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恩施分社的筹建,主要是国民党中宣部迫于湖北省政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一再去电要求才作出决定的。当时(1940年8—9月)中央总社在1940年的财政预算早已定案,1941年度的预算也大致定盘,不仅无钱支付筹备费用,就是1941年度全年的经费也无从筹措,因而中央社总社最初只允许派人(徐怨宇)来筹建分社,至于开办费和1941年全年的经费,则请陈诚帮助解决。后来分社在恩施筹办时,湖北省政府和第六战区长官部均各拨给1000元,中央社总社也给了1500元。1941年的经费自同年5月起,由省政府和六战区各补助500元,总社给500元。1942年元月以后,经费则完全由中央社自己负担。?
中央社在全国的分社,并无统一的人事和结构编制,而是由各分社视实际需要和环境条件而定,只是分社主任必须由中央总社报请中宣部部务会议通过,后由中央社总社任命;分社其他工作人员,概由分社主任报请总社核批(已由总社决定者例外)。1941年5月至1945年9月间,恩施分社自主任以下,主要工作人员先后有:编辑长(即总编辑)石玉圭、舒啸、刘遂叔;编辑张四翼、叶梦弼、纪宏毅、戴易山、陈其谁;记者张剑心、周家熊、谢未泯(蔚明)。编辑室内分设编辑组(组长陈其谁)、采访组(组长谢未泯)、缮写组(组长先为谭润身,后为袁纲仁)、译电组(组长赵发生)。电务室领班(即台长)吕学礼,室内分设收报组(组长先为呙忠民,后为聂安邦)、发报组(组长杨玉滨)、机务组(组长由吕学礼兼)。事务室负责人为主办会计甘威如(兼秘书),事务员及会计佐理、文书以及勤杂人员,均归主办会计领导。?
由于恩施党政军等重要机关比较集中,活动范围不大,加之分社主任随时兼做采访工作,所以分社只需经常保持一名记者与各方面联系,或参加一些会议活动。至于军事新闻,除由六战区长官部参谋处供给一些战况外,分社主任根据战况变化,随时迳往宜昌前线采访,遇有重要的大型活动,如两次全国慰劳团及中外记者鄂西前线访问团来到恩施时,分社主任、编辑长以及记者或个别编辑也一起出动,担任采访工作。?
至于分社的采访口径,总社并无具体限制,只是每星期由总社总编室(由陈搏生总编辑亲自执笔)用电报发出一份约三百字的《参考事项》,供各分社参考。其内容除有一周的“时事综述”外,另就国际或抗战形势提出估价。遇有重大事件,如日本宣布投降前夕,总社已有预闻,当即通知分社电台全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密切注视收听。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总社随即与我就如何进行报道,如何进入日占区,如何预作复员武汉的准备等事项进行联系,作出指示。当时,恩施分社与六战区长官部商定,由我偕同编辑长刘遂叔、电台领班吕学礼、报务员曹承馥随六战区前进指挥所乘专机首批由恩施飞汉。一方面报送新闻,同时筹备恢复中央社武汉分社,此事经长官部专电请示蒋介石同意后,于8月30日成行。另一方面,派记者周家熊赶往宜昌前线,随同第二十六集团军向武汉推进,电告当时在松滋刘家场担任《新湖北日报》鄂中版主任的谢未泯,以中央特派员名义随六十六军宋瑞珂部进入武汉。恩施分社的复员工作,则指定由编辑组长陈其谁负责办理。?
早在1940年5月随枣会战开始时,中央社总社就派摄影记者蔡述文到宜昌,配合宜昌通讯处工作。6月初宜昌沦陷后,蔡随同通讯处人员撤退到恩施,家属留住恩施分社,蔡则经常到宜昌前线各地采访,拍摄的照片均直寄重庆,由总社摄影部统一发稿。恩施分社从未发过照片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武汉分社内加设了一个摄影室,由蔡述文负责。?
关于记者公会一事,这是在1941年夏,由我和宋漱石、谢然之三人联合发起而组织成立的,名称叫湖北省新闻记者公会。当时,一般的三日刊、周刊以及杂志社,都不算新闻单位,这类单位的从业人员不能获得记者身份。因而在恩施就只有武汉、新湖北两报和中央分社三个新闻单位,恩施以外的鄂西各县也没有日报,所以,记者公会就以“两报一社”的全体从业人员为会员,集体入会。1941年“九一”记者节召开纪念大会时,举行了湖北省新闻记者公会成立大会,地点在土桥坝民享社食堂大厅,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理事、监事。次日,举行理监事联席会议,公推我为理事长,宋漱石、谢然之等为常务理事,《新湖北日报》主笔毛树清为理事兼驻会秘书。?
1942年春,国民党中央发出捐献滑翔机的号召,记者公会常务理事开会讨论,决定发起筹集一架记者号滑翔机的捐献活动。具体办法是:一是向全省各县(除沦陷或正在打仗的以外)的县长和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发出募捐书,让其在本县范围内募捐,款项汇到湖北省银行开设的募捐滑翔机专户,另以一函通知记者公会(设《新湖北日报》社内);二是邀请抗敌宣传演剧第六队为募款义演话剧《心房》,并由我出面向恩施金融界、商界知名人士募捐,派销义演戏票。1942年底募捐结束,捐款汇往重庆有关机构(名称已忘记了),据说已大大超过一架滑翔机的所需金额。?
记者公会自筹募滑翔机以后,未进行其他社会活动,也未改选,只是每年“九一”记者节时,全体会员聚餐一次。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记者公会也就无疾而终了。
恩施作为省会,按照国民党新闻检查体制,应有一个新闻检查机构(检查所或检查处),但此事一直拖到1943年夏,国民党新闻检查局才派了吴鲸波任湖北省新闻检查处上校处长。吴从重庆来恩施筹建机构,处址设在恩施金子坝农学院与省党部之间的新巴大道(石板路)旁。不到一年,吴鲸波离开恩施,这个新闻检查处就不见踪影了。
(转载《湖北文史》总第八十七辑,本文作者徐怨宇,时为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恩施分社主任。)?