也深谙水利对于湖北的重要性,李先念主席曾指出:“今后我省的根本问题是水利问题,不能靠天吃饭,不解决水利问题而去谈机器生产、集体农场,那都是一些空话。”
解放后,湖北2000多万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很穷,吃饭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狠抓农业成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了抓好这件大事,张体学省长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荆州、襄阳地区的“三北”(襄北、枣北、随北),即今天称为旱包子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返汉后他高兴地说:“湖北条件很好,有水就有粮。”水利厅厅长漆少川也跑了许多地方。省里准备将几个耕地面积在100万亩以上,人口在100万左右的大县,如随县、荆门、监利、襄阳等,纳入全省商品粮基地县、水利建设重点县。这些大县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较好,唯水利设施较差,要把粮食搞上去,首要任务是解决水的问题。“向水要粮”,是当时报纸社论的标题,也是省委工作的指导思想。1955年的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水利建设向前发展。1957年9月24日,中央颁布了“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湖北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动员起来,向水要粮”的号召,到1957年冬,全省声势浩大的群众建设农田水利运动达到高潮。襄阳地区上工早、行动快,成为全省的先进。
广大群众在大兴水利的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经验。均县明星一社主任李大贵自制土仪器,用竹筒架在装水的碗上当水平仪,创造出引水上山的新办法,使水田面积大大增加。光化赵岗乡在渡槽河上采取节节拦河,盘山开渠的办法,渠堰相连,远处引水,近处灌田;常年引水,忙时灌田,创造出“西瓜秧式”的自流灌溉系统,引人注目。永固社筑坝开渠,常年引水,引蓄结合,两年坡地改梯田1862亩,粮食单产从100斤增加到300斤。赵岗乡的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很大反响,不少兄弟省如河北省,由一位副省长带队来参观。国家农业部在襄阳召开南方几省农业现场会,与会者学习参观了李大贵引水上山的经验。1958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湖北省委“依靠群众,排除万难,大兴水利”的文章,介绍襄阳专区建设经验,同时还配发了题为“一篇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报告”的社论,对湖北发动群众,向水要粮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1958年,省水利厅党组经反复研究,总结出一套基本反映并符合湖北实际的治水方针,那就是:“以小型为基础,以大中型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和实行“逢河必堵,有水必蓄,兴利除害,综合利用”。1958年11月,全省大规模水利建设再掀高潮,这年新上大型骨干水库工程就有12个之多。1958年12月,湖北省委批转水利厅党组“关于实现湖北水利规划(草案)的报告”,提出彻底消灭旱灾,基本能防御1954年型水灾,基本实现水旱无灾等一系列宏伟目标。全省规划建设鄂东、江北、汉南、襄北、襄南、汉北、江南等八大灌区31个灌溉系统,水利建设由单一转向联片,由分散转为流域性综合治理。
湖北水利建设在艰难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进,“向水要粮”的指导思想贯穿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当时的领导同志,大多是经过了战争的生死考验的,他们党性强,作风扎实,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省水利局第一任局长任士舜,第二任局长夏世厚,第三任局长漆少川(也是第一任党组书记),1955年成立水利厅,陶述曾厅长是第四任。他们都对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当年物质条件很差,没有轿车,交通不发达,许多地方不通公路,通讯也不方便,连地图都是从日本人手上缴来的。他们带领勘测设计工程师,跑遍了湖北主要的山、水。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两山夹一洼,中间好筑坝”的思路和其他一些非常筑坝方法,运用到施工中,确实很见成效。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三边”工程
“向水要粮”是时代的要求。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备战备荒为人民”要粮,“深挖洞、广积粮”要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水利工程快上、大上、快干、大干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大上水库,不是因为领导好大喜功,而是那个时代赋予的责任。由于工程上得多,上得急,来不及详细勘察、设计、论证,不少工程是边查勘、边设计、边施工,人们称之为“三边”工程。如六十年代中期随县的环潭中型水库电站、大洪山大型水库电站,以及安陆县的郑家河水库,都是典型的“三边”工程。
1964年9月,张体学省长在随县茅次畈开会,一边开会,一边研究决定上几个水库工程项目,一边电话通知水利厅赶快编制计划报计委立项。工程就这么匆匆忙忙上了。建环潭水库时,省委指示水利厅派工程师驻工地主持施工,要求分管工程的副厅长亲自主管,隔三岔五要向省委汇报施工进度,省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断给予指导和支持。
领导高度重视,有力推动湖北水利事业的发展
历届湖北省委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湖北的水利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水利建设事业向前发展。早在1950年,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李先念就指出,湖北“今后农业的根本问题是水利问题”, 治水要突出“挡”、“排”、“蓄”三个字。实践证明,李先念提出的“三字”方针非常准确。
湖北建国后多年的水利建设,就是围绕“三字”方针作文章。李先念同志调中央工作后,仍很关心和支持湖北的水利事业。六十年代初,湖北水利工程资金短缺,漆少川厅长赶到北京,向水利部求援。水利部无法解决,于是漆找李先念同志(时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汇报。那时中央财政也很紧张,前三天,先念同志一直没有松口,最后少川同志向李先念开口,讨点“盘缠”回家,李先念才答应给400万元。就是这宝贵的400万元,给湖北解了燃眉之急。先念同志七十年代回湖北时,也视察了水利工程,听取工作汇报,作过许多重要指示。
以王任重为首的湖北省委,亲身经历1954年历史罕见的大汛,更加重视湖北的水利工作。
为了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1955年,省委对省农林厅水利局进行调整,成立湖北省水利厅,安排正副厅长9人,水利专家陶述曾担任厅长。各地、县水利部门,在同级党委领导下,陆续建立和健全。同时,省委还成立了以张体学省长为组长,夏世厚、漆少川为成员的省委“三人治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受省委委托,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省的水利建设。几位领导深入主要产粮地区调研,广泛发动群众,“向自然开战”;实行以工代赈,结合赈灾兴修农田水利,实现了“不饿死人,不逃荒”的要求。
体学同志身体力行,为水利奔忙。凡省里有关水利工作的重要会议,他都亲自参加,布置工作,面对面的与干部群众谈问题。他讲话不念稿子,不讲空话套话,实实在在地讲政策、讲道理、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1957年11月,体学同志主持召开有省计委、水利厅、农业厅、财政厅、省银行和孝感、黄冈、襄阳地区负责同志参加的水利工作座谈会,会议确定了1957年至1958年春的工程建设任务,提出了今后5至10年远景规划。这次会议除布置工作任务,还严格界定了一些政策,比如,工程要实行财务包干办法,即“任务包干,质量包干,经费包干”。经费节余的,留作己用(多做工程),少了不补。会议还特别要求,“领导干部要亲自负责,及时深入现场检查”。
会议召开的这个月,湖北日报在三天内发表了题为《兴修农田水利为中心的生产高潮前奏》、《为掀起大规模的兴修农田水利高潮而斗争》的两篇社论。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成立水利建设指挥部,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冬季水利建设,全省形成了大兴水利的浓厚氛围。接着,中共湖北省委组织水利建设参观团,由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和书记赵辛初率领,成员包括有关地区的地委书记、31个县委第一书记,黄冈、孝感,荆州、宜昌地区的水利局局长和水利技术干部,阵容庞大。参观团参观了随县、光化、均县。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在参观座谈会上作了重要指示,他说:“光化,均县的水利建设是一创举,在全省范围很有意义,各县都应该向这两个县学习,充分发动群众,大胆创造,艰苦奋斗。”任重同志强调:来参观的同志,一定要记住均县、光化两县县委书记的几句话。均县县委书记陈玉文说:“见到一条河,就要打主意,见到一个好地形,就要琢磨,把河与塘堰连接起来,要变死水为活水,变车水为放水,变不保收为保收。”光化县委书记郑少波说:“我们穷地方,就用穷办法改变穷面貌。”任重同志指出,这不仅适合襄阳,在全省范围内也是适合的。省委的这个做法,进一步推动了全省水利建设群众运动的高潮。
群众发动起来了,工程在大上、快上,但此时的省领导,头脑是清醒的。同年11月28日,张体学亲自组织,召开有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学院、水利厅、水利设计院、水训班的教授、工程师、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动员技术力量,支援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并决定组织有关方面的技术力量,对全省在建的水利工程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张省长交待了四大任务:一是总结人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好经验,进一步推广;二是检查工程质量,保证工程不出现险情;三是解决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对已经修好的水利工程,要进行“回头望”;要注意“五加”,即加固、加宽、加长、加塘、加库。他还决定,对灌田在万亩以上的水库实行“检查验收制”,要求对每个水库都作出鉴定,每个工程的建设都必须做到善始善终。
张体学省长为水利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至今人民仍怀念着他。他不仅在项目、资金方面支持水利建设,对于党内阻碍水利建设的错误思想认识,他也敢于斗争,并最终排除阻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例如,上荆门县漳河水库,当时的荆门县委第一书记,曾经当过省委秘书长,他反对上漳河水库。张体学等几位省领导亲自去做他的思想工作,才使水库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张体学同志提倡节俭办水利的事迹,至今仍传为佳话。如1964年建京山县惠亭山大型水库工程,大坝续建上马。体学同志先后多次去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研究解决问题,并要求将这个工程办成一个节俭办水利的典型。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十分顺利,省里安排投资400多万元,由于精打细算,工程完工后,有几十万元的节余。当时,几十万元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体学同志十分高兴,指示继续用于工程建设,结果拉通了南北两条干渠,使京山、天门两县当年受益。
水利厅作为分管全省水利工作的职能部门,除了有漆少川这位非常敬业的厅长外,还有一个以他为班长的水利厅党组一班人,如主内的副厅长李海波,主外的水利工程局局长蔡光耀,还有党外人士副厅长涂建堂,他们都是漆少川同志的得力助手。水利厅下属部门的同志,如勘测设计院的蒲亚林、物资供应的李至容、堤防的瞿道宗、工务的张育梁、水泥厂的段魁和四个水利工程团的同志;各专区的专员,许多县委书记、县长,各专区水利局局长,以及里县的水利干部等都是水利建设的积极分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响应号召,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为湖北的水利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驻武汉的领导机关和科研院所,如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在湖北水利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局性的大工程,如1952年兴建的荆江分洪工程,1956年兴建的汉江分洪工程,1958年兴建的丹江口水库工程,以及在蒲圻县为三峡大坝建设作试验的陆水水库,都是由长办设计、主办,在中南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实施兴建的。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省直有关部门,如计委、财政、商业、供销、银行、交通、电讯、粮食等,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也为我省水利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水利建设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湖北的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也犯过一些错误。例如在“三治”(治山、治土、治水)工作中,出现过“大河一条线,小河靠边站”,“张书记东西向,李书记南北向”等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三年自然灾害时,由于工程建设战线过长,资金材料严重不足,一些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给水利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在1957年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的群众运动中,各地有许多创举,但也脱离实际盲目挖长渠的做法,结果造成不少废渠。
著名水利专家陶述曾著述中说:“历代治水者,受自然科学与文化进步局限,未必能深刻地认识自然,驾驭自然,比如堤防,千百年来,就是人们与洪水斗争,搏得一息生存的屏障,是人民在同大自然搏斗中逐步掌握的坚强阵地,对民族生存,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他却人为地改变了河流与平原地貌自然发展的进程,激化了洪水与土地的矛盾。人们对堤防的依赖愈重,矛盾就愈加尖锐,至于过量地围院造地,消灭湖泊,江湖断流而造成的洪灾痼疾,就更是历代治水者们始料所不及的了。”1964年春,陶老在查勘汉北河改道工程的总结会议上,讲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治水原则,比如,“湖泊本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作为调蓄的地方,在围垦时,要正确确定垦殖线,要留足调蓄水面”。几十年前,陶老就清楚地阐述了正确的治水之道,就是说,建设围垦工程是必要的,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今天看来,他的观点仍然是正确的。
总的看,五六十年代,湖北水利建设的定位是为农业服务,五十年代关好大门(堤防堵口复堤),修塘,修堰,大修水库;六十年代堤防加固,水库补缺,配套受益。七十年代,湖北水利建设以水电、电力排灌为主。八十年代以后,湖北水利发挥作用的范围已大大拓展。可以预见,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水利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沧桑看云“九一三”事件中256号专机机组遇难人员定性问题的回顾(转载《湖北文史》第七十五辑,本文作者王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