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是武汉三镇中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也是一座典型的“桥城”。
当今汉阳,不仅有连接武昌、汉口的八座现代跨江公(铁)路桥梁,也有武汉最早的立交桥(琴台立交桥)、迄今为止全市最大的人行天桥 (钟家村人行天桥)、三镇最长的跨湖大桥(墨水湖大桥)、两座铁路跨线桥及诸多湖(港) 交通桥和景观桥。其实,依江伴水的古汉阳也曾有过一些桥,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或已不存,或演变成当今的街巷,或仅见于地名文献中,或被今人改建成坚固的现代桥梁。
护城濠上“西门桥”
西桥路,位于钟家村西侧约200米,与鹦鹉大道平行。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凤栖(凰)山南侧始建汉阳城,后历经1200余年,三次被毁,五次重修。至清光绪六年(1880年),城围791.3丈,城门4座。城西门外,有条作为军事屏障的护城濠,名曰西城濠。
此濠北起武圣庙码头,经钟家村、毛家山麓、归元寺、仙鹤桥到夹河,从北至南,由深变浅,长达数里,平均宽约两丈,最宽处 丈许。 它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挖成,无考。在西城濠上,不知何年建起一座长约 丈、宽约尺的 拱形红麻石桥。因其位于城西门外,故称西门 桥。平时,濠水面与桥面相距两三丈。1931年 水灾时,仅有桥面露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修建汉阳大道、鹦 鹉大道,西城濠被填平,西门桥亦被拆除,在当 年桥的两侧修建了南北走向的西桥路。在今杜 家巷口地下,仍有当年从桥上拆下的条石埋在 桥的一端。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汉阳城区逐渐向 西扩展,西桥路也随之热闹起来,路两侧店铺 林立,一条宽敞、靓丽的大道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西桥路是前往归元寺的重要通道,加之紧邻 钟家村,人气颇旺,因而成为汉阳的繁华地段 之一。
杨柳依依“高公桥”
今汉阳南岸嘴高公闸口,有一条柏油路直 通江边的驳岸堤。就是这条路,曾是汉阳著名 的古高公堤和高公桥所在地。
明成化年间 (1465~1487年),汉江改道后,东月湖一直延至龟山以北,东流入江。明正德元年(1506年),为避免洪汛时江水倒溢,汉阳知府蔡钦主持修筑此地一道南北走向的数百米大堤 (时称免溺堤),将长江与东月湖隔断,阻拦了江水的内浸。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复修该堤,堤上遍植杨柳,顿改旧观,故又改称杨柳堤。清雍正十年(1732年),汉阳郡守高纲再次主持维修杨柳堤(此后该堤又被人们称作高公堤),并与绅士甘昌祺一并捐建了堤上的一座拱形石桥,东月湖和江水在桥下贯通。此桥位于古杨柳堤中段,称作高公桥。
清末,该堤西侧建汉阳铁厂,东月湖日渐干涸并淤塞充填为平地,高公桥淤没于地下,居民逐渐移居于此,高公堤渐变成高公街。百余年间,此街成为汉口集家嘴渡河至汉阳城区的必经之路。其东侧的小街亦称高公后街。
上世纪末,在南岸嘴堤防和景区建设中,高公街被拆迁,昔日的免溺堤、杨柳堤、高公堤和高公桥便成为“老汉阳”们的陈年趣话。
汉水岸边“品字桥”
1998年以前,汉阳南岸嘴有两条垂直相交的巷道,名曰品字街和品字横街。此为东靠福来街、西接米市巷、南邻跨鹤街、北依汉水的片状居民区。因清代此地有品字桥,故名。同治十三年(1874年),《大别山志》中曾有 “品字桥在晴川阁北,雍正十年,里民公建”的记载。
品字桥到底何模样?今天已鲜为人知。1990年版的《武汉地名志》对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所见的此桥留下了只言片语:“品字桥遗迹至今尚存,桥面下陷,桥栏与路面平,打开下水道井盖,桥墩可辨。”
旧时,近此桥而居者以渔户、船户、手工匠人居多。1967年,两街分别改名安全巷、更生巷,1972年均复名。道路狭窄,老式房屋简陋的这两条巷陌,于上世纪末因建晴川桥、南岸嘴驳岸堤及景区而拆迁,埋在地下的品字桥也由此成了一道小小的“千古之谜”。
湘音浓浓“板子桥”
在汉阳,人们谈及月湖,就可能联想到几年前消逝的小巷板子桥。
清雍正二年(1724年),汉阳知府郭朝祚主持修筑一道从龟山西尾到达汉水边的堤(约位于今龟山西端至江汉桥的这段路基),将古月湖一分为二,辟出汉阳城通往汉水岸的陆路,时称郭公堤。堤北段两侧经多年冲积淤塞,陆续出现一些零星小岛。由于小岛临近堤脚和汉水渡口,交通便利,便有一些做竹木生意的湖南商贩在堤西侧搭起板屋茅舍定居。几经沧桑,东月湖淤为沼泽或陆地,堤西侧的小岛逐渐 “长大”,岛上居民多了,人们便架起一座长约六七十丈的连接小岛与郭公堤的木桥,桥面铺设木板,名曰板子桥。同治六年(1867年), 《汉阳县志·古迹》将“板桥花影”列为月湖八景之一。
月湖小岛与那座木板桥消逝于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龟山北麓创办的汉阳铁厂不断向西月湖倾倒矿渣,形成后来的“半岛”——月湖新街和月湖堤东段,板子桥与“半岛”连成片,成为“板子桥”小巷,直至几年前。
百余年间,此巷居民多为湘人放排到此定居者及后裔,他们保留着湘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如喝擂茶、吃薰肉等。
2004年,因建月湖艺术中心和琴台大剧院,月湖周边大面积拆迁,板子桥随之不存。今人来此,何以寻觅“板桥花影”遗踪?
平塘古渡“三眼桥”
武汉人或许都知道江岸区有个三眼桥,殊不知汉阳琴断河上有比江岸更早的三眼桥,且至今河上两座相邻的三眼桥尚存。
关于古三眼桥的来历,汉阳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古时汉阳县某大盐商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她拒绝嫁给官家的浪荡公子,逃婚到一渔船,与年轻渔夫相爱成亲。他俩打鱼兼营盐运,后成为拥有3条盐船的盐商。
数年后,丈夫陪妻子回娘家,来到平塘渡,渡船停在河对岸,要等人坐满才划过来。姑娘思亲心切,便隔岸与摆渡人商谈,贪心的摆渡人提出给足10两银子,才肯专程接送他们。
年轻渔夫听罢,好不心烦:“我将来一定要在这里建一座桥,在桥上卖茶卖汤也罢。”事后,小两口真的卖掉3条盐船,出巨资在此修起3孔石桥,在桥上卖茶卖鱼汤,一直到老。乡民们由此便将此桥唤作“三盐桥”。因桥下为3孔,天长日久,又被称作“三眼桥”。
关于汉阳三眼桥,旧志多有记载。清乾隆《汉阳府志》载:“三眼石桥:在平塘渡,邑人刘肇远建。”
今此桥连接的汉(阳)蔡(甸)路,在隋唐时是汉阳城通往京城的一条驿道,琴断河上的平塘渡就坐落在这条古驿道上,为官差和四方百姓过往的重要渡口。此河道水涨时宽达六七百丈,枯水期最窄处也有数十丈。显然,架桥并非易事。
明成化年初,汉水改道,平塘渡水流减弱,人们便在此筑堤修桥。三眼桥始建于何年不详,乾隆年间的《汉阳府志》也未曾述及。
清道光年间重建此桥。今尚存的三眼桥闸上刻有“建于1839年,修复于1955年,由汉阳县人民政府出资修复”字样。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原三眼桥北侧约 10米处又建起一座公路桥,也称三眼桥。
三眼桥历经数百年,桥名早已衍化成地名,今为永丰街的一个行政村。三眼桥村所辖 5个自然湾就分布在桥西琴断岭两旁。古老的三眼桥,见证着琴断河畔知音文化的源远流长,见证着这里发生的辛亥阳夏保卫战的悲壮一幕,也见证着城市郊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实为汉阳区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文化遗迹之一。
河泊所旁“南门桥”
今河泊所和南城巷是与古汉阳城的南门桥相关的两条小巷。
明清时期,汉阳城南的夹河,既是通往长江的水上运输要道,又是川、湘、鄂、赣、皖等省的农产品、木材、盐、瓷器、棉麻等物资的贸易场所和集散地。官府在此设有水上税收机关河泊所,其东北侧为“浪涌银花、坡呈白雪”的棉花街。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汉口辟为通商口岸后,夹河开始冷落,河口日渐淤阻,河道渐窄,商船不再泊此,于是,人们在河泊所东侧的南纪门外架起一座木桥。该桥北通汉阳城,东临长江,西南侧是夹河形成的鹦鹉湖(今鹦鹉花园小区所在地)。由于该桥为鹦鹉洲至汉阳城南门的必经之路,故名南门桥。
今尚存的“河泊所”为北邻杨先二墩、南抵拦江路的一条窄巷;当年南纪门所在地今为南城巷的南端。至于南门桥的式样、规模及毁废时间,则未见于史料记载。
古渡之处“升官桥”
位于318国道上的汉阳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处,地名为升官渡。关于此地名的来历有几个版本,其中之一即与当地一座古桥的传说相关。
相传,清道光年间,汉阳县大集场有一吴姓举人进京赶考,走到汉阳城西一渡口,却遇船夫均已收工。吴举人万分焦急,深恐误考。
正在万般无奈之际,适逢一位渔翁到此收网。吴举人说明原由,恳求渔翁相帮。热心快肠的渔翁二话没说,立即摇橹驾船将吴举人送到对岸。临别时,吴举人千恩万谢,递上酬金,渔翁却执意不收,说:“这里虽是南来北往要道,但无人设桥。如果举人腾达之后能在此架座桥,四方百姓定会感恩于你。”吴举人连连点头。吴举人考中进士,后几经升迁。他没有忘记渔翁的话,捐资在此架了座木桥。百姓出行大为方便,十分感念当年的吴举人,便将木桥称作升官桥,后来此地也随之称为升官渡。
上世纪80年代,升官渡木桥尚存,后因道路建设而拆除。此地今虽已成为车辆往来的交通要道,升官渡之名却沿袭下来。
古街缘起“青石桥”
青石桥街是汉阳的一条古街,北起西大街,南抵拦江路,街面宽约8-15米、长约360米。人们习惯称其为青石桥,是由于这一带在明清时有座青石砌成的桥。
古时此地,多荒滩野草和湖塘水洼,大小水患连年不断。不知从何朝何代始,人们到此开荒建房,渐成街巷。而湖滩水洼又使人难以行走,于是人们在此用青石筑桥于湖洼之上,后又用青石板铺于地面,以改交通不便的状况。建国初至70年代,这一带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形成稠密的居民区,但巷道仍为青石板铺设的路。至于那座桥,则因这里已既无湖又无塘,而踪影全无了。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青石桥街拆迁开发,其东侧幢幢楼房拔地而起,青石板路改为沥青路,道路拓宽,人居环境大为改善。21世纪初,此街又称为“青石桥路”。
与青石桥相关的还有青石巷。该巷位于青石桥街西南侧,为青石桥所“派生”。巷长约70米,宽约3-4米,过去也是青石板路面。上世纪末,此巷改为水泥路,但人们仍未忘记当年的青石板路。
河湖之间“桥上桥”
听说过在桥上架桥的事吗?古汉阳就曾有过,且遗有地名至今。
桥上街位于汉阳鹦鹉大道中段东侧,东起青石巷,西达鹦鹉大道,长不过百米。明清时这一带临河近湖也有一座石桥,架在夹河与段子湖之间,使两块水域上有了一截“陆地”通道。
有趣的是到了清末,不知何故,人们在这石桥之上又筑起一座木桥,于是“桥上桥”之称流传开来。以后“桥上桥”附近居民渐增,慢慢形成街道,人们就叫它桥上街。
随着历史的变迁,桥上街早已既无湖、又无河,昔日的石桥及其上面的木桥也早已灰飞烟灭,然而“桥上街”地名依旧,诉说着旧时此地石桥上面架木桥的趣事。
虾蟆巷内“小小桥”
上世纪90年代以前,鹦鹉大道和西大街交汇处东侧有一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仅 14个门牌的陋巷,名曰小桥巷。其东侧为曾盛名一时的东方红床单厂,巷道南连西大街,北达平山前街。
这是一条历史很久的古巷。清代以前,人们称其为虾蟆巷。“虾蟆”为方言,意即蛤蟆,是青蛙和蟾蜍(癞蛤蟆)的总称。因该小巷内多水沟、水洼,蛤蟆常栖息于水中,故名。巷内沟洼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人们在沟洼上面搭起数座小石桥、小木桥和小竹桥,时称“小小桥”。
建国后,该巷内沟洼和“小小桥”已“风光不再”,但虾蟆巷之名直到1967年才改为先锋三巷。1972年,该巷再度改名,取当年“小小桥”之意而称作小桥巷,巷内多老式房屋,巷道交错而狭窄。上世纪末至今,西大街138号院落就建在巷之一隅,周边建起楼厦,原巷不存。
湖畔港汊“流芳桥”
位于汉阳区南部的江堤街红卫村东部有一高地叫流芳咀,因旧有流芳桥而得名。
古时鲤鱼洲乡民进汉阳城必经此地。他们行过这片高地之后,即被一条宽约5丈的港道(今连通港)切断去路。此港连通北太子湖和墨水湖,长年不曾干涸,丰水时可行竹排。冬季,路经者须挽起裤腿,忍受刺骨冰寒,赤足趟过;夏季水涨,趟水时,湍急的水流齐胸。为此,历代乡绅乡民曾数次在此搭建小桥,每次都盼望小桥长存,但多次遇水涨流急,小桥屡被冲垮。
1938年,乡绅乡民再度集资,在此建起长约20米、宽约3米的石墩石板桥,桥头立有高约1.7米、宽约1.5米的石碑,上刻“万世流芳” 4字并镌捐款人姓名及金额。此后,乡民都借碑上“万世流芳”之辞称此桥为流芳桥,桥头的无名高地也随之称流芳咀。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北太子湖被围垦并建成四新农场,流芳咀北面建起一条公路,但不少人仍然习惯走流芳桥这条路。尤其是流芳咀的中小学生,上学可就方便多了。
1974年,江堤人民公社修建连通港,那块“万世流芳”碑不知去向。2003年,原流芳桥拆除,其旧址上建起宽约6米、双股车道的钢筋水泥桥,人们依然称其为流芳桥。
除上述桥外,古汉阳还曾有琴堂(塘)桥、王公桥、永利桥、永丰闸桥、仙鹤桥等地名,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转载《世纪行》2008年第七期,本文作者曾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