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古田地区墩名谈

2014-09-15 21:47:22  
字体大小:【

 
 
    旧汉口市区,整个地形是“汉河前贯大江环,后面平湖百里宽”(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清人范锴的《汉口丛谈》更具体形象地描绘了旧汉口“地形如眠帚,上窄而下广。其广处则街衖重重。”整个汉口市区“惟(汉)正街与(长)堤街独长,再后乃为黄花地(后湖)。”因此,旧汉口市区的集市便多集中在汉正街、长堤街以及黄陂街、花楼街一带。旧汉口居民所谓“硚口到花楼”,指的便是汉口市区全部。
    由于旧汉口市区范围不大,市区的集市大都紧靠汉水、长江沿线一带。此外的地区荒凉冷落,居民稀少,就是如今繁华热闹的江汉路一带,当年也是荒凉不堪,更不用说硚口西端的今天古田地区一带了。回顾历史,在明代成化初年,硚口古田地区是汉水的古河道,汉水改道以后,这里沦为荒湖,涨水季节,一片汪洋;枯水季节,芦苇丛生,还有一些高出水面的大大小小的土墩。一直到了明代末年,开始有少数渔民在此选择较大的土墩培土加固,筑屋定居,冬耕夏渔,维持生活。清初以后,又有一些外地人来此填沼开荒。他们插枝为标,立碑作界,依墩填土建房。从此,这些无名的土墩便以居住者的姓氏为名,如易家墩、陈家墩、肖家墩、祝家墩、龙家墩、韩家墩、江家墩、崔家墩、罗家墩等等。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之洞在汉口修建了后湖长堤。后人称之为张公堤,这一带水患减少,涸出大片良田,比过去更适宜人们生活居住。于是,大批外省(如江西、河南)人迁入,以种田、养牛、捕鱼为生。由于此地远离汉口市镇,交通不便,因而长期处于“道路不平,饮水不清,茅草丛生,土匪横行”的状态。这里,我们仅举硚口近郊的韩家墩为例,可见历史在这些姓氏“墩’里是如何演变的。张公堤自北向南延伸,与原川汉铁路——汉宜公路交汇,再向南经中华基督教会创办的博学书院(现武汉市四中)婉蜒而西,此韩家墩北部。崔家墩与韩家墩之间,有一条大路从张公堤南坡直达陈家墩,西部与西北包括现市四中背面的一片广袤的原野,就是韩家墩人世代耕耘赖以为生的土地,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1935年粗略统计,约有80户人家,400余人。
    据传,清代初叶,江西省因荒年欠收,韩氏家族一部分人迁徙外流,落籍此地开荒垦殖,繁衍生息,因祖先之姓而得名韩家墩。
    根据保存至1935年的韩氏宗谱记载,宗族辈分字序为“家、国、永、昌、洪、世、守、光”。宗谱记载全系基本以务农为本,生计无冻馁之虞。
    清末民初,博学书院占用了韩家墩农民部分耕地,接着,英商在崔家墩附近兴办颐中香烟厂,韩家墩的农民因而分化出来,或弃农另找门路营生,或去香烟厂务工,有的以大价钱在颐中烟厂码头买得一条扁担,出卖劳力当码头工人。此后,韩家墩人贩鱼、屠宰者有之,过猪种、骟猪仔者有之,当皮匠、做木活者有之。有的人家还在大路边开间小茶馆、小磨坊或杂货铺等,谋生之道,不一而足,仍以农为本者已不足20户了。在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民党横征暴敛;日寇侵入,汉奸为非作歹;加上1931年和1935年大水,这些天灾人祸,使韩家墩这片城郊之地,呈现出农业凋敝、农村萧索、农民穷困的景象。
    近百年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是累累伤痕和苍凉的记忆。辛亥革命时期,市民到处躲避战火,韩家墩人称之为“跑兵荒”,不少人家“跑反”跑到赵家台(今茅庙集一带)。濒临汉水的罗家墩(当年这里是个小口岸集镇,有船码头)上首有一家官办的“玉丰”面粉厂,头目弃厂逃走,这时四乡八镇,如舵落口、江家墩、崔家墩、韩家墩、辛家地、肖家地等地乡民闻讯蜂拥而至,不及半日,这家面粉厂库存的面粉全部被搬空。惟独韩家墩有一户人家不搬面粉,而是闯进这个厂的账房,提走一口小皮箱。据说箱内所装全系银两和当时通用的银币及部分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壹串钱”面额的纸币。此后,这户人家购置田产,兴建房舍、牛栏,并有后生负笈博学书院。这是韩家墩地方就读洋学堂的第一户人家。随后又开设杂货铺,经销大米、油盐酱醋及香纸蜡烛,独家经营近35年。解放后,这户人家在土地改革时,被划为地主成分。
    韩家墩与江家墩之间有一座庙宇——通镇寺,主持和尚两人。韩家墩北端一片菜地之侧还有一座土地庙。每逢正月初五财神菩萨生辰,通镇寺里香烟缭绕、烛火通明、钟鼓齐鸣,信徒弟子满堂,求神拜佛、抽签问卦,终日热闹非凡。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捧着香纸蜡烛,有的捧着猪头三牲,敬奉土地公公。韩家墩人不仅祈求土地神保佑一方平安,而且祝愿土地神保佑岁岁丰收。每逢好年景,韩家墩人还在土地庙前划彩莲船、玩龙灯,众人齐呼“土地神保佑”。只是这样的欢庆场面并不多见。
    通镇寺的‘送子娘娘”也是韩家墩妇女虔诚信奉的神像。有的妇女不怀胎,就去庙里偷一只“娘娘鞋”回来,说是可生个儿子。
    乡民有病,也去通镇寺求神化佛水(烧黄表纸灰冲的水)或找巫婆“过阴”(去阴间寻病者的亲人)、“查花树”(查看阴间属于病者的花树是枯了还是受到伤害),还有“下马”、“叫魂”等等。由于有病无钱医治,死于肺结核、天花、伤寒、阑尾炎者不乏其人。
    除韩家墩外,硚口古田地区的这些“姓氏墩”由于远离市区,随着居民逐年增多,自然形成一些集镇。这些集镇对方便居民及促进汉口商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据民国九年(1920年)《夏口县志》记载,古田地区的古集镇是罗家墩,“在硚口上八里,南临汉水,商船多聚此。民国以来,生意颇盛。”当年罗家墩是汉水上游各县如汉川、天门、沔阳等地木船进入汉口的主要码头,因此商船聚集,颇为热闹。如今,这里是汉口的西大门,工厂,楼房栉比,已成闹市。
    解放后,随着硚口地区市区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姓氏墩”面貌也大为改观。在古田地区,先后修建了古田路及古田一、二、三、四路,昔日的荒湖区,如今已和繁华的汉口市区连成一片。这里工厂如林,仅大型工厂就有五十多家。易家墩、陈家墩一带,有染料制漆、制药、制氨、无机盐等大型工厂,是全市有名的“化工区”。韩家墩一带,则有柴油机、汽车、印刷、机械等大型工厂。大片生活村相继建成。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也交织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古田地区的“姓氏墩”,当年都远离硚口市区。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大,如今,这些古集镇上的“姓氏墩”都与市区融为一片,成为汉口市区的一部分了。
(武汉市硚口区政协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